後新冠肺炎時代我們還要打疫苗嗎


臺北榮民總醫院 感染科 林邑璁主任

2024 二月 07

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疾病自2019年12月開始形成全球的大流行,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將COVID-19列為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這幾年病毒經過多次的變異,在全球造成相當大的傷亡,也對全球的經濟人類生活模式等各方面造成非常重大的影響。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也很快速的發展,隨著疫苗的普及化,以及大量人口的自然感染所造成的雙重免疫力,世界各國逐漸以常態防疫模式面對疫情,也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2023年5月WHO正式宣布結束COVID-19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這不代表新冠病毒已經不再有威脅,它仍是存在各國的社區,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社區造成一波感染人數多的疫情。
整個疫情的進展中,藉由疫苗和藥物的普及來減少住院和死亡的人數,在人類回歸正常生活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疫苗在疾病防治的部分更是重要,所有的統計數據都顯示,死亡者大多數都是沒有完整施打疫苗的人。在防疫常態化的今日,新冠病毒對於高齡者和免疫低下的族群仍具有相當大的威脅性,死亡率仍是比其他族群高相當多,因此仍要有一定的自我防護措施,一旦有症狀早期篩檢早期給予抗病毒藥,疫苗的施打更要照著最新的建議來進行。因為病毒不斷地變異,加上疫苗造成的免疫力是會隨著時間減退的,因此目前疫苗的保護力只有短暫的,但是對於重症和死亡的保護力可以較長久且持續,惟隨著時間其防護力仍然會消失,這也是何以高危險群每年都要再施打疫苗追加劑的原因。

WHO 2023年5月就提出建議使用單價XBB.1衍生譜系作為新疫苗抗原成分,以提升對抗主流病毒株之免疫保護力,目前同年10月國內外主要流行病毒株多為XBB的演化病毒譜系。另依莫德納的實驗報告,XBB.1.5 COVID-19 疫苗對於目前正流行的變異株,包括XBB.1.5、XBB.1.16、XBB.2.3.2,以及 EG.5.1等皆具免疫保護力。

美國CDC於9月12日宣布,建議5歲及以上的每個人,不論先前接種多少劑疫苗或是未曾接種過疫苗,都應該再接種1劑最新版的mRNA COVID-19疫苗(2023年至2024年的版本),此最新的疫苗其中包括了新冠病毒的mRNA可以在體內去製造出omicron XBB.1.5變異病毒株的棘蛋白,它屬於單價疫苗,也就是只會去製造出一種病毒株的抗原,希望接種後可以防止COVID-19引起的嚴重疾病。上一版的疫苗是包含新冠病毒的原始病毒株以及omicron變異病毒BA.4和BA.5,此雙價的Pfizer-BioNTech以及Moderna疫苗,就不再使用。此外關於蛋白質次單元疫苗Novavax,其安全性以及不良反應是相對於mRNA疫苗比較少的,目前在美國已經有以XBB.1.5變異病毒株的棘蛋白為抗原的新版(2023年至2024年的版本)的疫苗,12歲以上的人如果先前接受過任一種COVID-19疫苗,可以選擇再追加一劑Novavax疫苗;如果過去未曾接種過COVID-19疫苗,建議接種兩劑Novavax疫苗。過去以原始病毒株棘蛋白作為抗原的Novavax疫苗,目前不再使用。
對於中度和重度免疫力低下的族群,過去曾施打至少兩劑疫苗者,美國CDC建議要施打此新的XBB.1.5 mRNA疫苗,如果先前未施打或僅施打一劑疫苗者,就要分別施打三劑或二劑的XBB.1.5 mRNA疫苗。

這裡所指的中度和重度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包括但不限於: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積極治療者、對疫苗反應不佳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接受實體器官移植並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接受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治療者、接受造血細胞移植後2年內、中度或重度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HIV感染者其CD4細胞計數低於200/mm3或未經治療的HIV感染者、使用大劑量皮質類固醇者、使用移植相關免疫抑製藥物、使用免疫抑制的癌症化療藥物、使用具免疫抑制作用或免疫調節作用的生物製劑者。
許多的癌友,都是屬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大家會疑問疫苗接種和接受相關癌症治療藥物的時間點是否需要有間隔,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沒有非常明確的建議,美國CDC建議對於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患者,不應該因此而延遲接種疫苗,希望他們在開始或恢復免疫抑制治療前至少2周接種疫苗。對於持續接受B細胞清除療法的患者(例如rituximab, ocrelizumab),應在下一次預定治療前約4周接種疫苗。而接受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者以及接受造血細胞移植者,如果在治療前或治療期間接種了疫苗,應在移植或CAR-T細胞治療後至少3個月開始再次接種疫苗,依未接種疫苗者的時程表來接種。對於接受B細胞清除療法的患者,如果在治療期間接受疫苗者,也可考慮治療完成後6個月再次接種疫苗。

從以上美國CDC的建議,我們可以知道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是疫苗施打的重點對象,需要接種的疫苗次數也多於一般的民眾,須考慮更多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務必要和醫師好好討論這方面的議題。我們期待未來能透過血清學檢測抗體或是細胞免疫檢測或B細胞相關功能檢驗,來評估免疫低下的患者對疫苗接種的免疫反應,並用來指引臨床上的疫苗施打策略,很可惜目前臨床上沒有這樣的準則,目前都還在研究的範圍。

美國對於所有年齡層都施打追加疫苗的政策來自於模型推估如此可避免更多的住院和死亡,我們知道疫苗加強劑的主要作用是預防嚴重疾病,因此高危險群的人,例如高齡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接種疫苗會有最大的好處,甚至於每年可能需要不止一劑的加強劑。但科學界對於非高風險族群的疫苗施打策略意見就不一,因為低風險族群住院和死亡的風險本來就很低,再施打加強劑疫苗預防重症和死亡的好處就很有限了,但支持低風險族群施打加強劑的專家認為加強劑可以暫時減少低風險人群的感染風險,儘管防止感染的時間是有限的;另外加強劑還可以縮短COVID-19的病程,進一步減少病毒的傳播。不同於美國的全民施打策略,大部分的歐洲國家例如英國、法國、德國等,只針對高風險族群建議在秋天施打COVID-19疫苗追加劑,也有專家認為,美國廣泛性的COVID-19疫苗追加劑策略,反而不利於提升高風險族群的疫苗覆蓋率。疫苗追加劑的施打對象未來仍是一個會爭議的問題,但全球的專家都有共識的是高風險族群一定要接種新版的疫苗,因此癌友們配合目前政府的政策去接種新的XBB.1.5疫苗追加劑,一定是好處遠大於風險的。

台灣的疫苗政策和美國的概念是一致的,是非常的先進的,考量國內本土併發症中65歲以上民眾佔7成以上,疫苗施打的目的仍是於降低COVID-19產生的重症和死亡風險,和美國一樣台灣自2023年秋天施打的加強劑疫苗也是最新的Moderna疫苗(莫德納),也就是XBB.1.5的COVID-19單價疫苗,國內目前沒有XBB.1.5的COVID-19 Pfizer-BioNTech單價疫苗。建議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全民接種1劑(除滿6個月至未滿5歲幼兒未曾接種者接種2劑)莫德納XBB.1.5疫苗。時程自9月26日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接著10月2日起再開放醫護人員接種;最後10月11日起開放滿6個月以上全民接種。滿5歲以上的民眾不論過去是否接種疫苗,再接種1劑此XBB.1.5的COVID-19單價疫苗,但曾接種者與前1劑間隔至少要12週。如果最近感染過的人,建議確診者可自發病日起或確診日起12週且無急性症狀後,再接種疫苗。莫德納XBB.1.5疫苗接種後還是可能會有些副作用,就像接種之前的莫德納疫苗一樣,但是嚴重的不良反應是很少見的。對於疫苗所含活性物質或賦形劑無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莫德納疫苗沒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都可以去接種。至於過去的莫德納原病毒株單價疫苗與雙價BA.4/5疫苗及BNT原病毒株單價疫苗接種都將停止。此外,秋冬是呼吸道疾病流行季節,符合資格對象除了COVID-19變異株疫苗之外,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可以接種。莫德納XBB.1.5疫苗、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接種,亦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若同時接種三種疫苗,同手臂兩針建議距離至少2.5公分。總之,在高風險的民眾,包含高齡以及免疫力低下者,全世界的共識都是秋冬要再施打最新的疫苗追加劑,目前新冠病毒對高風險族群仍然有相當威脅的狀況下,施打疫苗仍然是最有效最可靠防止重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