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大腸直腸癌的『腫瘤血管新生抑制療法』


國軍左營總醫院 血液腫瘤科 鍾立民主任

2011 五月 12

前言
癌症的治療在近幾年已正式進入分子時代,分子生物學研究對癌症治療的藥物進展有相當顯著的幫助。目前有關標靶治療(target therapy)單獨使用或併用傳統化療的治療效果,陸續被證實對控制疾病或延緩疾病惡化,甚至延長總體存活期有不錯的成績。早在1970年代就有學者提出「腫瘤與新生血管的假說」,發現惡性腫瘤細胞有顯著血管新生的現象,而抑制血管新生使得癌細胞無法獲致充足的養分,一直是癌症治療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已經知道癌細胞的血管新生牽涉到多種細胞激素的分泌,其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調控因子之一。Bevacizumab (Avastin, 癌思停)是一種拮抗VEGF的單株抗體,藉由選擇性地和VEGF結合並中和其生物活性,讓腫瘤細胞團的血管萎縮而抑制其生長,使得癌細胞在得不到養分的情況下逐漸死亡,並進而防止癌細胞進入循環系統轉移至其他器官。

簡介--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威脅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人民的健康問題,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西化,國人過份攝取高脂低纖的精緻食物,使得大腸直腸癌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問題。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JCC)所訂定的分期系統,若疾病在第一期即被發現,則五年存活率高達90%,第二期與第三期疾病的五年存活率分別為64~85%及35~62%,若大腸直腸癌被診斷時已進展到第四期,則五年存活率就僅剩不到兩成;由此可見早期發現與治療對大腸直腸癌患者相當重要。然而,由於初期症狀並不顯著,所以,仍有20~30%的患者,在確診時就已出現其他臟器的轉移,甚至有四成初診為非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最後仍會發生轉移的情況。

早期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對於侵犯程度達肌肉層或是已有局部淋巴結轉移者,手術後接受輔助性的化學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復發率、延後復發時間及增加疾病治癒率。對於轉移的病人,肝臟和肺臟是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國內健保核准用來治療大腸直腸癌的藥品如表一所列,各種藥品作用機轉不盡相同,雖然大腸直腸癌一旦發生轉移,即使積極治療,其治癒機會仍相當有限,但藥物的進步已使中位存活期可從僅約12至16個月延長至20個月以上。

血管生成抑制劑在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應用
研究發現VEGF在多種癌症,如惡性腦瘤、肺癌、乳癌、惡性消化道腫瘤及泌尿道腫瘤等均有過度表現的情形,癌細胞需要透過VEGF的刺激生成新的血管才能獲得足夠的養分,進而藉此進入循環系統轉移至其他器官再生長壯大。因為它在癌症進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VEGF顯然是癌症治療一個理想的"標靶"。Avastin在2004年獲得美國FDA及在2005年獲得歐盟核准,成為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用藥,結合傳統化療(irinotecan、5-FU與leucovorin)可使病患存活期從平均15.6個月延長至20.3個月。

有關Avastin的安全性和療效之研究--台灣地區
本試驗是在台灣地區進行的臨床試驗,共收集40位本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接受Avastin做為第一線治療。平均年齡57歲(32-87歲)。性別以男性居多,佔62.5%(25人)。有13位(32.5%)曾接受輔助性治療。臨床試驗給藥方面,受試者均以原來接受的化療藥物為基礎,其中70%(28位)使用oxaliplatin,其他30%使用irinotecan,於試驗期間再加上Avastin一起合併治療。

嚴重不良反應的定義是:發生不良反應事件時,需要住院或需要在急診室觀察24小時以上的情況。本研究共有20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在14位受試者(35%)身上,但是實際上與試驗期間治療藥物相關的有7位(17.5%),而其中與Avastin有關的僅有2位,分別是胃腸道出血和腫瘤出血。沒有病患發生動脈栓塞和胃腸道穿孔,其他不良反應如高血壓(12位,30%),蛋白尿(9.5%),靜脈栓塞(2.5%)及傷口復原不佳(2.5%)。

本試驗的治療反應如下:受試者對治療有反應的比例為55.2%,疾病穩定的比例為26.3%。也就是說,在合併Avastin治療後,有高達81.5%的受試者病情受到控制 。此外,化療藥物合併Avastin治療的受試者,其中位疾病惡化期為11.9個月,遠比一般使用傳統合併性化療藥物治療(如FOLFIRI或FOLFOX)的8-9個月更久。而合併Avastin治療的受試者,其中位整體存活期更可達22.9個月。這個台灣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Avastin不論與oxaliplatin或irinotecan合併治療台灣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都可增加患者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期,藥物不良反應在臨床上也都可以有效地被處理和控制。

如何有效組合各項療法以達最佳療效—國外經驗
在國外,目前藥物合併療法的新趨勢是Avastin與FOLFOX或FOLFIRI合併,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國內健保未給付Avastin),可讓疾病至惡化的時間延長至10個月。從臨床試驗結果分析,比較治療組Avastin合併FOLFOX或XELOX(Xeloda併用oxaliplatin)和對照組以安慰劑取代Avastin與化療併用,多數患者在經過6個月治療後,都因oxaliplatin毒性而被迫中斷治療。若患者並未在治療6個月後因副作用停止治療,而是持續治療至疾病惡化才停藥,治療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的時間,可從9.4個月增加為10.4個月。因此,當藥物毒性發生時,是否該停止治療?或只停用oxaliplatin,繼續使用Avastin和5-FU或Xeloda?便成為臨床醫師與病患常須面對的抉擇。

另外由Grothey發表的大型臨床試驗報告(病患數1,400)指出,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第一線使用Avastin合併化療,病情惡化後若持續使用Avastin併用其他化療藥物的存活率最好(31.8個月),繼續接受其他化療的患者存活率居次,病情惡化後未接受任何治療的患者其存活率最差。可見在Avastin合併化學治療失敗後,持續的使用Avastin依然有其療效。

因此,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策略是:由於某些患者可能被治癒,首先利用oxaliplatin、5-FU和Avastin開始治療3-4個月,最高不超過6個月,是為第一階段誘導期。經過誘導期治療後,先評估患者的腫瘤是否可切除,針對可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再給予適當的術後輔助性化療。如果患者病灶無法完全切除,則繼續對患者進行化療,而這類的患者有以下兩種治療選擇:(1)繼續原先三種藥物;(2)繼續給予5-FU和Avastin治療,但停止oxaliplatin或另外併用irinotecan。目前Avastin已經列入美國NCCN和歐洲EORTC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主要的治療準則之中。

結語
目前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的研究主要以VEGF的抑制為主,Avastin則是當中研究成效最為顯著者,除了上述有關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研究報告,Avastin應用在肺癌及乳癌的療效也相當令人注目,在現今健保財源窘困、經濟發展衰退的大環境下,經由病理組織的特徵等預測因子,或許可以知道最適合的治療藥物,進而及時造福相關的癌症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