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輔助性治療臨床試驗的再評估:採用免疫組織化學法VS.萃取法以偵測賀爾蒙受器狀態


譯者:鄧仲仁

2007 九月 07

一、 研究背景與目的
動情激素受器(estrogen receptor, ER)與黃體激素受器(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表現與否,是目前早期乳癌病患選擇輔助性治療的重要因素,而偵測此2者受器的有無,目前採用的是「免疫組織化學法(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這種方法與先前採用的「萃取法(extraction assay)」有10%~30%差異性。

我們採用「國際乳癌研究小組(International Breast Cancer Study Group, IBCSG)第VIII與第IX臨床試驗(Trials VIII and IX)」的病人檢體,評估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法」以及「萃取法」的一致性以及賀爾蒙受器的預測值(predictive value)。
這二個臨床試驗主要是使用「萃取法」,在淋巴結陰性的乳癌病患(包括停經前、停經後)比較輔助性化學治療合併賀爾蒙療法以及單用賀爾蒙療法的效果。臨床試驗的結論是,合併療法對於陰性的停經前或停經後婦女,是有益的;但對於ER陽性的停經後婦女則否。對於ER陽性的停經前婦女,則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我們取得571名停經前婦女及576名停經後婦女的檢體(在1988年10月1日~1999年10月1日期間),她們的ER及PR表現在隨機分組之前已使用萃取法檢測得知,此次研究中由統一的中央病理實驗室,以「免疫組織化學法」再重新偵測。研究終點為「無疾病存活期(disease-free survival)」。

治療對於疾病復發或是死亡的危害比,使用「Cox比例危害迴歸模組(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分析;鑑別能力(discriminatory ability)則以「c index」評估。所有的統計方式均採「雙邊統計(two-sided)」。

三、 研究結果
使用2種方式偵測賀爾蒙受器表現的一致性,從停經後婦女PR的74%(κ值=0.48)到停經後婦女ER的88%(κ值=0.66)不等。「無疾病存活期」與ER表現與否(包括停經前、停經後)或與黃體激素受器PR表現與否(僅在停經後婦女)的關連性,使用2種方式偵測下,其危害比預測值均相似。

但是,對於停經前婦女僅給予賀爾蒙治療者,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法偵測 PR的表現,則可以有較好的鑑別能力(discriminatory ability),其差異具統計上的意義(c index為0.60 vs. 0.51,p值=0.003),因此以免疫組織化學法所偵測之PR狀態可預測無疾病存活期。

四、 結論
在這以2個大型臨床試驗中免疫組織化學法偵測,ER(包括停經前、停經後)或PR(停經後)狀態同樣支持先前以萃取法所得的結論。但對於停經前婦女的PR表現所做的結論,則與原先臨床試驗不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停經前婦女的PR表現,若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法偵測,可以預測賀爾蒙治療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