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免疫化學測試篩檢大腸癌


翰晃

2016 四月 08

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篩檢將大腸癌列為重點項目,利用的是糞便潛血反應,但是這種檢查的敏感度跟特異性還是不足,最近美國開發出了新的篩檢方式,利用糞便免疫化學試劑來篩檢大腸癌及早期的良性腺瘤。

大腸癌在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是第一位,女性是第二位,僅次於乳癌,但是男女加起來後大腸癌發生率還是第一位,可能跟年齡及飲食西化以及食材問題有關,才導致大腸癌發生率這麼高。國民健康署將大腸癌作為防治重點,主要是利用糞便潛血檢查,但是目前潛血反應試劑的敏感度跟特異性還是有一些問題,最近美國加州的Jensen博士研發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FIT),4年來評估準確率是否可以用來篩檢大腸癌,最重要的是可能是大腸早期的腺瘤(瘜肉)的檢測,因為有些大腸瘜肉可能會惡化成大腸癌。他從2007年或2008年開始進行4年的檢測,主要對象是50到70歲的健康民眾,一共郵寄發出了670,841份篩檢試劑,有48.2%最後寄回。這種糞便免疫化學試劑可以偵測篩檢大腸癌及大腸腺瘤的陽性預測值,曾經接受過第一年的篩檢測試者,第二、三、四年的回覆率75.3%、83.4%、86.1%,四年後受檢者有32%也接受了大腸鏡檢查,有7%經由FIT檢查是屬於陽性。結果發現FIT檢測陽性率佔了5%(陽性預測值腺瘤佔了51.5%,胃癌3.4%),都在第一次檢測時發現。FIT陽性後做大腸鏡檢查確診為大腸癌在第一年為84.5%、第二年是73.4%、第三年是78.0%,也就是高達73%到85%的病患都能檢測陽性出來。這是一個高特異性、敏感性的檢測方式,雖然最好的方式是接受大腸鏡,但是因為大腸鏡比較疼痛,很多民眾都必須上麻醉才能接受接測,所以如果糞便免疫化學測試特異性、敏感性能夠達到標準,尤其能檢測良性腺瘤,是一個理想的篩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