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預防─從頭頸癌談起


高雄榮總 耳鼻喉科 侯友益醫師

2008 九月 17

根據衛生署統計,民國九十年台灣地區死於癌症者約三萬三千人,其中口腔癌佔第七位,鼻咽癌排名第十三,這兩種病均屬於頭頸癌的一種。因為嚼檳榔盛行於台灣地區,導致口腔癌的病例有逐年升高的趨勢,台灣地區民國九十年死於口腔癌的人數為一千五百六十人,大部分為男性,佔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頭頸部的癌症包括有:耳癌、鼻癌、副鼻竇癌、鼻咽癌、口腔癌、喉癌、下咽癌、唾液腺癌、淋巴癌及頸部轉移性癌等等,這些癌症大多數與抽菸、喝酒及嚼檳榔有關,當然跟遺傳,飲食習慣與環境污染也有關。一般而言,頭頸癌的治療大多以手術切除為主,放射線照射為輔,有遠端轉移者則給予化學治療。對於頭頸癌的患者,經過長期追蹤及分析,他們得到第二個原發性腫瘤的機會較其他人為高,所以如何預防此一情況發生,是臨床醫師重要的課題。此外,由於煙、酒、檳榔對我們的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均有廣泛影響;換言之,就是全部組織都會接觸到這些致癌因子,因此即使原來癌病組織雖然已被切除,其他尚未發生病變的組織,因為長期受到致癌因子的刺激,也有可能變成癌前病變,甚至轉化成癌。所以,避免此種癌症復發的情況,也是治療癌症的重要課題之一。因此化學預防也就成為研究頭頸癌學者努力的方向,希望對頭頸癌患者帶來福音。

「化學預防」源自於流行病學的研究,學者發現在日常飲食中有某些成分能夠預防癌症的發生。在動物實驗中,我們至少確認有兩千種以上的化學物質,能夠抑制癌症的生成。目前在人體實驗中,已知有維生素A酸對於頭頸癌、抗動情激素藥物Tamoxifen對於乳癌,以及Sulindac對於大腸癌的預防均有效果。

台灣地區到處可見檳榔攤,「紅唇族」的人口為數不少,且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使得口腔癌的病例逐年增加。口腔癌雖然可以經手術切除,但是有些病人的癌細胞已侵犯到淋巴結的包囊外,有些則是有神經周圍或淋巴血管的癌細胞浸潤或栓塞,有些則是癌細胞侵犯淋巴結數目多於一顆以上,甚至手術切除邊緣於顯微鏡下觀察仍有癌細胞者,均是屬於高危險群患者,這些人都要接受手術後放射線照射治療;至於其他低危險群則不需要,但是每年仍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的病患發生第二原發性癌。根據研究報告,每天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A酸(即每天每平方公尺體表面積一百毫克)的頭頸癌手術後病人,他們產生第二原發性腫瘤的機率降低了一半。

維生素A酸是一種營養素,它的前身為胡蘿蔔素,富含於蕃茄、紅蘿蔔等蔬果中。自從西元一九八七年,生化學家在人體細胞核上發現維生素A酸的接受器後,陸續有許多學者投入維生素A酸的抗癌研究,而且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成果,它是目前已知對頭頸癌化學預防最有效的藥物。按學理上來說,服用高劑量維生素A酸對於預防頭頸癌的效果較好,且愈長期服用效果愈好。但是維生素A酸仍然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例如皮膚乾燥、口角炎、結膜炎、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等等,然而這些副作用會於停止服用後消失。由於這些副作用的關係,會使病人服用維生素A酸的意願降低,所以如何降低服用劑量與縮短服用時間且仍能保持最大的預防效果,正是臨床醫師積極研究的方向。

頭頸癌是經由多種致癌因子長期、反覆刺激所造成,它形成的過程是一步一步有順序的變化,而且在不同的部位,其形成速率會有所不同。然而,維生素A酸的抗癌機轉就是讓細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都能夠規則化,避免頭頸癌的發生。「癌症不可怕,預防勝於治療。」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癌症治療後的再預防,則是防癌與抗癌的另一個新挑戰,也是值得大家重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