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CD治療新曙光—IL6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問世 有助改善症狀


中國附醫 血液腫瘤科 陳姿婷醫師

2023 六月 01

「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iMCD)」是罕見淋巴增生性疾患「卡斯爾曼氏病(Castleman disease, CD)」當中的一種型別,當患者有多個區域的淋巴結遭到進犯,淋巴切片有特殊透明血管型或漿細胞型表現且無HIV或HHV8感染時,就會歸類於iMCD。iMCD患者會發燒,夜間盜汗,倦怠等消耗性症狀,嚴重者會有血小板低下,肝、脾腫大,全身水腫,腎損傷,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一種專門針對iMCD的IL6株抗體標靶藥物提供了治療新選擇,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iMCD最令人擔心的是不具有特異性症狀,包括發燒、盜汗、體重減輕、全身性水腫、淋巴腫大等,所以患者經常在感染科、腸胃科、風濕免疫科等各科別「都看過一輪」後,經過淋巴結切片才能獲得確診,往往已延誤達好幾個月。而有些症狀較為嚴重者,因已影響到器官,出現肝、脾腫大或肝、腎功能異常,才會被轉診到血液腫瘤科,有時治療上已相當棘手,並曾有過死亡案例。
 
過去診治的病人中,有一名65歲男性患者,先是吃不下、腹脹、體重減輕到腸胃科診所看診,治療之後沒改善,後來又出現發燒及不明熱,到感染科就醫並收治住院,於全身影像掃描檢查時,發現有肝脾腫大及淋巴結腫大現象,進一步做切片才確診為iMCD。另一名40歲男性患者就較為遺憾,最早以發燒、不明熱、淋巴腫大及腹水為表現,陸續給予類固醇藥物、抗惡性B淋巴球細胞藥物控制,不料一年後又復發,即使做了化學治療也效果不佳,最終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
 
依據CDCN(The Castleman Disease Collaborative Network)資料顯示,CD目前雖不被視為是一種癌症,但在一些相關文獻中認為,iMCD和HHV-8(人類疱疹病毒第8型)MCD患者的症狀以及實驗室檢驗異常,與某些侵襲性淋巴瘤相似。
 
iMCD在診斷上有相當難度,目前也無標準療法,臨床上通常視患者病情嚴重度給予相關藥物。但過去幾種能使用的藥物,因臨床個案數少,均未見很好的臨床實證及療效,僅有少數個案報告,所幸,有一種專門針對iMCD的單株抗體藥物Siltuximab,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
 
Siltuximab適用於治療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陰性及人類皰疹病毒-8(HHV-8)陰性的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病患者,包括其亞型iMCD。近年來醫界對CD逐漸有較多瞭解,認為致病機轉與細胞激素介白素-6(Interleukin 6,IL-6)有關,當IL-6過度上升時,會導致免疫細胞增生,繼而引起全身的炎症反應,出現發燒、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同時影響到蛋白質代謝,而造成全身水腫及肝脾腫大;另外,炎症反應也會導致體液不足,影響到腎功能異常,甚至引發嗜血症候群等。
 
依據國外臨床試驗顯示,在隨機測試下,使用Siltuximab的iMCD患者和安慰組比起來,血球低下情況及消耗性症狀(如發燒、體重減輕、白蛋白低下等)均能獲得明顯改善。因此除了在CDCN指引中列為第一線治療產品外,亦是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認可作為iMCD主要治療藥物。
 
Siltuximab以阻斷IL-6活性為作用機轉,具有專一性,且為單株抗體,根據TFDA核准的藥品說明書表示,主要可能的副作用為高血壓、暈眩、噁心等,相較於iMCD其他治療藥物如類固醇、化學治療藥物、莫須瘤 (Rituximab)等,Siltuximab的藥物副作用以及對病人的免疫抑制都較輕微,但在治療時仍應予以注意。經實驗證實Siltuximab帶來治療的整體存活期效益,可為病友提供多元治療選擇,目前已在美國、歐洲及台灣等約40個國家/地區核可用於治療iMCD,期盼在未來Siltuximab在台能儘速納入健保給付,以降低病人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