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酒都不能沾 喝酒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保羅

2021 八月 03

酒精與癌症關係也早有相關文獻報導,但並沒有癌症發生率、風險及到底要喝多少量才會增加癌症風險。
最近法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癌症監測處的Rumgay利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GLOBOCAN 2020資料庫裡癌症發病率的統計及世界各地酒精消費模式資料,從性別、癌症部位及國家重新分析,探討酒精消耗與癌症風險的關係。
 
分析估計發現每天只要喝一到兩杯含酒精性飲料的輕度及中度飲酒在2020年已經導致了超過10萬人罹患癌症。從研究中推測由2010年的飲酒估計值計算出飲酒導致癌症約有10年的潛伏期,透過人群歸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來分析,也就是暴露的危險因素越大導致增加疾病的發生率也越大,結果發現喝越多酒導致人群歸因分值增加越多,增加癌症的風險也越大。

研究也計算中度飲酒(每天小於20克)、高風險(每天20到60克)及重度飲酒(每天大於60克)等酒精消耗導致癌症的關係,在2010年平均酒精消耗的估計值發現在2020年所有癌症病例有741,300人(佔全癌症的4.1%)是因為酒精引起,而其中568,700人(76.7%)是男性,也就是因酒精導致罹癌的男性每十萬人口有13.4人,女性有3.7人。而最常見的癌症有食道癌(31.6%)、肝癌(17.3%)、乳癌(4.4%),舌癌、口腔癌、結腸癌、直腸癌、喉癌也都與酒精的關係密切。
 
從發生地區來看,北非(0.3%)跟西亞(0.7%)最低,可能與回教信仰有關,在東亞比例最高(5.7%),中歐與東歐是5.6%。以國家來區別,在中國(6%)、蒙古(10%)、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是酒精致癌風險最高的國家,印度和法國是5%,德國、巴西和英國是4%,美國是3%,科威特最低是0%,因為回教國家禁酒。
 
重度飲酒(每天喝大於60克/天)佔因酒精導致所有癌症的46.7%,高風險飲酒(每天20到60克)佔39.4%,中度飲酒(每天小於20克,相當於每天喝兩杯左右)佔13.9%。
 
在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女性飲酒量增加,女性因酒精引起的癌症與男性發生率相似,而乳癌會因喝酒導致發生率增加佔很大比例,以前也報導過建議女性最好滴酒不沾,特別是在懷孕前最好不要喝酒,懷孕中更不可喝酒。
 
為什麼東亞人因為酒精致癌的風險最高呢?是因為東亞人乙醛去氫酶(ALDH2)的基因突變高達28到45%,而ALDH2可以將酒精代謝,而ALDH2突變者喝酒後乙醛代謝減慢而在體內累積,引起臉紅、噁心、嘔吐、出汗、心悸等不良反應,因此一旦喝酒會發生這些症狀,就要少喝酒。
 
因此就算只喝一點也會增加罹癌風險,但是一般民眾對於這些資訊並不是很清楚,喝酒期卻跟癌症風險有著因果關係,不止由民間團體發起宣導,政府應該加以規範,例如加重酒類的賦稅、降低酒類供應量、在酒類廣告上加上酒精危害健康的警語,在歐洲國家也紛紛對於酒類增加課稅,提高價格或禁止銷售,盡可能減少飲酒,減少引發癌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