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的成因、預防、分類


臺大醫院 腫瘤醫學部 楊士弘醫師/內科部 廖偉智教授

2023 十二月 29

分類及流行病學
以全球來說,胰臟癌的每年新發生個案數在所有癌症中排第13位,總人接近五十萬人,死亡人數也相當,在所有癌症中排在第7位。其高度開發國家中發生率較高,歐美為高發生率區域,亞洲地區發生率較低;男性又比女性常見,罹病率約為女性之1.2~1.5倍。根據預測,未來全球胰臟癌每年發生及死亡個案將持續攀升,預計到了2040年將會接近八十萬人,尤其是大於65歲的年長者會比65歲以下成長更多。
胰臟癌在台灣並非十大癌症發生原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2020年癌症登記,初次診斷為胰惡性腫瘤者共計3,012人,男性中位年齡為67歲,女性為70歲,發生率於男性(8.36/10萬人)為第12位、女性(6.05/10萬人)為第13位;死於胰惡性腫瘤者共計2,450人,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8位、女性為第5位。
 
根據世衛組織2019年的腫瘤分類,胰臟上皮細胞的侵襲癌約佔八成,以胰管腺癌佔絕大多數,其餘分類包括腺泡細胞癌、實質偽乳頭狀腫瘤及胰母细胞瘤屬於罕見癌症。另一大類統稱為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約佔胰臟腫瘤中的一成,具有神經及內分泌細胞的特徵。
 
胰管腺癌,即一般俗稱的胰臟癌,屬高度惡性腫瘤,大多數病患預後極差,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晚期病患則以化學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多發生在六十歲上下,男性比女性多。九成以上病患具有KRAS基因突變(其中G12C型約占1%),病理上癌細胞長得像胰管細胞,癌組織中往往佈滿纖維組織但散布著少量的癌細胞浸潤,極度容易產生遠端器官轉移,為胰臟外分泌腫瘤的大宗。症狀大多不具特異性,常見為上腹痛、腹脹、背痛、黃疸、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五十歲以上突然新發生糖尿病,或是長期糖尿病但突然產生不明原因的血糖不穩定,須想到此診斷。
 
如果腫瘤長在胰臟頭部,侵犯到總膽管,會導致膽汁無法流到十二指腸,產生阻塞性黃疸,鞏膜變黃、皮膚變黃、茶色尿、糞便顏色變淡,皮膚癢,甚至誘發膽管炎。如果胰管受到阻塞,胰消化液無法流到十二指腸,胰臟容易發炎,分解食物營養素的能力降低,吸收也跟著受影響,導致脹氣、脂肪便、腹瀉及體重減輕。部分病患伴隨有脾臟腫大,通常是由於胰臟體部或尾部腫瘤壓迫到脾靜脈,甚至伴隨靜脈瘤及上消化道出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凝固功能異常也是特點之一,即泛發性血管內血液凝固症,導致肢體(尤其下肢靜脈)血管栓塞而脹痛,少部分病患會有肺栓塞或甚至是缺血性中風的案例。部分病患會併發移走性血栓靜脈炎,表淺靜脈發炎疼痛,即所謂的Trousseau症候群。
 
腺泡細胞癌,屬高度惡性胰臟腫瘤,預後不佳,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晚期病患並無標準治療藥物。約占胰臟外分泌腫瘤的1~2%,特色是癌細胞長得像胰臟外分泌腺體,會表現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或是脂肪酵素等正常胰臟酵素,較常發生在胰臟頭部,成人約發生在六十歲左右,男性比女性多。症狀主要為腹痛、背痛、體重減輕、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或是腹瀉,少部份病患會伴隨黃疸。部分病患會產生腫瘤伴隨症候群,主要是因為癌細胞過度分泌脂肪酵素,造成皮下脂肪組織壞死而形成皮膚結節,或是骨頭脂肪組織壞死而造成關節炎,抽血可以發現脂肪酵素很高以及嗜酸性白血球過多,部分病人胎兒蛋白也會上升。
 
實質偽乳頭狀腫瘤,約占胰臟外分泌腫瘤的1~2%,特色是幾乎100%都帶有CTNNB1基因變異。最常發生在年輕女性(20~30歲),診斷時常常症狀不明顯,近四成無症狀,大多僅有微微腹痛或是漸漸腫脹的腹部,伴隨著噁心、嘔吐與體重減輕,很少出現黃疸,較常發生在胰體或尾部,約一到兩成病患具有局部侵犯或是遠端轉移。影像檢查典型表現是大型單一空泡狀、混合實心及空泡狀或是大多為實心的腫瘤,可能伴隨鈣化。治療以手術為主,復發率低,預後良好。
 
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特色是具有神經內分泌細胞樣態的分化,可能分泌類似神經細胞或是內分泌細胞內含特殊物質的囊泡。大部分為非功能性腫瘤(無荷爾蒙過度分泌症狀),症狀主要為體重減輕、腹痛、噁心嘔吐、黃疸,與一般胰管腺癌不易區分,超過半數病患具遠端器官轉移。根據細胞分裂的程度以及Ki-67染色陽性的比例,可以區分為分化良好的第一級到第三級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當分化程度很差,細胞分裂旺盛又更惡形惡狀時,稱之為神經內分泌癌,常帶有Rb或是P53的基因變異,根據細胞型態不同,其中又可區分為大細胞及小細胞神經內分泌癌。有時候神經內分泌腫瘤會分泌荷爾蒙,例如胰島素,會使血糖下降,甚至造成低血糖性昏迷,如果是分泌胃泌素,則可能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及頑固性消化性潰瘍。根據癌細胞分化不同,治療方式有所不同,包含手術切除、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等,近年來發展的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則適用於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成因
就最常見的胰管腺癌來說,成因不明,增加胰臟癌危風險的險因子包含:年老、胰臟癌家族病史(1.7~1.8倍)、抽菸(1.5~2.2倍)、糖尿病(1.4~2.2倍)、慢性胰臟炎(2.7~5.1倍)、膽囊切除(1.2倍)、胃切除(1.5倍)、食用紅肉(1.1~1.5倍)、肥胖(1.2~1.5倍)等。某些基因變異也是胰臟癌之確定危險因子,例如,BRCA1/2遺傳性基因變異,約占3~5%案例,會增加胰臟癌的風險(約2~6倍);DNA錯配修復途徑相關基因(例如MLH1、MSH2、MSH6、PMS2)的變異,約占1%案例,增加胰臟癌約9~11倍風險;其他遺傳性基因變異還包含STK11(增加胰臟癌132倍風險)與CDKN2A(增加胰臟癌20~47倍風險)等。
 
由於近年來標靶藥物以及免疫藥物的進展,根據美國癌症醫學會的診療指引,建議胰管腺癌病患檢測是否具有上述基因的生殖細胞突變及體細胞突變,可幫助治療藥物的選擇,例如KRAS G12C突變、NRG1基因融合、RET基因融合、NTRK1基因融合、FGFR基因變異等。另外,遺傳性胰臟炎(例如帶有PRSS1或SPINK1等基因變異)的病患,具反覆性的胰臟發炎,發生胰臟癌的機會約為正常人的26~87倍,70~75歲時得到胰臟癌的機率為40~53%。
 
至於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多為偶發性,相關的危險因子包含:糖尿病、罹患其他癌症、家族癌症病史、抽菸、喝酒、慢性胰臟炎等。約有5~10%案例為遺傳性症候群其中一個表現,例如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第一型,大部分屬於自體顯性遺傳疾病,原因是MEN1基因變異,典型病患常伴隨有副甲狀腺增生或腫瘤及腦下垂體腫瘤,發生率約為3~20/10萬人。大多數屬非功能性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且多發性,少部分為功能性腫瘤(分泌胰島素、胃泌素或升糖素等),診斷年齡比一般偶發性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要年輕。治療方式的選定取決於年齡、內外分泌相關症狀與期別等因素。其他包含von Hippel Lindau症候群(VHL基因)、神經纖維瘤第一型(NF1基因)與結節性硬化症(TSC1/2基因)等罕見遺傳疾病,也可能合併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生成。
 
預防
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的胰臟癌是無法預防的,但藉由維持健康生活習慣及體態,例如適當的體重,定期進行體能活動可以幫助您保持健康的體重,戒菸和限制飲酒來降低風險。注意慢性胰臟炎相關症狀和家族病史,一等親中若有兩位或以上的胰臟癌病患,或是已知自己是相關癌症遺傳基因帶因或是家族遺傳,或者是遺傳性胰臟炎病患,可以與醫師討論從年齡多大時開始、多久一次、使用何種工具等多面向,討論是否接受胰臟癌的篩檢。有時恰好在某些檢查中意外發現胰臟癌癌前病變,如果醫師判斷未來惡化的風險高,及早切除病灶可以預防胰臟癌的發展。減少食用加工肉類、紅肉和含糖飲料也可能降低胰臟癌的風險,傾向較健康的飲食模式,包括水果、蔬菜和全穀物。最好減少喝酒量,女性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 1 杯,男性每天飲酒量不得超過2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