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症病人的感染


三軍總醫院 血液腫瘤科 姚乃舜醫師

2009 元月 17

癌症病患感染症之有別於一般病患,乃因為免疫力下降及免疫系統受到破壞的緣故。免疫系統不僅包含白血球、單核吞噬球相關的免疫系統,還涵蓋了完整的皮膚黏膜層之保護及正常生長的菌落。免疫系統不全不僅和嗜中性白血球數量減少有關,還牽涉到其他因素,例如:化學/放射治療、導管或尿管植入、藥物使用(如類固醇、制酸劑、抗生素)等等。近年來,由於抗生素之研發、抗黴菌、抗病毒藥物、白血球生長激素之預防性使用,已使感染造成之死亡率大大降低。

EORTC-IATG(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Internation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Group)自 1985-2000 年間一共進行了五個臨床實驗,收集了3843名白血球低下合併發燒之腫瘤病人,抗生素使用之結果如下:全體死亡率 8.5%,感染相關死亡率 3%; 格蘭氏陽性菌感染死亡率10%; 格蘭氏陰性菌感染死亡率11.2%。這和1978年臨床實驗的結果 (感染死亡率21%)有很大的差別。在1960-1970 年代,格蘭氏陰性菌(特別是綠膿桿菌和腸桿菌)常引起致命之感染,但隨著第三代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之使用,卻反而使格蘭氏陽性菌感染的發生率自1980年代起逐年增加。格蘭氏陽性菌感染中以鏈球菌(streptococcus)為主。Streptococcus Viridans是最常造成腫瘤病患(特別是幹細胞移植患者)發生敗血性休克和呼吸窘迫症候群之元兇。格蘭氏陽性菌感染日益增加之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和以下數點可能有關:
1.預防性使用Quinolone或對抗格蘭氏陰性菌之抗生素。。
2.高劑量化療(如:高劑量Ara-C),造成黏膜炎而使口腔細菌侵入血中。
3.導管及注射之處置增加。
4.制酸劑使用頻繁,胃酸濃度降低,致使上腸胃道之菌落增加。

義大利Genoa 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對骨髓移植患者所做的臨床研究發現,移植後180天,315名中至少有84名患者(26.7%)併發一次以上之血液感染,而格蘭氏陽性菌(主要是鏈球菌)引起之血液感染佔75%。固態腫瘤之病患所發生之血液感染共99起,格蘭氏陽性菌佔50%,黴菌感染之機率也在增加中。1999年Clinical Infection Disease 文獻中發現在280名黴菌感染病患中,249名為念珠菌感染,其中Candida Albican佔大多數,在血液腫瘤及固態腫瘤病患黴菌感染中分別為35% 及70%,這和預防性使用fluconazole可能有關。此外,病毒感染(例如:HSV-1,HSV-2,VZV,CMV,EBV),不僅在血液腫瘤或幹細胞移植者身上常見,且會潛伏並再發。 
造成感染之原因常是多方面的,主要和以下兩點有關。

1.癌症造成免疫力下降:血癌細胞佔據骨髓影響中性球功能並抑制其生長;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體液性免疫力(humoral immunity)降低,易有呼吸道感染(鏈球菌肺炎及嗜血病毒)。何杰金氏淋巴癌,急性血癌及接受幹細胞移植者會有細胞性免疫系統(cellular immunity)之破壞,增加病毒及黴菌感染之風險。
2.醫療處置引起之感染:
● 高劑量化療,放射治療造成口腔、皮膚及腸胃黏膜破損潰瘍,易使細菌進入血流造成感染;脊椎骨或骨盆腔之放射治療會抑制造血系統,使病人血球下降。
● 化療處方若含有類固醇,常會降低嗜中性球之抗菌能力,並掩飾感染之症狀,例如發燒。
● 其他處置:如靜脈注射、穿刺、切片、導管置入也會破壞表皮之完整性。
癌症病患出現發燒症狀,80%是由於感染,20%則是和腫瘤本身有關。感染的嚴重度和嗜中性白血球降低之數量有密切關係。一旦出現白血球低下症,便有 60% 的機會得到感染;而20%的患者在絕對嗜中性白血球數(ANC) < 100/mm3時,便可偵測到菌血症之情形。在化療後10-14天,病人會呈現白血球低下之狀態,愈強之化療,所造成白血球低下之狀態則會越久。

臨床上對於感染的評估:
發燒是最常用來代表感染的症狀,一日三次口溫達38℃或某次達38.5℃則稱為發燒。在嗜中性球低下期間,應每日對病患作身體評估及理學檢查以找到感染源。例行性肺部X光片檢查,血液細菌培養也是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腫瘤病患的感染源多以輕微壓痛來呈現(如:肛門痛,排便痛,導管入口壓痛),平日常見之紅腫熱痛及流膿現象反而不明顯。另外,藥物造成之潰瘍也易併發二次感染,需特別注意。
格蘭氏陰性菌是敗血症最常見的原因,所釋放出的內毒素,會活化補體,凝血及kinin系統。凝血系統被啟動時會消耗凝血因子、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原,形成血栓微粒。血栓微粒在形成的同時也會被分解,即造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敗血性休克有四個時期:初始期,細胞變化及臨床症狀皆不明顯;代償期,神經、賀爾蒙及化學代償變化出現,心跳呼吸速率加速,病人會呈現不安、意識迷糊、皮膚濕冷之狀態。;一旦代償失敗,病人便會進入加速期,意識不清,皮膚冰冷且有網斑變化,心跳及呼吸雖仍然快速,但血壓開始下降;一旦心跳變慢呈現不規則、甚至停止時,便到了末期。辨識分期以防止進入不可逆之休克是十分重要的。

對於感染的預防與治療:
一、強調口腔衛生,禁止食用生水果與食物,病房內不擺設植物或鮮花,加強洗手,減少侵入性之處置。

二、使用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可縮短嗜中性白血球低下期,並增強嗜中性白血球之能力,其效果在固態腫瘤病人接受化療及幹細胞移植患者身上已得到證實。GM-CSF (白血球吞噬球生長激素)也使用於黴菌患者身上,以期縮短血球低下期。

三、廣效性抗生素:自1970年代開始,癌症患者若白血球低下合併發燒時,便會投予廣效性抗生素;原因是有75%之該類患者可以在血中培養出細菌。常用的廣效性抗生素包含Aminoglycosides和Cephalosporin等。Aminoglycosides 會影響格蘭氏陰性菌蛋白質之合成而殺死細胞,但由於有腎毒性,需密切監測,Cephalosporin也具干擾菌體細胞壁合成之作用,特別是第三代頭孢素,可對抗格蘭氏陰性嗜氧微生物(例如:綠膿桿菌)以及部分格蘭氏陽性微生物。Vancomycin可對抗具有抗藥性的格蘭氏陽性菌及皮膚性葡萄球菌,特別使用於導管方面之感染。Imipenam屬於Carbopenum,為類β-lactam抗生素藥物,其涵蓋範圍廣,可對抗嗜氧格蘭氏陰性菌、腸桿菌、大部分的格蘭氏陽性菌及厭氧菌。其中值得注意的副作用是 Imipenam 會增加老年人抽搐發作之機會。Fluoroquinolone屬於合成之抗生素,可使用於格蘭氏陰性微生物(特別是綠膿桿菌),以及多重抗藥性之格蘭氏陽性菌感染。美國感染疾病協會建議抗生素在退燒後至少使用 5至7天,否則無法有效控制感染。

四、抗黴菌藥物: 若在抗生素使用五至七天後仍有發燒之情況,抗病毒藥物便應加入使用。Amphotericin B 雖有明顯之毒性,但仍是20年來最常被使用之藥物。該藥常出現有腎毒性(90%)、發熱寒顫(80%)、食慾不振(50%)、頭痛(45%)及貧血等副作用。事前投與acetaminophen,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可使副作用得到改善。Amphotericin B 應自低劑量(每天每公斤0.5mg)開始使用,在不影響心肺功能之情形下逐漸加量。若腎功能不佳(肌酸肝大於 2mg/dl),Amphotericin B 已使用超過500mg,但黴菌感染仍持續者,可以考慮使用新型藥物 liposomal Amphotericin。Imidazoles (如: Ketoconazole、miconazole、 clotrimazole)是另一類抗黴菌藥物,它可有效阻斷黴菌細胞膜合成所需要之酵素;Triazoles (如:Fluconazole, itraconazole)有口服劑型,吸收良好,可以滲入腦脊髓液、眼睛和腹膜。有兩個大型臨床實驗證實,幹細胞移植患者每日服用 Fluconazole 400mg 可以減少念珠菌之感染,然而卻沒有證據證實該藥對 Aspergillosis有治療效果。

五、抗病毒藥物: 疱疹病毒 Herpes viruses,在初始感染後,經潛伏,會在不同的階段再次發作。特定的腫瘤(如何杰金氏病及急性血癌)若合併疱疹病毒感染,則變得十分棘手。在高劑量化療後,每日口服 Acyclovir 1至2克可以減少病毒之再活化,若使用於急性感染可以縮短病毒之症狀期,加速痊癒。然而在帶狀疱疹病毒(VZV)感染下,Acyclovir應當加量至每日口服5次,每次 600-800毫克或改為針劑注射每平方米500毫克,以防止病毒瀰漫至全身。除了Acyclovir以外,Famcyclovir也是帶狀疱疹病毒治療的另一選擇。在進行幹細胞移植時需特別注意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的感染。傳統以buffy coat檢體檢測CMV需費時6週,然而目前已有更新之技術可以自尿中或支氣管肺泡沖洗液中診斷CMV。治療藥物可使用比 Acyclovir 強 30 倍的藥物Ganciclovir或者Fosc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