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移植的目標是實現有效且穩定的血糖管理,也就是希望能夠讓病患脫離胰島素依賴,藉此提高生活品質,並減少因糖尿病而產生的併發症的治療方式。胰臟移植被認為是目前治療糖尿病(以第一型糖尿病病患為主)最明確也是最...
神經內分泌瘤是指源自神經內分泌細胞產生的罕見腫瘤,根據2020年國健局統計報告,台灣每10萬人中有3.2人診斷罹患神經內分泌瘤。發生於腸道的神經內分泌瘤,以往被稱為類癌腫瘤,但神經內分泌腫瘤也可見於胰臟、...
胰臟簡介 胰臟是位於身體中心一個長約15公分,寬約3公分的條狀器官。在一般站立姿勢中,橫臥於胃的正後方,並與十二指腸相鄰。胰臟是屬於消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官,有別於大部分消化道的空腔構造,胰臟是...
近年來,台灣胰臟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每年約有近2000位新的胰臟癌病患被診斷出來。然而,約六到七成的患者在診斷時已處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期的狀態,手術在此時並不是第一優先的選擇。胰臟位於後腹腔,位置較深層,緊...
簡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它是全球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四的癌症。根據台灣癌症登記107年的數據,新診斷胰臟惡性腫瘤的病例達到2750人。在男性中,它是癌症的第 12 位,而在女性中,它是第13...
前言 胰臟癌是一種高致命的惡性腫瘤,腫瘤發生率約排名第十五位但是癌症致死率卻排名在前,據統計預計在2030年將成為美國、德國癌症死亡人數的第二大致死病因。近年,台灣的十大癌症排名也不斷上升,20...
分類及流行病學 以全球來說,胰臟癌的每年新發生個案數在所有癌症中排第13位,總人接近五十萬人,死亡人數也相當,在所有癌症中排在第7位。其高度開發國家中發生率較高,歐美為高發生率區域,亞洲地區發生...
雖然胰臟癌的發生率增加,但是還是屬於癌症少數,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ks Force,USPSTF)依據目前所發表的13篇文獻加以分析發佈不建議沒有症狀的民...
最近幾年最熱門的免疫治療被發現療效與腸胃道內微生物有關,如果癌症病患如惡性黑色素瘤等對免疫治療無效時可以將健康人腸胃道內微生物移植到病患體內,就能對免疫治療有效,最近也發現胰臟癌也與微生物有關。 ...
全世界人口大概有20%有糖尿病,這與家族性遺傳有關,美國兩億人口中也有3000萬人有糖尿病,每年有54000人被診斷出有胰臟癌,是美國排名第三位癌症死因,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也是罹患胰臟癌,因為早期沒有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