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


國家衛生研究院 陳立宗醫師

2006 六月 08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1983年由澳洲Masshalls醫師於胃黏膜標本中發現並培養出來的。首先幽門螺旋桿菌被認為會引起胃炎,但隨著研究的進行發現,它也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與胃癌(包括胃腺癌及胃淋巴瘤)都可能有密切之關聯,甚至是這些疾病主要之誘因。

短短的十年後,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之工作群,於1994年在廣泛文獻回顧後,判定幽門螺旋桿菌為第一類的致癌物質,也就是說這些學者依據文獻之報告,認為已有足夠証據顯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會增加人類得到癌症的危險性。

要了解有關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之關聯,首先須知道醫師用什縻方法來得知一個人之胃部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偵測:
檢查胃部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基本上可用胃鏡查或不做胃鏡檢查的方法來測試之。

(1)做胃鏡檢查的方法,是在胃鏡檢查時做胃黏膜生檢(即俗稱之切片檢查),將取得之黏膜檢體分別進行下述檢查:
(A)快速尿素試驗(rapid urease test):將生檢的胃黏膜檢體置入含尿素及酸鹼呈色劑之培養基中,利用幽門螺旋桿菌會分泌尿素酉每 使尿素水解成氨(即阿摩尼亞)的特性,若胃黏膜上有幽門螺旋桿菌之存在,將使含酸鹼色劑之培養基由黃變紅,若無幽門螺旋桿菌存在,則因無尿素酉每培養基將不會變色。判讀結果約需在4-6小時。

(B)組織學檢查:即將胃黏膜檢體,依正常切片檢查之步驟,加以固定、石臘包埋、切片及染色,最後在顯微鏡下目視尋找幽門螺旋桿菌之有無,需時約2-3天。

(C)細菌培養:生檢後,立即將胃黏膜檢體置入特殊之培養液中,送至細菌科以適當之溫度及氧氣狀況行細菌培養,而視有無菌落之長成來決定胃黏膜檢體是否有細菌之存在,一般約需時5-7天。

(D)聚合酉每    鏈鎖反應( polymerase chair reaction):萃取胃黏膜檢體之去氧核醣核酸,再以幽門螺旋桿菌基因特異之引子,以聚合鏈鎖反應加以放大來偵測微量的幽門螺旋桿菌。

(2)不做胃鏡檢查的方法:

(A)血清學檢查(serology test):基本上人體得到任何感染都會誘發本身免疫機轉抵抗這些入侵者,其中一方法就是由B細胞產生抗體,一般而言,幽門螺旋桿菌一旦感染胃部,除非利用含抗生素之三合一療法加以根除,或其生存環境有重大之改變(如有廣泛之萎縮性胃炎或小腸化生),人體胃部幽門螺旋桿菌會持續存在的。因此,藉由測定血清中是否含有抗幽門螺旋桿菌之抗體,即可知道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之感染,其缺點是經治療後即使幽門螺旋桿菌已根除,血清中抗體陽性反應可能仍會持續存在一年左右。
(B)碳一13尿素呼吸試驗(C13-urea breath test):含同位素碳一13的尿素和牛奶一起喝下去,若胃內有幽門螺旋桿菌,則其分泌之尿素酉每會把含碳一13的尿素分解成氨及含碳一13的二氧化碳,而後者將由血流吸收後經肺臟而呼出體外。所以,只要收集服用碳一13尿素後5-30鐘呼出之氣體並測定其中同位素碳一13之含量,即可間接偵測胃內幽門螺旋桿菌之存在與否。

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
截至目前,有關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之間關聯的研究,並沒有以內視鏡長期追蹤幽門螺旋桿感染者與無感者之胃癌發生率。事實上,此類的研究也不可行。所以,國際癌症研究組織所謂幽門螺旋桿菌可導致胃癌的結論是以下述方法進行的。首先研究者收集某一特定群體之陳年血清(例如某家保險公司,收集3-20年來被保人加保時體檢所留下來的血清),加以測定血清中是否含有抗幽門螺旋桿菌抗體,再查閱這些人的病歷,看看是否有胃癌的發生。結果發現近90%胃癌患者,以前之血清含有抗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而非胃癌者僅60-70%。據此估算,幽門螺旋桿菌血清學試驗陽性者罹患胃癌之相對危險性為陰性者的3.8倍,若比較15年前之血清即含抗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者,則罹患胃癌之相對危險性甚至為血清試驗陰性者的8.7倍。

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部病理變化,幽門螺旋桿菌之可能致癌機轉: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部後,首先會造成胃炎,若其感染持續存在,則可能導致慢性活動性胃炎,而慢性活動性胃炎的持續進行,可引起胃表層細胞之破壞,並加速其再生來取代被破壞的表層細胞,這些事件持續的循環發生,長期下來,胃腺體會逐漸消失或者被小腸型的上皮細胞所取代,而導致萎縮性胃炎及小腸化生的發生。而萎縮性胃炎及小腸化生,均被認為是胃腺癌之前驅病灶,可能進而發展成胃腺癌。

其次胃黏膜組織上,慢性活動性胃炎加上幽門螺旋桿菌的持續存在,也會導致慢性發炎性細胞在胃黏膜內聚積,甚至形成類淋巴結節之構造,此即所謂之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倘使幽門螺旋桿菌仍持續存在,則將繼續刺激此淋巴組織的增生,而導致一種特殊之胃淋巴瘤---即低惡性度的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low-grade MALT lymphoma或low grade MALToma)。

根據目前研究,此低惡性度之MALT lymphoma需要幽門螺旋桿菌存在的刺激才能維持其存在及生長,因此,臨床上低惡性度胃之MALT lymphoma,基本上不太容易轉移到其他組織(包括淋巴腺),但幽門螺旋桿菌的持續刺激卻也可能使某些低惡性度MALT lymphoma細胞轉型成較大的高惡性度之細胞,而形成所謂高惡度之MALT lymphoma (high-grade MALT lymphoma),這些高惡性度的細胞的生長就不再依存幽門螺旋桿菌的刺激,生長速度較快,也比較容易轉移到胃外的淋巴腺。而在低惡性度MALT lymphoma的階段,利用含抗生素的三合一治療,將胃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加以根除,則60-80%的MALT lymphoma將可獲得長期的完全緩解。

四、幽門螺旋桿菌並非胃癌之唯一誘因:
台灣地區的成年人,約50-60%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但根據86年6月衛生署出版癌症登記報告,民國83年初次診斷為胃癌的個案共計2443例(其中男性1643例,女性800例),顯然,幽門螺旋桿菌若是胃癌的重要誘因之一,它並非是唯一,也就是說胃癌的致癌因素應該是多重的。目前研究顯示,胃腺癌亦與低維他命C、高鹽飲食及食用含亞硝酸鹽食物有關,當然,個人的遺傳差異或感染不同的幽門螺旋桿菌亞型,會不會是造成胃腺癌與胃淋巴瘤之原因,也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五、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即可改善的上腹痛,便不會是胃癌?
一般有個觀念,身體有不舒服若用尋常藥物可治療或可獲致症狀改善的大概不會是惡性腫瘤,但這是個錯誤、危險的觀念。一般而言,胃腺癌及胃淋巴瘤常以胃潰瘍來表現,而其症狀也常與消化性潰瘍難以區別,所以服用一般制酸劑或第II型組織胺接受體阻斷劑(如泰胃美)等類藥物或三合一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療法亦可減輕胃癌患者因潰瘍引起之相關症狀。更甚者,某些早期胃癌或低惡性度淋巴瘤之病灶,經上述治療後,其內視鏡下之變化亦可獲得改善。因此,我們要呼籲的是有些檢驗所甚至是醫師,一旦患者有因腹部不適,前來驗血清,量幽門螺旋桿菌抗體呈陽性時,常會勸患者先服用含抗生素三合一治療,一旦症狀獲得緩解則告訴患者不必擔心胃癌之可能性。但就胃腸科及腫瘤醫師之立場,任何腹部的不適若懷疑有胃、十二指腸之病灶,均應接受詳細的檢查,如內視鏡加上必要的切片檢查、排除胃癌之可能性後,才應接受上述治療,甚至有時一、兩次的切片檢查雖是良性的,若內視鏡醫師有懷疑便得做三次以上的切片,以獲得明確的診斷。

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治療與胃癌的預防:
因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可以很容易利用血清學檢查或碳一13尿素呼氣試驗來加以診斷(尤其是前者),而其根除治療亦僅需數週的含抗生素三合一治療,利用三合一治療來根除幽門螺旋菌感染是否可用來預防胃癌的發生,就成了一個有趣而且重要的嚴肅議題。

首先是成本效益問題,全台灣近60%的成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目較常使用約兩週三合一療約需花費5,000元新台幣,而廣泛的預防性治療藥物約需花費500億新台幣,其次若選擇胃癌最好發的50-60歲的年齡層來作預防,又是否可行?問題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活動胃炎,在根除治療後胃炎可全消除,但其誘發的癌前病變,如萎縮性胃炎、小腸化生及異生(dysplasia)是否如同胃黏相關淋巴組織及其淋巴瘤一樣是可以回復的,則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觀察。若上述癌前病變是不可回復的,則在此年齡層作預防則可能太晚了;若把預防的年齡層往前提,則需要考慮根除後再感染的可能。目前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雖然知道可能是經口傳染,但確切的傳染途經卻不明瞭,再者根據以往的研究,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後再感染的可能,落後的開發中國家是遠高於已開發國家的,而台灣的衛生指標一直未能跟上它的經濟指標,處於開發中國家的水準(例如幽門螺旋桿菌在全民的感染率即是一例),所以,再感染的可能性亦需加以考慮。再者,廣泛的抗生素使用,是否會使有抗藥性的菌種更進一步的存在,也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簡而言之,我們認為以根除幽門螺桿菌來預防胃癌的發生,仍有待進一步隨機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才能下結綸,目前並不能視為使用根除療法的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