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為素食者,在化療期間是否可以持續素食飲食?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陳明晃醫師

2007 十月 05

答:
治療期間的飲食和康復後的飲食,基本上都是要注意營養的均衡。治療期間能吃得好的病人,其身體狀況,血球恢復情形會較迅速,可增加抵抗力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因打化療常會失去食慾和味覺,為了修補受傷害的組織,加強身體的抵抗力,建議少量多餐,可配合一些高營養的飲料,如亞培安素等。
治療期間蛋白質的攝取特別需要充足,才有修護正常細胞的能力,若素食者可服用豆類等含植物性蛋質取代。
至於維生素可由多種不同的蔬菜水果攝取,如
* 青花椰菜、甘藍菜或包心菜、菜花(白花椰菜),和其他十字花科的蔬菜。
* 含「類葉紅素」多(例如:深橘紅、黃、紅、綠色)的蔬菜和水果。
* 蕃茄
* 蘑菇類
若擔心攝取不足也可服用綜合維他命來補充,除此之外,食物不要吃生食,一定要吃煮熟的東西。


直腸癌零期開刀後一直產氣很利害是不是該再檢查甚麼?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陳苓萍醫師

2007 十月 05

答:手術後病人造成脹氣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改變了正常的排便反射。建議您除高纖食物外,更需要避免乳類製品、豆類、薯類及榖類等易產氣的食物,另外,要定時排便(如固定每天清晨),必要時使用促進排便的藥物、保持適度的運動,都會減輕腹脹的情形。腹脹時您可先輕揉腹部促進腸子蠕動(由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繞圈輕輕按摩),擦抹適量薄荷油,輕微走動促進排氣都會有幫助,此外,因為手術後會縮短大腸總長度,進而減少食物在大腸成形的時間,所以解稀便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您的症狀還是持續,希望您還是回台灣接受藥物上的專業幫助。


CA19-9升高是否代表有復發現象?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劉峻宇醫師

2007 十月 05

答:逐項回答您的問題如下:
1.CA19-9在胰臟癌治療後顯著的上升(由105升高至1087算顯著),是應該高度懷疑復發,應配合主治醫師積極尋找復發的證據(如影像檢查發現新的腫瘤),即使在檢查後找不出可見的病灶,仍應和主治醫師討論進一步治療的可能性。

2.腹水的出現成因很多,總括來說分為白蛋白太低(營養不良)、癌細胞擴散至腹膜腔、肝臟功能不佳(例如肝硬化)等,一般來說化療不會直接造成腹水。

3.年紀大的病人接受化療是應該謹慎考慮許多因素,包括病人的體能狀況、營養狀態及癌細胞擴散的程度,此時必須考慮化療可能的好處(例如減輕、緩解癌症的不適)及壞處(副作用等)。一般來說,轉移或復發的胰臟癌預後不佳。根據西方文獻,復發的胰臟癌病患,接受治療者再復發後的平均中位存活期約10個月(指50%可活超過10個月),而未治療者的平均中位存活期為6個月左右。是否化療建議必須和主治醫師、家屬及病患本人多討論,無法在此單純以應不應該或要不要化療來決定。畢竟化療的目的不全然是為延長生命,緩解癌症的不適也是另一重要的目的。



Mitotane做為腎上腺皮質癌的輔助性治療


譯者:鄧仲仁

2007 十月 05

一、 研究目的
腎上腺皮質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是一個罕見的腫瘤,其特點是在手術切除(radical resection)後會有高復發率。若使用mitotane做為輔助性化學治療(adjuvant treatment),對於預後有否助益仍未知。本研究即在評估,mitotane做為輔助性化學治療對於延長「無疾病復發存活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是否有所助益。

二、 研究方法
我們進行的是一個回溯性的研究分析,研究對象為1985至2005年間,在德國的47所醫學中心及義大利的8所醫學中心,被診斷為腎上腺皮質癌且進行手術切除的患者,總共有177名病患被收入本研究。在義大利的47名病患在手術切除後,給予mitotane做為輔助性化學治療(mitotane治療組);其他義大利的55名以及德國75名病患則沒有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分別為控制組1與控制組2)。
研究各組間的「無疾病復發存活期」有差異否。

三、 研究結果
「Mitorane治療組」與「控制組1(來自義大利的)」的病患基本條件都相似;「控制組2(來自德國的)」比起「mitotane治療組」,病患年齡顯著較老(p值=0.03),且有較多第I或第II期的患者(p值=0.02)。「無疾病復發存活期」在「mitotane治療組」,平均為42個月,比起「控制組1」(為10個月)及「控制組2」(為25個月)有顯著地增長,2個控制組相對於治療組的疾病復發危害比(hazard ratio)分別為2.91(95%信賴區間為1.77~4.78,p值<0.001)及1.97(95%信賴區間為1.21~3.20,p值=0.005)。

多變數分析結果顯示,mitotane的治療具有延長「無疾病復發存活期」的優勢。Mitotane的副作用主要侷限於CTCAE第1或第2級,包括:意識混亂、步態不穩、眩暈、全身倦怠、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肝臟及膽道酵素升高、神經症狀、以及白血球低下等,即使如此,仍然約有13%的病患因副作用或無法忍受較高劑量而需要暫時性地降低劑量。

四、 結論
Mitotane做為輔助性化學治療,對於腎上腺皮質癌進行手術切除後的病患,確實可以延長「無疾病復發存活期」。



斷層與正子攝影同時檢查可以早期診斷頭頸癌的潛在性轉移


翰晃

2007 十月 05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Nussenbaum醫師,最近檢查683名頭頸癌的病患,並且檢討他們用正子攝影及斷層攝影合併的檢查是否可以早期診斷骨頭的轉移,結果發現有13個病人有骨頭轉移但臨床上並沒有骨頭轉移的症狀,而且其中有9名病患血清中鹼性磷酸?(AIK-P)的濃度是正常或稍微高一點而已,一般來講鹼性磷酸?的濃度的增加,有二個原因,一個是肝臟功能不好、另一個是骨頭轉移;這些病人之中有5個做骨頭的切片檢查,發現4個已有骨轉移,另外一個是罹患Rosai-Dorfman的骨頭疾病,它不是惡性轉移;所以真正從斷層及正子攝影發現的13個病人之中,確實有12個病人發現骨頭有問題,他們用斷層及正子攝影合併發現12個病人共有27處骨頭不正常;由於斷層及正子攝影合併的檢查,提早發現有骨頭轉移讓醫生能夠提早改變治療的方法。最初診斷頭頸癌時一部分病患已有他處轉移,主要是骨頭轉移,如果用正子攝影加斷層合併檢查,會容易確定病患的臨床分期,而後再決定治療方針,可以讓病人治療的療效更好,所以斷層加上正子攝影在頭頸癌的疾病上是有幫助的,不過這種檢查健保並不給付,而且一次要3至4萬元,對病人是龐大的負擔。


糖尿病患者容易使C型肝炎患者引發的肝癌復發


翰晃

2007 十月 05

這是一篇日本的報導,他們發現糖尿病患者如果是因為C型肝炎引發的肝癌手術後較容易復發,這是日本金澤大學kaneko醫師所做的研究報告,他將90名因B型或C型肝癌病患經過手術後加以追蹤,其中30名有糖尿病、另外60名沒有糖尿病,手術後有49名病患復發,其中22名(佔73.3%)是糖尿病患者,而沒有糖尿病患者只有27名(45%),復發的平均時間是32.8個月。研究分析的結果,在B型肝炎病毒引發的肝癌的患者中是不是與糖尿病有關,則顯示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如果有C型肝炎病毒引發的肝癌病患,本身又是有糖尿病患者,他們5年的存活期是43.8%,而沒有罹患糖尿病的病患82.6%,是有顯著的差異。這三年的追蹤調查發現C型肝炎引發肝癌,在沒有糖尿病病人這一組復發的比例比患有糖尿病的病患比例還低,作者也強調,我們應該要更多病例及長期追蹤,可能會得到更好的答案。


如果沒有切除前列腺的治療而進行電療,效果會比根除的好嗎?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顏厥全醫師

2007 九月 28

答:對於局限性的攝護腺癌(stage T1-2 N0),可以考慮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radical prostatec-tomy)。但stage T3約有30~50%有淋巴轉移,手術後的結果則較差,多數學者不主張施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令尊的腫瘤可能已達到T4 stage,可能不適合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

放射線被使用於攝護腺癌的治療已有多年的歷史,目前以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影像精確界定攝護腺癌位置,配合高能量直線加速器、日益精進的電腦輔助治療計畫系統、劑量計算、合金鉛塊或多葉準直儀,以及即時顯像系統自動線上電子照野成像設備,放射治療技術逐漸能給予攝護腺癌極高的致死劑量,而不過份傷及周邊正常組織和皮膚。過去多年的經驗顯示,放射治療的確能長期控制攝護腺癌。

文獻報告顯示對於早期攝護腺癌病患不論以放射治療或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所得到的治療結果相似,其療效及其十年存活率非常接近。以傳統兩度空間方式進行體外放射治療期間,雖有60%左右病人有二級的直腸及膀胱副作用,但大部分病人都耐受良好。副作用多出現在放射治療第三週,並在治療結束約數天後消失。對於骨盆腔內因巨大腫瘤或廣泛性淋巴結轉移壓迫所產生之骨盆腔疼痛、便秘、腸阻塞、血尿、腿部腫漲、水腎等狀況,可考慮採取緩解性放射治療,對於上述症狀有相當大的治療效果。以骨盆腔照射,然後在攝護腺區域局部再加強照射,以這種方式之放射治療或合併荷爾蒙治療或經尿道攝護腺切除術,約90%以上的泌尿道阻塞的病人得到症狀緩解。因此,緩解性放射治療對於局部廣泛性攝護腺癌之治療效果非常顯著。

有關您父親解尿困難的問題,建議您尋求泌尿科醫師協助,必要時要做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瘻術,將小便引流出來。有關荷爾蒙治療,也可一併檢討,看是否要改藥。



肺癌合併積水的患者為何不能接受手術治療?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施盈逸醫師

2007 九月 28

答:肺癌的開刀目的是將巨觀可見的腫瘤盡可能切除,但開刀時正常的組織亦會一併切除,甚至大肺葉整個切除,故開刀的考量是能否切除乾淨外,術後是否影響呼吸功能。而肺癌的肺積水(肋膜積水)是腫瘤細胞造成的,表示肋膜上及肋膜液上已有癌細胞,以手術上是無法清除。

在接受化療後若腫瘤縮小到可開刀的情況,是可以考慮開刀治療,在可開刀完全清除的病人才有可能長期存活,而無法開刀的情況下,存活時間和化學治療等的反應相關。



肝癌應作什麼檢查或治療?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顏厥全醫師

2007 九月 28

答:在影像檢查發現有節結性病灶是很常見的結果。可能有的鑑別診斷包括血管瘤、節結性增生,肝水泡、脂肪肝變異、及肝腫瘤。一般來說,磁振造影應可區分肝腫瘤及血管瘤。生化檢查與胎兒球蛋白在小型肝癌並不會異常。當影像及其他檢查無法區分時,最直接的方式是以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導引做切片檢查。


年齡與其他因子可以預測第三期卵巢癌的預後


翰晃

2007 九月 27

卵巢癌不容易被診斷,一旦被診斷出來時都已經是第三期或第四期了,一般第三期的病人都是接受外科手術,盡可能將卵巢及其他有關的器官切除,同時接受以太平洋紫杉醇及鉑類的化學治療,而這種疾病的無疾病存活期是17.1個月,整體存活期是45.3個月;我們怎麼來預測第三期卵巢癌的預後呢?這是由美國華盛頓特區Walter Reed 軍醫院中心的Maxwell醫師所做的研究報告,他是將參加第三相臨床試驗6個研究計畫超過1900名第三期卵巢癌的病患做一般分析,結果發現年齡愈大的預後差,並且容易死亡,年齡每增加十歲就有6%的疾病惡性度的危險性及12%死亡率,同時分析後也發現到在被診斷卵巢癌時,如果病人日常體能狀態得分是1或2的話,疾病的惡性度及死亡的危險增加12%,(得分0是表示病人情況可以過正常生活,1是表示不能正常生活要休息2是一半時間躺在床上),他也發現到一般卵巢癌如果以組織分類的話如果是漿液狀、黏蛋白狀及亮細胞的卵巢癌等其預後及總存活期比較好。

近年來國人的卵巢癌愈來愈多,可能是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大家比較關注這種疾病,所以診斷率比以前高了許多。一旦得了這種疾病還是要接受外科手術及加強化學治療,就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



出生時體重過重或過輕都與睪丸癌有關


翰晃

2007 九月 27

很早以前就有很多的專家推測年輕男性睪丸癌與早期生活事件很有關係。美國波士頓哈佛醫學院Michos醫師做流行病學方面的調查,發現出生時的體重與睪丸癌有相當的關係,他們研究是將1983年到2004年13個流行病學的報告,共計5663名睪丸癌的病患加以分析;正常的男性出生體重是2500到4000克,如果是低於這個範圍者在以後的生活中發生睪丸癌的危險性是增加18%,而體重過重也會增加12%的危險性;睪丸癌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精原細胞睪丸癌、一種是非精原細胞睪丸癌,他們進一步分析的結果發現體重過重或過輕所引起的睪丸癌是屬於精原細胞這一群,Michos醫師他也提到這是從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的結果,應該包含生物方面的因素而導致出生時體重過重或過輕的嬰兒,往後罹患睪丸癌的真正原因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知道。


結腸癌標靶治療有哪些副作用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王緯書醫師

2007 九月 21

答:令堂罹患第4期結腸癌,腫瘤專科醫師告知不做化療只有約半年壽命,如果做化療可延續2-3年的壽命。這只是約略的算法,也是大多數病患平均起來的數據,然而每一位病患本身腫瘤轉移的部位、癌細胞數目之多寡、體能狀況、年齡大小以及腫瘤本身之生物特性、是否會對化學治療藥物產生抗藥性等特性,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病患的預後。因此醫師能做的,就是根據病患身體的狀況,給予最合適的治療,以減輕病患的症狀,並延長其壽命。標靶治療藥物搭配化療使用,的確可以有效增強化學治療藥物的療效。惟目前的標靶藥物「癌思停」(Avastin)健保並未給付,而「爾必得舒」(Erbitux)健保只同意給付用於第一、第二線化學治療失敗後的病患,大腸癌組織之表皮生長因素接受器(EGFR)免疫染色呈陽性者,且須經事先專案申請核准者才能使用。病患如須在第一或第二線使用或EGFR為陰性者,則必須自費使用。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往往與其累積性之劑量成正比,因此醫師會定期監測病患之血球數目以及肝、腎功能,來判定毒性是否產生,並適度調整化療藥物的劑量。


拖太久化療癌細胞是否癌容易復發?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王緯書醫師

2007 九月 21

答:研究顯示,約二至三成大腸直腸癌病患於發病時就已經出現淋巴腺轉移,但尚未出現肝、肺等遠端器官之轉移,此時定義為「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第三期大腸直腸癌如不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則復發率甚高,約50%病患會於日後產生復發。而轉移淋巴腺的數目也是影響病患預後的一個重要因素,若轉移的淋巴腺為大腸旁邊或附近,且數目為1至3顆,稱為「N1」病灶;若轉移淋巴腺的數目在4顆以上,則為預後較差的「N2」病灶;若轉移的淋巴腺已遠離大腸,往中央靜脈方向走去,則其預後就更差了。您先生淋巴腺轉移有6顆,必須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一般而言,輔助性化學治療為期6個月,自手術後4週起給藥,因為此時傷口應已癒合良好。而傷口癒合的速度端視病患是否有充足的營養及休息,這點您可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如何加速傷口的癒合,儘早開始施行化療,以消滅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癌細胞,增加治癒率。


什麼是動脈化療?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邱宗傑醫師

2007 九月 21

答:動脈化療是指經由動脈血管內注射化療藥物,做法是由放射科醫師導管置入動脈內靠近腫瘤位置,確定所置放的位置無誤後,由腫瘤科處方所計畫使用的化療藥物調配後經由注射幫浦將藥物注射入動脈內,由於導管末端貼近腫瘤位置,因此腫瘤單位面積所接受和暴露到的化療藥物濃度遠比傳統的靜脈注射化療藥物濃度高,對腫瘤的控制效果也會較好,但由於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有足夠的大動脈供給營養,因此能接受此類治療的腫瘤種類不多,且由於動脈導管的置放屬於侵襲性,除了病人本身條件充足外,治療單位的團隊人力及技術也要充分具備方能進行此類治療。


XRCC1, XRCC3, 及CCND1的基因多型性對於轉移性乳癌存活的關聯性


譯者: 江惠綾

2007 九月 20

一、 研究背景與目的
修復DNA與控制細胞週期之基因的單核?酸多樣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可能改變蛋白質的功能,也可能因此改變了作用於DNA破壞的化學治療療效。因此,我們回溯性地收案了罹患轉移性乳癌的病患,評估SNPs在DNA修復基因(包括XRCC1-01 (Arg399Gln)與XRCC3-01(Thr241Met))及細胞週期控制基因(CCND1-02 (A870G)),對於無疾病進展存活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與乳癌特異性存活率(breast cancer specific survival,指與乳癌相關的存活期 )的影響。

二、 研究方法
我們收案的95名病患均為轉移性乳癌患者,他們是進入高劑量化學治療與自體幹細胞移植臨床試驗的病患。檢驗其基因型(genotype),並與病患的存活率做分析。

三、 研究結果
就「XRCC1-01」基因而言,病患的「乳癌特異性存活率」的危害比(hazard ratio)為2.8(95%信賴區間為1.60~5.00),「無疾病進展存活率」的危害比為2.0(95%信賴區間為1.12~3.43)。

就「XRCC3-01」基因而言,病患的「乳癌特異性存活率」的危害比為2.0(95%信賴區間為1.12~3.70),「無疾病進展存活率」的危害比為2.0(95%信賴區間為1.09~3.59)。

就「CCND1-02」基因而言,病患兩者危害比皆為1.8(95%信賴區間分別為1.12~1.78、1.15~2.85)。

若病患帶有一個以上基因型的變異,其「乳癌特異性存活率與未有變異者的差別」將更有統計意義,一個基因型變異者,其危害比為1.7(95%信賴區間為1.07~2.82),二個以上基因型變異者,其危害比為4.7(95%信賴區間為2.41~8.94)。

進行多變數分析後,「XRCC1-01」基因、肝轉移、與骨轉移都能獨立地預測「乳癌特異性存活率」。若有任何二項的基因型變異,比起肝轉移或骨轉移,更能強烈地預測「乳癌特異性存活率」或是「無疾病進展存活率」。

四、 結論
「XRCC1-01」、「XRCC3-01」、與「CCND1-01」基因變異,對於轉移性乳癌以DNA破壞性化學療法治療的病人,應具有預測預後的指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