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類固醇


台北榮民總醫院 護理部 楊東妤副護理長

2009 元月 15

類固醇的正式學名叫做『腎上腺皮質素』,正常人的腎上腺每天都會分泌一定量的類固醇來維持體內正常的生理運作,如調節血醣、蛋白質、脂肪、及電解質的代謝,它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荷爾蒙。

臨床上類固醇是很好的藥物,它被廣泛地應用於許多疑難雜症的治療,包括︰癌症、腦水腫、慢性肺病、風濕過敏病、氣喘症、早產兒肺部不成熟、皮膚病、休克、敗血症、及腦膜炎等;而且它確實會減輕許多的症狀,使症狀得到暫時的紓解,故人們稱之為美國仙丹,顧名思義它的功效非常好,像仙丹一樣,雖然如此,使用上仍有些事項應特別注意。

類固醇的作用包括:
1、 消炎作用:無論是細菌性、化學性、物理性或免疫性所引起的發炎都有效。
2、 抑制免疫作用:它可抑制淋巴球的活性而阻斷淋巴激素對標的細胞的作用。
3、 抑制細胞分裂:外用的類固醇能暫時干擾表皮細胞內去氧核醣核酸的合成,可用來治療乾癬。
4、 血管收縮作用。
5、 礦物皮質酮作用:會造成水份及鹽份堆積於體內,進而引起高血壓,必須加以控制;相反的,血液中的鉀離子會偏低,造成酸鹼值不平衡,應該補充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柳橙類水果、香蕉、魚類等。
6、 醣皮質酮作用:體內脂肪重新分配,引起月亮臉,水牛肩,腹部凸出的外貌, 此外葡萄糖的耐受程度會降低(血糖會偏高),若有糖尿病的話,要加強血糖的控制。

類固醇的適應症包括:
1、內分泌失常:包括原發性或次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先天性腎上腺增殖、非化膿性甲狀腺炎以及與癌症有關之高血鈣症等。
2、風濕性疾病:包括關節僵直性脊椎炎、急性或亞急性黏液囊炎 、急性非特異性腱鞘炎 、乾癬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與肱上髁炎等。
3、膠原疾病:包括某些全身紅斑性狼瘡、急性風濕性心臟炎或全身性皮肌炎等。
4、皮膚疾病:如先天褥瘡、嚴重的多形性紅斑、剝落性皮膚炎、?疹樣大泡皮膚炎、嚴重的乾癬、蕈狀肉芽腫、血管性水腫、蕁麻疹、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或異位性皮膚炎等。
5、過敏:可用於傳統療法無法控制的嚴重過敏情形,如血清病、藥物引起的過敏,以及輸血所引起的蕁麻疹等。
6、眼部疾病:可用於眼部的嚴重急、慢性過敏與發炎,如過敏性結膜炎、角膜炎、過敏性角膜邊緣潰瘍、眼部帶狀?疹、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擴散性後葡萄膜炎及脈絡膜炎、脈絡膜視網膜炎、視神經炎以及交感性眼炎等。
7、呼吸道疾病:包括類肉瘤病、支氣管痙攣、鈹毒症、吸入性肺炎、過敏性鼻炎等。
8、血液疾病:包括成人的次發性血小板過低症、原發性血小板過低性紫斑症、紅血球母細胞缺乏症、先天性發育不全性貧血與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9、腫瘤:可有效緩解成人白血病、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與兒童急性白血病。
10、水腫狀態:
如自發性或紅斑性狼瘡所引起的腎病 (無尿毒症)患者,可使用類固醇以促進排尿或緩解蛋白尿症狀。
11、神經系統:多發性硬化症急性惡化。
12、止吐:可有效緩解化學治療所引起的嘔吐反應。

類固醇使用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
1、 食慾增加。
2、 精神亢奮,導致失眠。
3、皮膚長粉刺或青春痘。
4、毛髮變得比以前黑或濃。
5、血糖、血壓會稍微升高。
6、長期服用時,臉部、肩膀及四肢會出現浮腫。
7、因類固醇藥物會抑制淋巴細胞的功能,使發燒症狀不明顯,可能遮蔽一些嚴重感染的症狀。
8、長期服用也可能會引發骨質疏鬆症。

服用類固醇應注意事項:
1、 需按照醫師指示服藥,不要隨意調整劑量或停止服用,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
2、 停藥後第二天,可能會覺得全身無力,幾天後症狀會逐漸消失。
3、 不要空腹時服藥,以免胃黏膜損傷,造成胃潰瘍。
4、 如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時,要經常測血壓及血糖,並調整用藥。
5、 如有身體浮腫的現象,飲食中要減少鹽分的攝取。

結論
國人吃藥補身的習慣是眾所周知的,然而任何的藥物皆有其潛藏的副作用,民眾對來路不明的藥粉、黑藥丸、甚至香灰、神水等,都需提高警覺,因此類補品或成藥時常被檢驗出含有類固醇。類固醇並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毒藥」,但是也不該當成是治百病的「仙丹」來亂用。雖然是短期的使用,並不容易出現副作用,但是如果大量且長期的使用,則一定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因此類固醇屬於醫師的處方用藥,必須經醫師診視後開立處方,方能使用,民眾絕不可以自行購買任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