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血」療法:淺談「血液成份分離術」在血液腫瘤治療所扮演之角色


屏東基督教醫院 血液腫瘤科 薛爾榮主任

2008 九月 17

前言:
劉先生今年69歲,三年前的一次腦中風導致左側肢體輕癱,平日無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求診的主訴為持續頭暈、倦怠及四肢感覺異常達數週,經血液檢查發現血小板異常過多達2百40萬/μL(正常值為15萬至40萬/μL),進而會診血液科,因血小板數過高且有神經學症狀,故施予緊急「血小板分離術」治療3次療程後,血小板數降至60萬/μL,同時其神經症狀亦獲得改善。

「血液成份分離術」的概念源自於「放血療法」,最早載於古埃及的草卷經典,盛行於15世紀之中古歐洲,一直到18、19世紀在現代醫學出現前,仍風行於歐美,根據當時報導,光是法國一區每年就進口了上千萬隻的水蛭做為「放血療法」之用,相傳美國國父華盛頓也熱中「放血療法」,甚至有一說法指向或許放血過多是華盛頓病逝的原因。

以現代醫學的眼光來看所謂的「放血療法」不但荒謬且無療效,但其所啟發而演進之「血液成份分離術」不但理論可行且技術及儀器已達完備之境界。現今醫界已廣泛應用於血庫採血及製備血品,更可用來治療一些相關疾病。

人體內的血液成份相當複雜,大致可分為血球(固態)及血漿(液態)兩大部份,而血球成份又可細分成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三大類,「血液成份分離術」就是利用離心力或滲透膜的微細孔隙來分離血液中不同成份,來達到治療的目的。舉例來說,傳統血庫作業製備血小板濃厚液,是將捐血中心得來的一袋全血,離心分離出一單位的血小板濃縮液再集中多單位的濃縮液成一次治療所需之數量,但若依「血液成份分離術」的做法,則只需單一捐贈者經由血球分離機將所需的血小板分離取得,其餘成份則完全回輸捐贈者體內,此法取得之血小板濃厚液品質及數量皆可達到治療需求,且減少了被治療者之抗原曝露次數,同時也不浪費捐血者之其它血液成份。

至於應用於治療層面,則原理相同,就如同本文一開始所報告之病例,只是治療性的「血液成份分離術」所分離出的血品通常要丟棄,不能用來輸給其他病患。因此「血液成份分離術」應用臨床治療上可大分為:血漿分離(又稱血漿交換)術及血球分離術,血球分離術又可分成白血球分離及血小板分離。至於其在臨床上的適應症,則視其療效,美國血液成份分離術學會及血庫學會訂出四類的疾病其中以第一、二類是對「血液成份分離術」有效的疾病:例如以血漿交換治療之疾病:Goodpasture腎絲球腎炎症候群、重症肌無力、Guillain-Barre症候群等,這類疾病多半由抗原、抗體複合物或異常血漿物質引起,血漿交換術即將血漿內有害物質分離清除,同時置換以新鮮正常之血漿來達到療效。

而以血球分離術治療之疾病,如白血病合併白血球過多之危象,及本文所報告之血小板過多引起之神經學症狀,則是將血中過多之血球成份分離移除,以降低過多血球對身體之危害。

不過話說回來,「血液成份分離術」並不是萬靈丹,通常是「救急不救窮」,針對疾病的根本病因加以治療方是「治本之道」,就如同白血病合併白血球過多症,根本治療還是要以化學治療來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