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患的運動注意事項


台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運動醫學科 馬筱笠主任

2009 十一月 19

自1982年起,癌症死亡率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衛生署最近公布國人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年共七萬多人罹患癌症,平均每七分十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而癌症的發病率在全球皆不斷的上升,更可怕的是,發病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癌症不但是中老年人,也是中壯年人口的頭號殺手。而隨著現今醫療設備及藥物不斷的發展,包含化療的藥物,荷爾蒙治療,免疫療法及手術技術的進步,許多的癌症已經是可以治癒的,而其他的癌症則是有越來越高的存活率。因此,除了治療癌症本身之外,如何照顧這些癌症患者,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個癌症病患在被診斷,治療及追蹤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沮喪、疲勞、焦慮等等的負面情緒,進而導致生活習慣的改變及生活品質的下降。其中,體重的控制是一個越來越受重視的問題:在美國許多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在癌症被診斷後,體重的上升和癌症的復發率及死亡率有關。在Daling這位學者的研究指出,小於45歲的乳癌患者中,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計算方式:體重/身高的平方)大於25的患者5年內疾病的死亡率為BMI 小於21的患者之2.5倍。因此,預防肥胖的發生,可以增進某一些癌症的存活率。而除了飲食的調整外,控制體重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適量及持續的運動了。然而,大部分的患者在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之前,就已經慢慢的從事較不劇烈的運動了,而在診斷出罹患癌症後以及治療過程中,更是不參與休閒的運動。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只有約37%的大腸癌及28%的乳癌病人有參與持續的運動;而另一個研究9105位患者的報告指出,只有30–47%的病人達到建議的運動量。此外,許多癌症的治療更是會影響病人的運動習慣,例如心肺功能的下降,或是骨骼肌肉及神經系統的副作用等等。因此,對於一般健康的人或許是輕度的活動,但是對於罹患癌症的病人而言,則可能是相當劇烈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對於罹患癌症的病人有許多好處:
1.降低骨質疏鬆(Osteoporosis)的發生,尤其是在一些停經的婦女或長期接受抑制雄性素藥物(androgen-suppressive medications) 的攝護腺癌病人,可以減少因骨質減少所導致的骨折。
2.改善身體的組成以及平衡感,增進病人的體力、心肺功能及化學治療的效用。
3.降低手術後的肢體水腫及促進身體關節的活動度 (Range of motion),藉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4.改善病人身體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性荷爾蒙(sex hormone)、胰島素 (insulin)及一些發炎蛋白(C reactive protein)的代謝。有一些研究指出,較高的胰島素會影響身體中性荷爾蒙的代謝,也會增加乳癌病人的死亡率。
5.除了提升身體的健康,許多臨床試驗證實,利用每週三次,一次約45分鐘的運動,三到四個月後可以有效的降低病人的焦慮感、憂鬱及疲勞感,同時也可以增進患者自身的信心。

因此,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出,運動對於罹患癌症的病人是相當安全及有益的;在乳癌的病人中,適當的運動可以下降約50%的疾病死亡率;而在大腸癌的病患中,則是可以下降39–59%。不過,罹患癌症病人的運動內容因人而異,必須視病患本身的年齡,之前的運動,治療的種類、階段,以及癌症的不同而有所調整。一般還是建議諮詢臨床的醫師或是個人的運動訓練員,做最好的規劃。

運動主要分二大類,包括有氧運動(arobic exercise)與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每週運動至少3天,可以隔天做,體力狀況好時每週可以做5-7天,有氧及阻力運動交替執行。

有氧運動
運動前先做暖身運動,讓體溫逐漸上升,也讓肌肉及循環逐漸適應。開始運動時,動作要緩慢、從容,以免運動傷害。最簡單的運動就是走路,可先從每週3-5 次,每次15分鐘開始,再慢慢增加到每次20-30 分鐘。活動的強度以心跳的增加來評估,一般來說,心跳速率增加65-75%即達到中等的運動程度,即可達到功效。(例如:您原來的心跳為每分鐘70 次,運動後的最快心跳應達到每分鐘115-122 次)。此外,走路也可以改成慢跑、走跑步機、快走、游泳及騎健身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或者混合各種運動方式。如果這樣心跳速率的運動,無法維持15分鐘,建議可以從更低強度的運動量開始。

阻力運動
阻力運動可以提昇肌力與肌耐力,對於日常生活的活動或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阻力運動即是用啞鈴、沙包或類似的重物來達到訓練的目的。一開始先從較輕的重量開始,針對身體的大肌肉群,例如背部的肌肉,做1-2組,每組8-12下的訓練,每週做2-3次。
運動時並注意以下幾點特殊情況:

1. 病患若是有貧血的情況,必須先停止運動,待貧血治療改善後再開始。
2. 若是有免疫能力低下的情況,則應盡量避免公眾的運動場所,例如體育館,游泳池等,等到白血球數回復到安全範圍後,才能繼續在公眾的場所運動;
而接受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的病患,最好在移植一年後再到公眾場所運動。
3. 病患若是接受放射治療,放射治療處的皮膚應避免接觸氯化物(例如游泳池)。
4. 身上若是有置入性的管線,例如尿管,引流管等,應避免水中活動或是可能感染的環境;並將管路保護好,以免滑脫。
5. 病患若是有周邊神經病變(peripheral neuropathy)、步伐不穩(ataxia)、或是因治療而產生的肢體障礙的情況,則應選擇一些像是室內健身腳踏車的運動,會比跑步機或是戶外的慢跑安全。
6. 病人若是因治療而感到非常疲勞,則不一定要從事一般的運動,可改以每天十分鐘的伸展運動來替代。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簡稱ACS)的建議,一般大眾應保持每天30-60分鐘,每週至少五天的運動來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發生。雖然目前沒有直接的研究證明罹癌病人是否也要遵循一樣的運動量,但是除了上述的一些特殊情況外,癌症病人一樣可以從運動中獲得益處。因此,應鼓勵病人從較靜態的生活邁向更有活力的生活型態,從運動獲得的益處是和運動量成正比,以下幾點可作為參考:

1.以爬樓梯取代電梯,但應注意關節及體能的影響。
2.如果體力許可,以步行或腳踏車來取代運輸工具。
3.和家人、朋友或同事一起運動。
4.聯絡附近的朋友時,以走路來取代E-mail。
5.在假期中安排多一些運動的娛樂。
6.佩帶計步器,並且每天增加步數。
7.在家中看電視時可同時以健身腳踏車運動。

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改善部分癌症病患的預後以及生活品質。也因此,美國癌症協會以及美國運動醫學會在2009年1月發起確保癌症運動運動課程(Certified Cancer Exercise Training course)。經由特殊的課程,訓練出專門的訓練員,使腫瘤科醫師能夠更容易提出建議。他們建議運動之後,將癌症病患轉介到具有認證的體適能專業人士,確保病患得到專業的諮詢服務及妥善的照顧,來安排治療疾病中的運動計畫。總而言之,癌症病患的運動,就像一個源源不絕的寶藏一樣,挖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增強了耐力與活力後,對於心臟、體能、情緒與精神都很有幫助,也讓身體更有本錢對抗病魔。讓運動成為癌症病患健康推手,帶來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