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伯格症


北醫 精神科 洪珊主治醫師

2023 六月 08

小智是一位17歲少年,追求班上女同學未果,傳訊息揚言自殺,驚動了老師、教官,被父母帶到精神科的診間。

小智媽媽回憶起,小智兩三歲還不太會講話,阿公阿嬤總說:[大隻雞慢啼,男生本來講話就比較慢],異常的固執,只喜歡吃饅頭,很多食物是碰都不碰,衣服只喜歡穿某幾件棉質的,也好像不怕痛,生氣時會用頭撞地板,一發脾氣會持續很久,很難哄。久了,家人也就遷就他,順著他,像是早上一定要經過土地公廟上學,放學一定要在路上買紅茶給他喝,若是哪天換了路線,小智一定會大鬧一場。上學後,每次的分班、換老師,或是生活裡的突然變動,總要花很多時間去適應。人際關係似乎不太好,班上只有一位同學偶而會跟他聊天。同學覺得他怪怪的,沒有共通話題,就算是全班起鬨嗆老師這種好笑的事情小智似乎也不感興趣。
每次的回診,小智都只有被動的回應一些簡短答案。[是],[不是],[沒有],[不知道]。是他最常給的回應。會談時,小智不太看別人的眼睛,走路姿態不是很協調,雙手也總侷促的擺動著。但是透過每次的回診,漸漸地建立了規律和信任,從他嘴裡慢慢出現一些生活點滴。
他喜歡,甚至可以說是熱愛養倉鼠,所有關於倉鼠的知識都瞭若指掌,只要講到倉鼠,原本話不多的他可以滔滔不絕講個不停,也不管對方是否有在聽。

他的想法很直接、天真,對他人的情緒沒有過多的揣測。對他而言,動物的反應比人類好預測多了。

他喜歡班上的女生,開始私訊對方,希望與對方交往,對方禮貌性地回應:[我們當朋友也很好啊!]
小智卻認為這不是拒絕,而是種默認。於是私訊內容越來越大膽露骨,甚至開始傳一些不雅照。女同學開始感到很害怕,求助家長、教官。小智這才知道,自己早就被拒絕了。隨之而來的憤怒、羞愧讓他又傳訊息揚言跳樓。學校通知了家長,這才讓他出現在診間。

小智是一位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亞斯伯格症的名稱起源於在奧地利維也納執業的小兒科醫師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早在1944年,他的博士論文中描述了四個男孩,亞斯伯格醫師描述他們在語言、社會和認知能力方面的表現,跟一般孩子不同,他將這種特質稱為「自閉式的精神異常」。
 
而在當代,美國有位小兒精神科醫師,李奧肯納(Leo Kanner)比亞斯伯格醫師早一年,1943年,也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其實兩位醫師用同樣的描述形容類似症狀的孩子。
可惜的是,亞斯伯格醫師的文章是以德文發表,語言本身造成的隔閡,加上他的研究個案數目少,之後的三十多年,並未獲得學界廣泛的注意。

直到1981年,英國的兒童精神科醫師,羅娜吳引(Lorna Wing)整理發表她的臨床個案,並引用「亞斯伯格症」這個名詞。她在論文中描述了一群孩童與成人,相較於自閉症,他們有流利的語言能力,但在社交互動上仍有顯著困難。此時,在西方學界,亞斯伯格症才被注目及廣為人知。

參考美國精神醫學會之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第四版(DSM  IV,1994),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1.社會互動本質上的障礙,至少符合下列兩項行為的描述:
(1)多重的非語文行為如視覺注視、臉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在規範社會互動的使用方面有顯著障礙。
(2)無法發展出符合發展水準的適當同儕關係。
(3)缺乏主動尋求和其他人分享快樂、興趣、成就的行為。
(4)缺少社會或情緒的交互性行為。

2.行為、興趣和活動方面呈現有限、重複和刻板的型式,至少符合下列一項描述:
  (1)沉迷專注於一種或一種以上,在強度和焦點上不正常的刻板和有限的興趣型式。
  (2)明顯地對特定的非功能性的常規或儀式不變的堅持。
  (3)刻板和重複的動作舉止。
  (4)持續沉迷於物體的部分。
3.此障礙導致在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方面,在臨床上有顯著的障礙。
4.沒有臨床上顯著的一般性語言遲緩。
5.除了社會互動外,在認知發展或生活自理、適應行為、對環境的好奇方面,符合同年齡的發展,沒有臨床上顯著的遲緩現象。
6.此障礙無法符合其他特定的廣泛性發展障礙或精神分裂症。

亞斯伯格症病因不明,目前學界普遍共識為與基因遺傳、周產期的困難有關(例如生產時窒息),研究顯示每千名7-16歲的兒童中,約有1.7至3.6位為亞斯伯格症個案,較自閉症個案多。男女比例約為十比一。
亞斯伯格症目前被歸類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症中,是一種神經發展疾患,在腦部影像學上,亞斯伯格症病童也曾被發現有大腦萎縮、腦室擴大等腦部結構變化。通常在幼年時期就有一些徵狀,例如語言發展較慢、侷限的興趣和玩法,缺乏假扮遊戲(例如:扮家家酒、模仿媽媽煮飯等)、感覺統合的失調,對於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前庭刺激特別的敏感或遲鈍等。核心症狀則是社交互動不良,可能表現為缺乏同理心,不會看情境場合說話,時常講話讓人覺得[白目]、刺耳,無法聽懂弦外之音和雙關的玩笑等。

其實我們可以把亞斯伯格症視作一種個性特質,就好比有的孩子內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邏輯推理能力比較好,語言表達能力弱,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弱勢能力。對亞斯伯格症來說,他們的弱勢能力是體察他人的情緒,但是透過一些覺察、社交技巧的練習,可以應對基本日常所需,發揮他的優勢能力,仍然能有很棒的表現。與其說是治療,更像是發掘每個孩子的特質,隱惡揚善。而這也是大部分的父母、教育者所期許以及執行的日常,讓孩子快樂開心的融入社會生活。

近年因為一些名人、戲劇的影響,社會大眾也越來越知道這個診斷,也有相對應的誤解或迷失。

亞斯伯格症的人比較聰明嗎?
事實上,智商和亞斯伯格症可以看做兩個獨立的事件,不管有沒有亞斯伯格症,在一般孩童,智商也是平均分佈的。只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往往有獨特專一的興趣,例如:火車、捷運、世界地圖等。他們尤其著迷於有規則、有分類的知識資訊,似乎這樣可以增加安全感,減少變動帶來的焦慮。也因此,有的亞斯伯格症孩子能夠背出捷運路線、火車時刻表、世界地圖。普通孩子可能因為興趣廣泛,或是無法全心投入在某個知識領域,顯得亞斯伯格症孩子似乎特別聰明,但不代表他們的智商一定較高。

亞斯伯格症的人沒有情緒、不擅言詞?
正確來說,他們是在察覺他人情緒上有困難。所以往往無法給予具有同理心的回應,換位思考的能力較差。但是這種能力也並非零與一的差別,每個人都還是獨立的個體,不可一概而論。在和亞斯伯格症個案溝通相處上,建議用清楚、直接的表達方式,迂迴、婉轉往往會引起誤會。

如同前面提到的,亞斯伯格症常常有感覺統合的失調,例如對於聽覺特別敏感的孩子,來到吵雜的空間,會變的難以專心安坐,表現為哭鬧不安。或是觸覺敏感的孩子不喜歡照顧者的擁抱,當他人距離太靠近時會發脾氣。有的孩子則是前庭刺激特別遲鈍,因此需要轉圈圈、盪鞦韆、從高處往下跳來刺激自己。這些往往會讓亞斯伯格症被認為是[難搞、龜毛、怪異],很需要照顧者去仔細耐心觀察,了解他的情緒由來。缺乏同理心的能力,也可以透過認識情緒、辨別情緒、描述情緒等方式一步一步來增加感知,加以練習,而照顧者的親身示範也是最重要的,讓孩子看見父母是如何辨別自己的情緒、如何處理挫折,都是很棒的身教。

以往,亞洲國家相較西方國家,比較崇尚社會群體的一致性。這些特質,往往被認為是怪異的、不合群的,也加深了亞斯伯格症個案們適應的隔閡。但現今的台灣社會,多元價值越來越被看見和珍視。我們更期待,亞斯伯格症,不再是一個被汙名化的標籤,而是彩虹光譜上一抹美麗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