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間是最佳的吃飯時間?


翰晃

2019 七月 03

以前有很多關於斷食療法的報導,有不少經過動物及人體試驗的斷食方式,如一週進食5天斷食2天、吃一天斷一天、每日進食時間8小時斷食16小時等等
美國的Courtney Peterson博士在去年6月美國血糖尿病上發表間歇性斷食(Time-Restrict Feeding,TRF)的相關研究,所謂間歇性斷食與佛教的過午不食有點相似, 在每天保持一定時間不吃食物,例如早上6點以後才吃早餐,3小時後吃午飯,將三餐的進食時間限制在6個小時內,下午3點後就禁食,這樣可以降低血壓、控制食慾,讓胰島素敏感性上升等。
 
他將8名受試者接受了為期5周間歇性斷食法與正常飲食來相比較,兩組每天食物的熱量都相同,休息7周後兩組再互相交換,測量這些受試者的血糖耐受量、用餐後胰島素濃度、胰島素敏感性等。
 
結果發現在斷食期間體重和血糖沒有明顯變化,但是斷食組的胰島素濃度下降了對照組的一倍,胰島素敏感性也桃高了,血壓的收縮壓也下降了,而且不會有飢餓感。
 
這是什麼原因所引起呢?可能牽涉到人體的晝夜節律,人類大腦中下丘腦有一個主生理時鐘,每個器官都有一個內在的生理時鐘,掌管著日常活動週期,例如胰臟白天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控制血糖濃度,但是到了晚上就會減少分泌。腸胃道可以在不同時間分泌不同的酵素,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有關,腸道內的細菌構成的菌群也有自己的生物時鐘。
 
而晝夜節律系統由兩方面所控制,一個是內在的身體激素調節,一個是外在的如日光照射、飲食情況、睡眠及運動。
 
因此吃飯跟人體的生理時鐘相關有關,以前有研究指出晚上9點後不要進食,而且晚餐後兩個小時才能睡覺,這樣就能減少肥胖發生。
 

但是Courtney Peterson認為3點後就不要進食的斷食法對於一般人較難接受,尤其是上班族作息。

因此,為了提高可行度,另一個替代方案就是早餐吃豐盛一點,晚餐少吃一點,早中晚餐的配比是50%、30%、20%,因為早上的燃燒熱量跟消化食物的效率最高。而且盡量在7點前就吃完晚餐,因為晚上的血糖控制較差,消化及消化食物的效率最低,就像西方的古老格言一樣「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這樣就可以拿到減肥、控制體重及糖尿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