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是什麼原因?


臺北榮總 內科部輸血醫學科 簡聖軒主治醫師

2024 五月 17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主要的功能是參與血液凝固,防止出血。當血管受到損傷時,血小板會聚集在傷口處,形成血栓,堵住出血的傷口。血小板也會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促進其他凝血因子的活化,加強血栓的穩定性。此外,血小板還有一些免疫和炎症的作用,可以調節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影響血流的速度和壓力。
正常人的血小板數目在150,000到450,000/mm³之間,平均約為250,000/mm³,會因為不同的檢測方法和標準而有所差異。血小板的數目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年齡、性別、月經週期、運動、壓力、感染、藥物等。血小板的數目也會因為不同的檢測方法和標準而有所差異。
血小板減少的症狀

當血小板的數目低於正常範圍時,稱為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板低下。血小板減少的主要症狀是出血,表現為皮膚或黏膜的紫斑、瘀點、鼻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血尿、血便等。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可能導致腦出血、胃腸道出血、肺出血等,危及生命。血小板減少的症狀會隨著血小板的數目和下降的速度而不同,一般來說,當血小板低於50,000/mm³時,會出現自發性出血;當數目低於20,000/mm³時,會出現嚴重的出血;當數目低於10,000/mm³時,會出現致命的出血。

血小板數目減少的原因
血小板數目減少的原因可以分為三大類:假性血小板低下、生成不足和過度消耗。以下將分別介紹這幾種原因的特徵和例子。

・假性血小板低下
假性血小板低下是指血小板的數目並沒有真正減少,而是因為檢測的誤差或血小板的聚集而造成的假象。這種情況下,血小板的功能是正常的,不會出現出血的症狀。假性血小板低下的常見原因有:
  1. 檢測的誤差:例如血液的取樣、保存、運送、處理等過程中的不當操作,或者血液分析儀器的校準、維護、設定等問題,都可能導致血小板的數目被低估或高估。因此,當發現血小板的數目異常時,應該重複檢測,並使用不同的方法或儀器進行驗證。
  2. 血小板的聚集:例如血小板因為某些因素而彼此黏附在一起,形成大的血小板團塊,這樣就會減少單個血小板的數目,但實際上血小板的總量是沒有變化的。血小板的聚集可能是由於血液中的某些物質,如抗凝劑(如: EDTA)、抗生素、蛋白質、脂肪等,血小板的聚集可以通過血液的外觀、血液抹片的檢查、血小板聚集試驗等方法來確認。
・生成不足
生成不足是指血小板的產生量低於正常的預期,導致血小板的數目減少。這種情況下,血小板的功能可能是正常的,但數量不足,容易出血。生成不足的常見原因:
  1. 營養不足:是指血小板的生成所需的某些營養素缺乏,例如葉酸、維生素B12等。這些營養素是骨髓造血的重要物質,如果缺乏,會影響血小板的生成和成熟。營養不足的原因可能是飲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礙、腸道寄生蟲感染、慢性腎臟病等。營養不足的診斷可以通過血液檢查、骨髓檢查、檢測營養素等方法來確認。營養不足的治療是補充缺乏的營養素,並改善飲食習慣和消化吸收功能。
  2. 骨髓造血疾病:是指骨髓中負責造血的幹細胞或前驅細胞發生異常,導致血小板的生成減少或停止。這些疾病包括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急性骨髓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淋巴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再生性不良貧血等。這些疾病的原因可能是遺傳、環境、感染、免疫、藥物等因素。這些疾病的診斷可以通過骨髓切片檢查,了解骨髓造血的狀況來診斷。
  3. 骨髓受到外來物侵犯:是指骨髓中的正常造血細胞被其他異常的細胞所取代,導致血小板的生成減少或停止。這些異常的細胞可能是癌細胞、淋巴細胞、肉芽組織細胞、纖維組織細胞等。這些細胞可能是由於某些疾病,如淋巴瘤、乳癌、前列腺癌、骨髓瘤、結核、絲蟲病等,入侵骨髓干擾正常造血,或者是由於某些因素,如放射線、化學物質、環境毒素等,抑制了骨髓細胞內的正常造血,也會使的血小板數目大幅下降。骨髓受到侵犯的診斷可以通過血液和骨髓切片檢查,並配合臨床病史詢問。
・血小板過度消耗
血小板過度消耗是指血小板的消耗量高於正常預期,導致血小板的數目減少。這種情況下,血小板的功能可能是異常的,容易出血或形成血栓。過度消耗的常見原因有:
  1. 瀰漫性血管內凝固病變(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全身性的血液凝固異常,導致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在血管內大量消耗,形成微小的血栓,阻塞血流,同時也導致出血或血栓傾向。這種病變的原因可能是嚴重的感染、創傷、燒傷、癌症、產科併發症、血液惡性疾病等。這種病變的診斷可以通過血液檢查、凝血功能檢查、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檢測等方法來確認。
  2.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Immune thrombocytopenia):免疫性血小板低下是指血小板被自身或外來的抗體所破壞,導致血小板的數目減少。這種情況下,血小板的功能可能是正常的,但數量不足,容易出血。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的常見原因有:
    • 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低下: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血小板被自身產生的抗體所破壞,沒有其他明顯的原因。這種疾病的發病機制不清楚,可能與遺傳、感染、環境等因素有關。這種疾病的診斷可以通過血液檢查、骨髓檢查、抗血小板抗體檢測等方法來確認。
    • 次發性免疫性血小板低下:這是一種由於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被外來抗體所破壞,導致血小板的數目減少。這些疾病或因素包括感染、藥物、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這些疾病或因素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會與血小板或血小板上的某些物質結合,使血小板被脾臟或肝臟等器官所清除。
  3.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是指一種罕見的血液病變,是指由血管內溫韋伯氏因子解離酶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 member 13, ADAMTS13),可能因遺傳、感染、藥物、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出現嚴重減少的現象,無法將超大溫韋伯氏因子(Ultra-large von Willebrand Factor)切割成為有功能性的較小分子,進一步造成血小板在血管內過度活化和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同時也導致血小板的數目減少和出血傾向。患者除了出現血小板低下外,還可能會伴隨著發燒、意識形態改變、腎功能衰竭與急性溶血的現象。
  4. 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 (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 :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是指一種由於使用肝素或肝素類藥物而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低下,亦屬於一種罕見疾病。肝素是一種抗凝劑,用於預防或治療血栓形成。肝素可以與血小板上的某些物質,如血小板因子4等,結合,形成肝素-血小板因子4複合物(platelet factor 4)。這些複合物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會與血小板上的肝素-血小板因子4複合物結合,使血小板被脾臟或肝臟等器官所清除,同時也使血小板過度活化和聚集,形成血栓。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的診斷可以通過血液檢查、抗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體檢測來確認。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的治療需要停用或更換肝素或肝素類藥物,並使用其他的抗凝劑。
  5. 疫苗引起的免疫性血栓血小板低下(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是指與特定新冠疫苗相關的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特別是在腺病毒載體疫苗(如阿斯利康和強生疫苗)中觀察到這一現象。在疫苗引起的免疫性血栓血小板低下中,個別接種者可能出現血栓,通常發生在不尋常的部位,如腦部(腦靜脈窦血栓)或腹部,同時伴隨著血小板數量下降。免疫系統似乎在這種情況中發揮作用。其特點是形成對一種稱為血小板因子4複合物(Platelet factor 4)的蛋白質的抗體,如同在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的發現一致。這些抗體激活血小板,可能導致血栓形成,並造成血小板數目下降。
結語
血小板在體內擔任凝血、止血的功能,正常數目約在150,000到450,000/mm³之間,血小板嚴重低下時,可能會有出血的情形,發生血小板低下時,應先排除假性血小板低下,再從生成不足或過度破壞進行鑑別診斷與近一步診治並及早就醫。


阿斯匹靈真的不能夠預防乳癌復發嗎?


保羅

2024 五月 15

以前,實驗室的研究發現阿斯匹靈具有抗發炎和抗血小板特性,理論上可以控制腫瘤生長。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定期服用阿斯匹靈對乳癌風險有保護作用,不過也有相反的結論。
2020年一篇統合分析的研究發表在《醫學》期刊上,包括38項臨床試驗,共有1,926,742 名受試者參與,其中有97,099 例乳癌病例。研究顯示,與不服用阿斯匹靈的人相比,服用阿斯匹靈的乳癌風險降低,特別是降低荷爾蒙受體陽性或原位乳房腫瘤的風險,以及停經後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

此外,一些觀察性的研究也顯示,阿斯匹靈使用者可以提高乳癌病患的存活率,但缺乏阿斯匹靈預防乳癌復發的前瞻性研究。美國Dana Farbe癌症研究所陳醫學博士的研究團隊進行一項3期、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試驗的前瞻性研究,探討阿斯匹靈是否可以降低乳癌存活者發生侵襲性癌症事件的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研究團隊在美國和加拿大招募了3020名18-70 歲Her2 陰性、高風險非轉移性乳癌受試者,1:1 的比例隨機每天接受 300 毫克的阿斯匹靈或配對的安慰劑,為期 5 年。受試者被要求化療和局部治療完成,但允許持續接受內分泌治療。


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比較,阿斯匹靈組包括死亡、侵襲性進展(遠處和局部)和新的原發事件等的所有侵襲性無病存活事件,在數量上均較高,增加了27%的風險,不過不具有統計意義差異。此外,阿斯匹靈組也不能夠延長乳癌病患的存活期。

為什麼這一項嚴謹的大型研究和大多數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一樣,未能證明在標準治療中添加阿斯匹靈有任何生存益處?在一項低劑量阿斯匹靈隨機對照試驗、觀察性研究,以及包括這些觀察性研究的統合分析中,反而可以看到這種益處。最近印度Pandey博士的研究團隊給了我們答案!

這種研究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可能是由於使用不同劑量的阿斯匹靈或觀察性研究中固有的偏差造成的。

低劑量的阿斯匹靈會產生不可逆抗血栓作用,這種阻斷是阿斯匹靈發揮其對癌症存活益處的主要機制。譬如2009年劉醫師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給予50毫克的低劑量阿斯匹靈可以改善食道癌的存活期;2016年Matsuo博士的研究顯示,每天服用阿斯匹靈81到100毫克可以延長子宮癌的存活期;2018年Petrera博士的報告也顯示,每天服用阿斯匹靈100毫克作為結直腸癌一至三期的輔助療法,可以預防第二原發癌、延緩復發,並改善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後。以此推論,每天給予300毫克的這一項臨床研究是不是劑量太高了?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癌後運動建議、好處及運動處方


菲萌物理治療所 曾子容 物理治療師

2024 五月 10

運動的好處相信眾所皆知,然而對於癌症病人,大都還停留在需要多休息、避免過多活動的觀念,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從確診癌症開始直至密集治療後,甚至是進入追蹤期都還是可以保持運動習慣,醫學研究證實在癌症治療期間或是治療後開始規律運動,能改善自覺癌疲憊、情緒障礙、身體功能及生活品質,連同癌症復發的機率也相較沒有運動習慣的癌症病人更低,並在治療後能夠更快、更好的回到原本的生活中。
 
腫瘤運動學(Exercise oncology)是近年來專門針對癌症診斷後所有階段的運動介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範疇為(1)了解運動是否也能成為其中一種癌症支持性療法、(2)了解運動介入對於癌症診斷後的效果以及(3)運動是否能改善治療引起的毒性或副作用;運動介入的階段分為診斷後治療前、手術後、治療期間、重建期、治療後甚至是安寧期,所有的階段都被精準的拆分,而每個階段可以斟酌癌症病人當下的身體狀況及體能,進行適度的運動。
運動的類型很多,主要可以區分為有氧運動、重量訓練、阻力訓練、伸展運動;有氧運動著重心肺耐力的訓練,通常至少持續20-30分鐘以上並且維持一定的強度;重量訓練則是增加肌肉力量為目標,藉由使用啞鈴、槓鈴等器械,使肌肉鍛鍊;阻力訓練則是將重量改為阻力,讓肌肉對抗外在的阻力以達到刺激肌肉的目的,所以重量訓練也算是其中一種阻力訓練,常使用彈力帶、啞鈴、槓鈴、器械來提供外在阻力。
在非癌症的健康族群中,有氧運動已被證實可預防衰退,對於心肺功能、身體表現、胰島素敏感性、免疫功能、慢性疲勞、抑鬱及生活品質皆能帶來益處,而這樣的效果若應用於癌症族群當中,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因化療影響的功能狀態、增進身體功能、改善情緒並且降低副作用的發生。重量訓練或是阻力訓練則同樣可協助癌症病人抵抗治療副作用、維持肌肉量、改善生活品質。
確診癌症後,通常都是立即跟隨醫療團隊進入緊湊的治療,在每個治療期間或等待下次療程時,還是需要讓身體持續活動,盡可能讓身體維持足夠的體能和肌力,以利後續長期的治療;另外,運動能協助治療藥物更有效地在體內散佈,並且因為運動會使肌肉的血流量上升,也能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不論是哪一種癌症的病人,都可以將運動納入接受癌症治療的日子,各個治療階段的運動選擇要依照當下自己的身體狀況、治療內容作彈性調整,若是有持續的不適感也應立即停止並且反應給主治醫師,或是立即就醫。
 
癌症病人的運動類型建議是有氧運動合併重量或阻力訓練,會比單獨只做一種運動帶來的效益更好,有氧運動可以選擇走路、慢跑、超慢跑、登階、室內飛輪、跳尊巴舞;重量或阻力訓練則可以準備不同重量的小啞鈴(0.5、1、2公斤,亦可用寶特瓶裝水替代)、彈力帶。

治療前/手術前
此一階段的運動可維持原本就有的運動習慣,甚至是讓運動量再增加,需要持續至少30分鐘,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開始從快走、慢跑開始,時間從10分鐘開始,不用一次加到30分鐘,強度維持在運動過程有點喘但不會太喘、可以完整講完一句話的程度,每周3-5天。重量訓練則建議選擇大肌群鍛鍊的動作,例如:手臂、胸、臀、大腿、核心肌群,一個動作執行6-8次,共計做2-3回,每回合中間應適度休息。以下為參考的動作:

・手臂動作:坐在穩固的椅子上,直視前方,雙腳平放地面,上手臂貼緊身體,手肘彎曲90度,雙手各握一個啞鈴,此為起始位置,吐氣時先將右手往頭頂方向伸直舉起啞鈴,停留3秒後回到起始位置,算1次,吐氣換左手往頭頂方向伸直舉起啞鈴,停留3秒回到起始位置,共交替3次。

・胸部動作:平躺於瑜珈墊或止滑的地面上,雙腳屈膝90度,腳掌平貼地面,雙手握啞鈴並朝上方伸直,此為起始位置,吐氣時慢速將手肘彎曲至上手臂平貼地面,再慢速回到起始位置,算1次。

・臀部動作: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握住啞鈴,手臂伸直輕鬆放在身體兩側,膝蓋全程保持朝前(略對齊腳尖),此為起始位置,吐氣將膝蓋彎曲、臀部往後推,像是要坐下來的姿勢,直到膝蓋彎曲90度,應時刻觀察腿部狀況,若腿部或膝蓋出現疼痛、強烈顫抖,即可停止,吸氣將膝蓋慢慢伸直,臀部帶回到起始位置。

・捲腹運動:起始位置平躺於瑜珈墊上,雙手交叉抱胸,雙腳踩於瑜珈墊上,膝關節呈90度,下背部需平貼於瑜珈墊上,腹部收緊;由頭部驅動上半身將軀幹抬離瑜珈墊,直到肩胛骨下角離開並且停留5秒後,慢慢將軀幹放回瑜珈墊上。

每次重量或是阻力訓練完隔天都應該休息,觀察身體對於運動的反應,正常來說應感覺到些微痠痛,若從未嘗試過重量或阻力訓練的癌症病人,請從最輕的重量,甚至是不拿重量只做動作開始;若運動當下覺得非常輕鬆,隔天也不會感覺到不適或痠痛,可先增加重複的次數或回合,之後才考慮增加重量,記住:觀察身體對於運動的反應。
 
手術後
因為需要讓傷口部位復原,這個階段不進行任何重量或是阻力訓練,但未受到手術影響的其他身體部位,是可以開始活動,不需要一定要進行到「運動」。以乳癌患者在局部乳房切除後,隔日即可下床走動,並在確認傷口拆線癒合,即可進行肩部關節伸展活動,如爬牆運動。待醫師確認癒合穩定,則可以開始有氧運動,並且也是漸進式增加運動時間長度。

化療期間
這個階段的運動要依照實際身體狀況來評估是否進行,至少能夠達到每日都有身體活動即可,因為隨著化療藥物施打週期,身體也會有不同的反應程度,而隨著施打次數上升,藥物累積的緣故,也會讓體能和體感上感覺更加疲憊。然而,若能在化療期間進行運動,是可以降低化療副作用,甚至是癌疲憊,足夠的肌肉量也被發現與能否完成預計的治療劑量有關。如果體能狀況允許,請選擇持續進行有氧運動合併重量訓練,運動強度、運動時長則可以隨時調整。
 
療後
完成密集治療後,往往還會有許多伴隨而來的併發症產生,甚至是進入服藥控制的期間,還是會有很多體能上的限制,此時運動仍然是很好的選擇,除了保持或重建體能,更可以改善心理狀況。延續並且保持治療期間的運動是這個階段的目標。

除了上述在各階段提及的有氧、重量、阻力訓練外,還可以加入伸展動作,尤其對於手術後或放療後緊縮的疤痕組織,能夠達到延展拉伸的效果。

運動對於癌症病人的益處已被諸多醫學研究證實,不僅可維持體能狀況以面對各種癌症治療,足夠的肌肉量也有助於藥物代謝及完成預計的治療,再者控制體重、減少肥胖,也是癌症的風險因子,持續運動更是被證實可以降低癌症的復發率,鼓勵癌友面對癌症治療之餘,仍可保持規律運動習慣。


根除幽門螺旋還會有結直腸癌的風險嗎?(西方篇)


保羅

2024 五月 08

雖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本身不會引起疾病,但慢性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等併發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
2010年韓國腸道疾病研究學會 (KASID) 的研究發現胃癌患者常常伴有結直腸癌或者可能惡化成結直腸癌的腺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胃癌,是否也會連帶增加結腸癌的風險引起大家的關注。

2023年日本Yoshida等人的研究顯示,在接受結直腸內視鏡切除術的病患中,診斷是結直腸癌或腺瘤大於2 公分的病患,罹患胃癌風險的可能性明顯較高,支持胃癌和結直腸癌可能存在共同風險因素的假設。

後來的一些有關東亞人的觀察性研究,確實是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染感染也會引起結直腸癌的風險。但是在美國類似的研究卻非常少。

為了解決證據差距,加州大學Shah 和同事針對 1999 年至 2018 年完成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的812,736 名美國退伍軍人進行了一項回顧性研究。評估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其結直腸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臨床腫瘤學雜誌》的期刊上。

在812,736 人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中,有205,178 人(25.2%)檢測呈陽性。其中,有 135,123 名患者 (65.9%)接受了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在15年的追蹤時間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與沒有感染者相比,結直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分別增加18%和12%。

有沒有接受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者互相比較。未經根除治療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診斷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 23%,死亡風險增加 40%。

雖然幽門螺旋桿菌和結直腸癌之間的機制關聯性尚不清楚,這一項西方人群中的第一份研究報告提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西方人也會增加結直腸癌風險。然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的為期兩週的抗生素療程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發生和死亡的風險。


中醫醫學如何控制體重(增重及減肥)


北榮/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 中醫內科 彭溫雅醫師

2024 五月 03

中醫學是一門歷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論的傳統醫學,歷代醫家傳承前人的知識,在兩千多年前形成獨特的理論體系,包括陰陽平衡、五行生剋、氣血循環等,可以用來解釋人體與自然界的關係,也用來推斷疾病發生的原因,進行診斷及治療。這些理論貫穿中醫各個領域,包括體重控制。中醫認為,體重問題與人體內部的陰陽氣血及五臟六腑的狀態息息相關,以下就來談談中醫是如何透過調理體內的陰陽平衡、氣血流通來控制體重!
陰陽平衡
中醫的陰陽學說,源於古代哲學思想,認為天地之間的萬物,都存在兩種相對關係的狀態。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太陽為陽,月亮為陰;從地理學的角度而言,火山為陽、冰川為陰;從人體的角度而言,男為陽、女為陰;從體重控制的角度來說,食慾增加為陽、食慾減少為陰,想要合理控制體重,首先要讓身體陰陽平衡。
 
食慾,是人類的基本生理需求,一般而言,食慾旺盛、飲食正常、體能充沛,是健康的表現;而食慾旺盛、容易飢餓,吃的也多,身體卻日漸消瘦,甚至伴隨口渴多飲等症狀,很可能有糖尿病,中醫稱為「陰虛」;或是飲食正常的情況下,體重卻一直下降、同時又怕熱、容易出汗、容易疲倦等,很可能有甲狀腺亢進的問題,中醫稱為「陽亢」;若是食慾降低、體重減輕、胃寒怕冷、倦怠無力、免疫力低下等,很可能有慢性病,中醫稱為「陽虛」。
 
陰陽平衡的調理原則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陰虛」的體質,建議補充滋陰的食材,如枸杞、山藥、石斛、蘆薈等;「陽亢」的體質,建議補充清熱高纖的食材,如何首烏、大黃、絲瓜、黃瓜等;「陽虛」的體質,則建議補充溫熱的食材,如羊肉、生薑、肉桂、龍眼肉等以平衡體內的陰陽。
 
中醫學認為,體重控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除了體內陰陽平衡,「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也應用在身體上。例如,中醫把人體全身的器官,都以五臟六腑歸類,中醫講的「肝」,除了包括西醫講的「肝臟」(liver),還包括膽、內分泌系統及自律神經系統等,主要生理功能為疏泄,肝主藏血,還具有調節全身臟腑的功能。
 
中醫講「肝火旺」,泛指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也就是肝臟疏泄氣血的功能失調,在情緒表現是煩躁易怒、在身體表現是頭脹頭痛、面紅耳赤、口臭便秘等,而此時檢查出來的肝功能指數往往是正常的;所以中醫的名詞「肝火」、熬夜「爆肝」等,並不等於西醫講的「猛爆性肝炎」。

減重:有效預防脂肪肝
想要控制體重,要先了解身體重量的組成指標。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就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是評估是否肥胖的標準,一般建議BMI介於18到24之間,如果BMI超過30則稱為肥胖,需控制體重。
 
以中醫控制體重,強調減去體內多餘的脂肪,尤其是內臟脂肪。如果在肝臟裡面有超過肝臟重量5%以上的脂肪堆積,我們稱為「脂肪肝」。根據2018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24.3%肝癌與脂肪肝相關,所以,避免脂肪肝的發生,是避免形成肝癌體質的方法之一! 
 
「脂肪肝」在中醫稱為「肝痞」、「肝癖」等,原因是肝失疏泄,身體的痰濁淤積在肝,屬「肝膽濕熱」體質,但「濕性纏綿」,肝膽經的濕熱並不是短時間可以輕易去除;「濕熱膠著」,如油入麵,難分難解,要去除肝膽濕熱必須使用苦寒的藥材,如果長期使用會反過來損傷脾胃的陽氣,東漢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也就是說,想要治療肝的疾病,想要去除肝膽的濕熱,要先調養脾胃,效果才會好。

中醫認為,脾胃的運化功能與體重控制相關。體重正常者,脾胃功能正常;體重過輕或過重者,脾胃功能不佳、運化失常。「脾主肌肉」,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肌肉才會發達,四肢才會有力,同時「脾主運化」,意思就是脾胃和身體的營養及水分的消化吸收相關。
 
脾胃正常者,飲食均衡、作息規律、加上適度的運動,體重自然正常;脾胃失調者,暴飲暴食,又特別愛吃高熱量、烤炸辣的食物,「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胃主接收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如果吃太多東西,體內「胃火旺盛」,胃酸分泌過多,身體的陰陽平衡被破壞,形成「胃熱即消穀,消穀則善饑」的情況,過多的營養形成「痰濕」之物累積在體內,加重脾主運化的負擔,形成「痰濕體質」,同時也造成身體體重過重。因為飲食過於油膩,久坐不運動,導致脂肪囤積的問題,平時飲食建議多吃山楂、荷葉、桑葉、綠茶等去油解膩,以減輕身體的負擔。
 
脾位於人體中焦,脾與胃相表裡,意思是說,脾胃的經絡互相聯繫,生理功能也互相配合。脾是身體氣血生化的來源,所以「脾胃虛寒」體質,容易食慾不振,東西吃不多又會脹氣,平時怕冷,四肢容易冰冷,喜歡吃熱食、喝熱飲等,中醫在調理上會選用「理中湯」。「理中湯」出自東漢醫家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由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組成的中藥方劑,作用為溫中散寒,補益脾胃,現代應用於食慾不佳、胃痛、胃酸逆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從舌苔判斷「脾胃」健康
「望聞問切」是中醫問診的四大指標,人體的五臟六腑透過經脈與舌頭連結,不論是臟腑的虛實、病情的輕重、氣血的盛衰,都會客觀的反映在舌頭上,所以有「舌頭乃內臟之鏡」之說。中醫在望診時會從舌頭的顏色、舌苔、舌體形狀等各方面進行體質的判斷。
 
舌頭上含有各種味蕾及神經接受器,「蕈狀乳頭」(Fungiform papillae)富含微血管,形成舌頭的顏色,也是中醫所說的「舌質」;「絲狀乳頭」(filiform papillae)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膜,是由口腔內脫落的上皮組織、細菌、唾液、白血球、食物碎屑所組成的「舌苔」;中醫認為舌苔是由胃氣所生,如果透過舌苔可以看見底部舌體的顏色,此為薄白苔;如果無法透過舌苔看見底部舌體的顏色,則為厚苔;正常舌苔的顏色是薄白苔、大小乾濕適中,同時舌質為淡粉色。
 
如果舌苔呈現白色,感覺水分過多,表示體內虛冷,可能因為多吃生食或寒食,體內虛寒,此時稱為「白滑苔」,表示寒氣累積體內,傷及脾胃,一旦脾胃運化不良,氣血受阻,容易覺得疲累、腰痠、胃痛、腹痛等,這種「虛寒體質」建議在飲食上可以多吃健脾暖胃的食材如:紫蘇、胡椒、南瓜、馬鈴薯等;如果舌頭邊緣有牙齒壓迫的痕跡,稱為「齒痕」,表示體內濕盛,因為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濕阻於舌,而使舌頭腫大並受到牙齒的壓迫,這種「痰濕體質」,多因精神壓力過大、荷爾蒙失調、工作久站久坐、飲食口味過重等造成身體無法正常代謝脂肪及水分,中醫調理上多選用陳皮、白朮、茯苓、豬苓、澤瀉等化痰排濕的藥材,平時也可以多吃薏仁、冬瓜、玉米等幫助排濕的食物。
 
起居:控制體重首重作息正常
《黃帝內經》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藏,肝主血海故也。」便是強調一個良好的睡眠品質便足以養肝。中醫認為,凌晨一點到三點,正好是肝經當令的時間,此時如果能有充足優質的睡眠,就能使肝經獲得更充分的能量,更能加強膽汁分泌、脂肪分解及幫助消化的作用。
 
食補:多吃綠色的食物
《黃帝內經》裡提到五色對應於五臟的概念,在《靈樞.五色篇》曰:「以五色命藏,青為肝」「酸入肝」,以「檸檬」為例,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檸檬的果皮、葉及籽等含檸檬烯(limonene)單萜類和黃酮類等成分,具藥用價值、也有抗肝炎及護肝的作用,符合青色入肝的理論。日常飲食中多攝取青色的食物,如花椰菜、菠菜、地瓜葉、茼蒿、毛豆等,酸味的食材例如奇異果、山楂、葡萄、青梅等,都是不錯的養肝食物來源。
 
按摩:經絡穴位養肝
經絡,是中醫氣血在體內運行的通道,內連臟腑,外絡肢節,而穴位是經絡在體表的特定部位,適度的經穴按摩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以肝經為例,起於腳大拇指近第二腳趾的指甲旁「大敦穴」,沿著第一、二腳趾的背部上行,經過腳踝凹窩處,繼續往上沿著腳踝、小腿大腿內側,進入腹股溝緣繞陰器,同時到達腹部肝臟,聯絡膽腑,再往上通過橫膈,分布在胸脅肋部,沿著喉嚨進入鼻咽部,連接目系,最後到達頭頂與身體的督脈相交會。
 
腳大拇指旁的「大敦穴」,是足厥陰肝經的「井穴」,《黃帝內經》曰:「所出為井。」意思是說井是水的出口,對應到大敦穴就好像是肝經經絡的氣血出口一樣。如果肝氣不足,出現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全身痠痛等症狀時,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腳,用手搓揉兩腳大拇指的「大敦穴」,睡前按摩20分鐘,可以幫助入眠,溫暖身心;也可以在熱水中加入養肝的中藥材,例如丹參、紅花、柴胡、艾葉、川芎等,藥材比例為各取5克,加冷水2000毫升煮滾後,放涼至55℃左右,就可以進行足浴養肝的睡前儀式。
 
傳統中醫是一門重視「治未病」的醫學,中醫的理論基礎在於強調預防疾病,以現代醫學理解,在於改善人體的亞健康狀態,以中醫控制體重需綜合考慮體質、陰陽氣血、五臟六腑狀況,來進行個別化的調理。在追求體重控制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養生,「藥食同源」,透過吃對食物,針對體質及時令節氣調養,遵尋自然界的規律,才能達到身體健康、體重均衡的目的!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還會有結直腸癌的風險嗎?(東方篇)


保羅

2024 五月 02

早期的許多研究顯示,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慢性感染不僅是胃癌的危險因子,而且可能與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有關。

2021年Ko 博士和2020年Zuo博士發表的兩項統合分析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比未感染者,分別增加了1.51 和 1.70倍結直腸癌的風險。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在預防胃癌發展方面的益處已被廣泛證明,2022年一項大型的統合分析顯示,與未接受根除治療者相比,接受根除治療的受試者減少了46%發生胃癌的風險。但迄今為止,尚不清楚根除治療是否對隨後結直腸癌發展的風險有任何影響。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Guo和Leung博士的研究團隊,長期追蹤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者是否會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其研究結果發表在2023年的臨床腫瘤學雜誌》期刊上。

這項研究包括 2003 年至 2015 年在香港接受抗生素根除治療的96,572 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受試者。追蹤9.7 年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以及與年齡和性別匹配的一般人群中的預期發病率進行了比較。

結果有1.5%的受試者罹患結直腸癌。初步分析顯示,觀察到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和預期發病率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根據追蹤期分類,僅在根除後的前5年,與一般民眾相比,風險還是增加47%,不過11 年後,與一般人群相比。發病率反而降低了15%。 

對結腸癌和直腸癌進行了單獨分析。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受試者中觀察到的結腸癌發生率顯著高於一般人群,增加了20%。 然而,根據不同追蹤時間長短的分析顯示,僅前5年有顯著差異,增加了34%,之後風險隨時間下降至與一般人群差不多。對於直腸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受試者的整體發生率在前10 年與配對的一般人群相當,不過在根除11 年後比一般人群下降了10%。

這一項大型的究顯示,與配對的一般人群相比,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受試者的結直腸癌的發生率還是比較高,主要出現在結腸癌風險增加,而在直腸癌並不會。結腸癌在根除治療後的前 5 年風險增加,隨後發生率逐漸下降至與一般人群差不多;直腸癌的整體發生率不但沒有影響,而且在根除11 年後還低於一般人群。整體而言,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對結直腸癌的發生具有長期保護作用。


中醫食療在癌症醫學上的運用


臺北榮總 傳統醫學部 曾元卜主治醫師

2024 四月 26

癌症也就是惡性腫瘤,已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超過40年,是最需要被關注的健康問題。當患者在知道自己罹患癌症時,往往聞癌色變,出現恐懼、焦慮的情緒,面對一連串未知的西醫治療,繼而尋求較熟悉的中醫協助。臨床實證研究顯示,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確實能夠提高臨床療效,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及增加罹癌後的五年存活率。
 
所謂的「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即有藥膳食補的概念,食療理論深入日常飲食文化。中醫藥膳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透過中醫辨證瞭解患者體質和健康狀況,注重藥物食物的四氣五味與五臟六腑間的對應關係,藥膳除了有中醫療效外,還要同時兼顧色、香、味、形,與食材本身的營養價值,因人、因時用膳進補。
中醫食療的癌症調理係搭配西醫癌症常見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四大方向。
 
一、外科手術、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前
在診斷出癌症,西醫擬定好治療計畫準備要進行外科手術和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前,許多患者已經出現癌症的症狀,受盡病魔折騰,體力欠佳,而化療和放療的效果也與病人體質強弱,營養狀況的好壞有明顯關係,若體況不佳,營養不良,治療效果會較不佳,同時也容易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此時中醫調理的重點在改善患者體力,固本培元,為接下來的手術和化療、放療創造良好條件。因此,手術和放化療前中醫食補的原則是補益氣血,增加營養,具有充分的蛋白質,能滋陰養血,補氣生津的藥膳最為適合。在藥品和食材的選用上可以使用如紅棗、山藥、桂圓、蓮子、薏苡仁、黨參、黃耆等中藥,搭配雞肉、牛肉、魚肉、蛋類等好的蛋白質來源,同時還需要考慮到烹飪調味的方式,避免使用油炸、重口味的料理,以免影響患者的體質和吸收功能。另外,在手術前一週要避免使用會影響血液凝固的活血化瘀藥,以免手術中或手術後容易出血。
 
二、外科手術後
外科手術的目的在移除腫瘤細胞,幫助治療癌症,手術後的中醫調理,視手術的大小而定,一般需要調養至少一個月以上。
 
手術對身體而言,是一種結構上的破壞,剛開完刀,身體局部會產生氣滯血瘀、發炎水腫,此時傷口最容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常常需要使用西藥的抗生素,然而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影響免疫系統,此時使用金銀花、蒲公英、赤小豆、三七等藥物,搭配綠豆、木耳等食材,均有清熱解毒、抑制細菌、消炎消腫的功能,不僅能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時間,又能活血養血,改善傷口的代謝循環。
 
手術麻醉以後,腸胃道處於麻痹狀態無法運作,可能要幾天之後才能漸漸恢復正常的蠕動,加上手術後臥床不動時間增加,患者多半腸胃功能欠佳,此時可用黨參、白朮、茯苓、黃耆、紅棗等藥物健運脾胃,並配合神麴、山楂、雞內金等幫助消化,並預防腸沾黏的發生。
 
等傷口癒合,腸胃機能也恢復了,則必須補足開刀時流失的氣血,此時可用少量黃耆、紅棗、丹參,如果手術有切除骨頭的病患,還可以再加些續斷、骨碎補等中藥,與排骨、雞肉一起燉煮,除了能補氣補血之外,還能加強免疫力,幫助骨骼生長。
 
三、化學治療後
化學治療是將抗癌藥物經注射或口服方式進入人體,藉著血液循環將藥物送到身體各個部位,來殺滅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癌症的功效。
 
中醫在化學治療後的食療調理,首重於加強營養,許多研究都證實營養不良對癌症治療有不利的影響,當罹癌時體重已經減少或在化、放療期間體重減輕,都是營養不良的重要警訊,嚴重的體重流失會提高死亡率。其次則要著重於減少化療的副作用,使患者能順利完成化療療程。
 
化學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腸胃道症狀,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等,此時要選擇較為清淡可口,好吸收消化的食物,避免太甜、太油膩或濃烈辛香料的肥甘厚味,同時可搭配生薑、鮮蘆根等和胃止嘔,以及佛手、陳皮、麥芽等行氣健胃,改善腸胃功能。
 
化療的骨髓功能抑制副作用會影響造血功能,造成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的低下,出現疲勞、虛弱、落髮、免疫力低下等症狀,以中醫來看多屬於心血虛和脾氣虛,藥物上多選用桂圓、紅棗、黨參、黃耆等,加上能幫助造血的高蛋白、高鐵質食物,例如菠菜、牛肉、豬肝等,達到補益心血,健脾補氣的目的。特別要注意的是,此時白血球數量少,免疫力低下,所有食物一定要煮熟才可食用,避免感染。
 
有些化療藥物則會造成口腔、咽喉黏膜破損,進而有吞嚥疼痛困難等炎症反應,這時可選擇藕節、鮮蘆根、金銀花、魚腥草、麥門冬等中藥,榨汁或燉煮後放涼,加入質地軟、嫩、細碎的容易咀嚼與吞嚥的食物,如絞肉、豆腐、鮮魚、蒸蛋、大黃瓜、嫩葉、稀飯等做成藥膳,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四、放射線治療後
放療這種外來的高能量放射線,屬於中醫熱邪的一種,容易耗傷津液,化燥傷陰,同時會依照射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副作用,如在頭頸部可能會有味覺改變、唾液分泌減少而覺得口乾,也容易有蛀牙和口破口炎之現象。若照射部位在腹部即較易發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時情形。照射胸腔則可能引發乾咳、呼吸急促的現象。且不論照射部位為何,幾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發紅、脫屑的刺激反應。
 
除了照射腹部出現的消化道症狀可以用跟化療一樣的方式調理外,針對味覺改變、口乾舌燥、乾咳、呼吸喘促和皮膚反應等,食療上要特別加強養陰潤燥,清熱涼血,可多選用百合、生地、麥門冬、玄參等中藥入菜,並適量食用水梨、西瓜、椰子、綠豆等退火食物,改善身體不適。
 
中醫自古即重視食療,《黃帝內經》中提到:「毒藥攻邪,五榖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強調在用藥物治病的同時,要善運日常飲食加以調養,面對癌症的治療也是一樣,如果只一昧的使用各種西醫的攻邪手段,必定會損傷人體的正氣,透過辨明自身體質,了解中藥藥性和食物食性的情況下,選擇正確的藥膳進補,就可以緩解病痛,減少癌症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好,還是不好?


保羅

2024 四月 24

因為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關聯,澳洲科學家 Marshall 和Warren博士於2005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後的許多研究者也陸陸續續發現這個細菌會引發胃淋巴瘤和胃癌,才開始引起醫學界的注意。
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這種古老細菌已經進化到人類胃中生活了數十萬年,一定對人類有所助益? 十幾年來,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和根除治療的利與弊一直受到爭論而懸而未決。

反對根除幽門桿菌的理由
人類胃酸的pH值為1.5-3.5, 透過這種酸度來分解食物幫助消化,並殺死病毒和細菌等病原體。如果有胃食道逆流的話這種胃酸可能會傷害到食道的黏膜而引發食道炎,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幽門螺旋桿菌會產生一種叫做脲酶的酵素。分解胃酸中尿素,進而降低胃酸濃度,可能可以減少胃食道逆流引起的食道炎,也減少食道癌的風險。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顯著下降,反而氣喘和其他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增加,研究人員發現氣喘與胃食道逆流症之間存在關聯。因此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推測,幽門螺旋桿菌的減少,增加了胃食道逆流症,可能連帶增加了氣喘的盛行率。
 
大約 85% 的個體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沒有症狀,而 15% 的個體會出現有症狀的消化性潰瘍病,只有不到 1% 的個體會發展成胃癌。
 
至於非侵入性的兩週口服抗生素幽門桿菌治療,醫界也有專家反對。他們認為抗生素治療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不適、下痢、抗藥性增加等,以及微生物組多樣性下降,影響免疫功能,最近的研究也發現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會降低癌症免疫治療的療效。

支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和治療策略的理由
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幽門螺旋桿菌菌株感染者,與未感染者相比,終生罹患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的風險分別增加 18.4 倍和 2.9 倍;又,罹患非賁門胃癌的風險可能高出 6 倍以上。
 
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簡單,且具有成本效益,可以解決胃部不適、胃炎和潰瘍;最重要的是,可以將胃腺癌的風險降低一半。最近又發現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個體可以減少結直腸癌的風險。
 
此外,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可能會增加缺鐵性貧血、維生素 B 12 缺乏和某些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的風險。也有報告可能會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肝膽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所以根除這種細菌可以減少這些併發症。
 
至於治療導致微生物組多樣性下降,可以用改善飲食、攝取益生菌。必要時可以使用糞便移植來解決。

您的意見呢?
1994 年,許多研究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胃癌的風險,並可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幽門螺旋桿菌為 I 級致癌物。2019年,台灣胃癌預防篩檢與治療共識,建議對所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進行根除治療,並在高危險群中考慮大規模篩檢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胃癌。
 
過去民眾必須經胃鏡檢查才能獲得除菌藥物的健保給付,不久以前衛福部健保署宣布下半年放寬給付限制,未來民眾只要在常見的健檢項目中,做非侵入性的碳13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查,發現幽門桿菌抗原陽性後,就獲得給付資格。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措施比較好!


【癌症療心室】EP.1「當親愛的人生病了」


蔡佳芬醫師

2024 四月 19

【癌症療心室】系列影片由本會特別邀請精神科蔡佳芬醫師一起製作,每一集都針對一個狀況課題來為大家分享珍貴的臨床經驗、專業見解與溫暖建議。

在第一集影片中,蔡醫師分享病友與家屬相處時常會遇到的問題,希望家屬能更加理解與尊重病患的感受,從而成為病友在面對治療時最堅實的支持與前進的動力!

#癌症 #心理 #癌症照護 #病患支持 #病友及家屬關懷






針灸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的運用


臺北榮總 傳統醫學部 吳大鵬主治醫師

2024 四月 19

根據111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10 年統計全年總癌症人數為121,762人,罹癌人數仍居高不下。罹癌的患者在面對救命治療的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免疫療法過程中,常伴隨極大的不適症狀,有些人會因為受不了疼痛讓治療中斷,甚至是放棄治療而造成死亡。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的不適症狀,除了西醫治療外,也可透過中醫的輔助治療,來減緩這些副作用,給予癌症患者更完善的照護。
針灸的基本原理
針灸,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根植於中國古老的醫學體系,涵蓋了對人體病理、生理的獨特理解,以及對治療的獨特方法。以下將深入探討針灸的基本原理,以解釋其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的應用。
 
1.體液平衡與陰陽調和:
針灸的基本原理之一是通過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和體液流動,達到恢復健康的效果。人體的生理狀態與陰陽的平衡息息相關,而體內的氣血和津液的流動則影響著身體各個系統的運作。針對癌症患者,這種平衡的調整被視為一種能夠幫助身體自我修復的重要手段。
 
2.穴位的選擇與刺激:
針灸的核心在於特定穴位的刺激,這些穴位分布在人體的經絡上,被視為能夠影響氣血流動的關鍵點。每個穴位都與特定的器官、經絡相關聯,通過在這些穴位上應用適當的刺激,可以調整相應器官的功能。在癌症治療中,穴位的選擇通常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和治療目標。
 
3.氣的調節與免疫增強: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針灸可以通過調節氣的流動,增強患者的整體免疫功能。在癌症患者身上,免疫系統的強化對於抗擊腫瘤細胞和預防感染至關重要。因此,針灸被視為一種促進身體自我防禦機制的手段,有助於提高患者對癌症的抵抗力。
 
4.神經系統的影響:
針灸的刺激也可通過影響神經系統,調節患者的疼痛感知和情緒狀態。癌症治療中,常伴隨著腫瘤壓迫、術後傷口、化療及放療引起的疼痛和心理壓力。針灸在這方面的應用能夠減輕疼痛感,同時對焦慮和抑鬱情緒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5. 復原與平衡:
針灸強調的是整體的平衡和復原,而非僅僅針對症狀進行治療。透過刺激穴位,針灸可以啟動身體自身的修復機制,促進組織修復和功能恢復。這種整體性的治療理念有助於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整體反應,不僅針對病灶,更注重患者整體的身心健康。

針灸的基本原理反映了中醫學對於身體整體平衡和自我修復的獨特理解。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這種傳承千年的療法通過調整氣血、刺激特定穴位,以及影響神經系統,為患者提供了一種相對安全且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使患者在抗癌的途中,提升自我修復的潛能以及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針灸在化療中的幫助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化療作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雖然對抗腫瘤細胞有著明顯的效果,但同時伴隨著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中醫針灸被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作為化療的輔助療法,其主要角色為緩解副作用、提升生活質量以及調節免疫功能。
 
針灸在化療中的實質幫助體現在緩解副作用的方面。化療常伴隨著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消化系統相關的副作用,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多項臨床研究顯示,針灸能夠有效減輕這些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食慾,進而增加體重,提供身體承受化療的本錢。針灸機轉是刺激經絡穴道,促進人體各項系統的自行調整,重整患者失衡的氣血與臟腑,間接調控大腦中的嘔吐中樞,緩解因化療產生的嘔吐不適,例如「內關穴」即是中醫最好的止嘔方式。這種緩解副作用的效果,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生理狀態,還能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更積極面對治療。另外,針灸還對免疫功能的調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化療雖然對癌症細胞有著殺傷作用,但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免疫系統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使其容易感染。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患者的免疫反應,增強免疫功能。研究發現,接受針灸治療的癌症患者在治療後免疫功能有所提升,更具抵抗力。
 
此外,針灸還對化療後的疲勞感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疲勞是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品質。研究發現,針灸能夠減輕患者的疲勞感,使其更具活力應對治療的各種挑戰。針灸在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化療造成的神經痛困擾著很多的癌症病人,乳癌患人所用的紫杉醇,頭頸癌患者用順鉑,大腸癌患者用草酸鉑等等,都容易引起治療後的手麻腳痺,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適,抑或是腫瘤的進展與壓迫或術後導致難以控制的疼痛,針灸可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神經系統的信號傳遞,有助於減輕疼痛感知,透過細緻的穴位選擇和針刺技巧,針灸能夠釋放肌肉緊張,減少神經壓迫,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手段,對於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提供了可行的選擇,為其帶來實質的舒緩。
 
現代研究針灸在止痛方面的療效,疼痛閘門理論人體的皮膚存在了各式各樣的觸覺以及痛覺感受器,透過不同的神經傳導訊息的速度也不盡相同。在針刺下觸發慢速觸覺,傳導訊息能透過抑制脊隨層面的傳導來阻斷痛覺訊息,使訊息無法上傳至腦部,減緩痛覺生成,止痛效果快,但維持的效果短。另一針灸療效來自於自體腦中分泌的腦內啡(Endorphins),腦內啡為具有止痛作用的物質,作用於神經連結處,能夠抑制神經突觸傳遞疼痛訊息,止痛的時效相對較長。
 
針灸在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過程中,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如腸胃道症狀、免疫下降、難以控制的疼痛、生理機能下降等等,還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針灸作為一種身心調和的療法,通過調節神經系統,有助於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鬱情緒。一些臨床實證研究指出,接受針灸治療的患者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現更為穩定,整體生活質量得到提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針灸作為一種輔助療法,並不是百分之百適用於所有患者,其效果可能因人而異。在選擇針灸治療時,患者應詳細咨詢醫生的建議,確保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未來,隨著對針灸的進一步臨床研究和深入理解,可以在癌症治療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結語
近年來,針灸作為傳統中醫治療的一環,不僅在臨床實踐中展現出一系列積極的效果,同時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社會接受度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臨床實證研究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加強使得我們對針灸的機制和生理效應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的應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更進一步的研究,這樣的發展不僅推動了針灸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的應用,同時也擴大了它在整體醫學體系中的地位。新的臨床研究開始專注於探討針灸對特定癌症類型的治療效果,以及針灸與現代醫學手段的結合,這不僅使得針灸在癌症治療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同時也為它在其他疾病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望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進展還促使了更多臨床研究和實踐,致力於進一步了解針灸的療效,並研究如何更好地將其納入現代醫學體系。這種整合的趨勢將使得針灸在未來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療選擇。
 
針灸技術的不斷創新推動了其臨床實踐的進步。傳統針灸技術基於經絡學說和經驗積累,一些先進的技術如電針灸、雷射針灸等也應運而生,為針灸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雷射針灸的原理是用低能量雷射(0.1~0.5焦耳),對穴位或肌筋膜的壓痛點上照射,以固定的能量與頻率發送能量,能夠促進粒線體合成,增加機體的能量來源,來啟動整體內分泌調節,達到抗發炎及恢復血液循環效果。另外結合中醫的陰陽平衡理論,用緩慢釋放的熱能達成更好的療效,類似於中醫的艾灸。這些技術的引入不僅提高了治療的準確性和效果,還滿足了患者對於療法多樣性的需求。現今社會對於針灸的接受度明顯提升,環境中的中醫治療資源取得容易,加上隨著人們對整體健康的關注不斷增加,自然、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針灸作為一種低風險、少副作用的治療方法,逐漸被視為現代健康維護的一部分,尤其網路資訊豐富且透明,民眾可輕易觸及,加上醫院體系和地方診所向民眾宣導及推廣相關衛生教育,也有助於提高社會對於針灸的認知和信任度。



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男性乳癌為什麼死亡風險較高?


保羅

2024 四月 17

2024年,美國丹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男性乳癌計畫主任 José Leone 醫學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利用「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 (SEER) 計劃」的數據,納入1990 年至 2008 年診斷為I至III 期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男性乳癌8481 名進行臨床試驗,探討「乳癌特異性死亡」和乳癌以外的原因造成死亡的「非乳癌特異性死亡」隨時間累積風險的影響,並確定與晚期 乳癌特異性死亡相關的因素。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上。
追蹤15.41年後的結果掲示,20 年的I 、II和 III期乳癌特異性死亡率的累積風險分別為 12.4%、 26.2% 和 46.0%。相較之下,非乳癌特異性死亡率的累積風險範圍分別為 52.4%、51.2%和42.8%。
對於 I 期和II期男性乳癌患者,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分別在診斷後約 7 年和6 年達到高峰,此後略有下降。相較之下,III期患者呈現雙峰分佈,首先在診斷後約4年達到高峰,風險率為6.3%,而後略有下降,然後在約11年達到更高峰,風險率為7.5% 。
 
在淋巴結狀態分析 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的年度危險估計時,沒有淋巴結轉移男性患者的風險只有在診斷後 7 年左右達到高峰,。對於患有 1~3個淋巴結癌細胞轉移的N1 男性乳癌,風險出現在診斷後第 6 年和第 13~14 年兩個小高峰。對於患有 4~9個淋巴結癌細胞轉移的N2男性乳癌,風險在診斷後第4 年和第14 年有兩個高峰。雙峰趨勢在患有大於10個淋巴結癌細胞轉移的N3男性乳癌中最為明顯,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分別在第4~5 年和第 11 年達到高峰,危險率分別為9.9% 和12.7%。

這一項研究顯示,診斷後20年內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男性乳癌的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在診斷後第4到7年後出現,但隨後出現第二個高峰在第11到14年後出現。這些高峰在乳癌臨床分期較高以及淋巴結癌細胞轉移較多的患者中更為明顯,尤其是III期。總之,整體風險取決於包括診斷時年齡、臨床分期、腫瘤大小、淋巴結狀態和腫瘤分級等一般風險因素。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男性乳癌患癌特異性死亡的風險較高,而女性只有一個在診斷後第5到6年的高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男性患者的乳癌特異性存活率隨著時間的轉移並沒有提高,所以男性患者在乳癌診斷後的預後評估以及治療策略需要特別加強和改善。


「癌症惡病質」中醫的看法及處理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中醫師李伊婷、秀傳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張正雄

2024 四月 12

在台灣,癌症患者可受到良好的中西醫整合照顧,不同切入法可取其所長,營養攝取是抗癌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照護,我們總會見到在治療旅程裡不同比例消瘦與疲憊的患者,當疾病持續進展,最惡名昭彰的棘手病況是癌症惡病質,根據臨床觀察,癌症惡病質的發生包含三大類,一、因食慾下降,如腸胃道腫瘤之胃癌、胰臟癌、大腸癌,二、因進食受限,如頭頸癌之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三、其餘癌如肺癌、血液腫瘤、乳癌、攝護腺癌,臨床觀察發生率與實驗統計相符合,背後產生的原因是腫瘤引起的發炎因子導致肌肉與脂肪過度分解,一連串複雜的人體生理代謝機轉改變,包含行為模式改變,如食慾不振、疲倦、厭食,加上體重下降(12個月內減輕5%的體重),最終表現為皮包骨、弱不禁風、精神疲憊。
癌症惡病質的關鍵臟腑在脾胃,疾病晚期需明辨不同臟腑、氣血、陰陽虧虛
傳統中醫認為癌症患者經常表現的生理特質為本虛標實,因腫瘤發炎因子所引起的特殊體質表現為癌毒,無論是腫瘤引發的生理反應,抑或是腫瘤治療採取的特殊手段,如化療、放療,所造成的細胞毒殺,病理產物包含痰、濕、瘀、毒,經常損傷後天氣血生化之源的脾胃系統,造成癌症惡病質常見的氣血虛弱表現。
 
若要討論癌症惡病質,在中醫臟腑定位的關鍵,那就是脾胃,中醫五臟六腑代稱的脾胃,不同於現代醫學指的脾胃器官。首先談到胃,飲食入內的第一個關鍵是胃,《黃帝內經・靈樞・五味篇》:「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禀氣於胃」,胃司受納,為腑屬陽,其性主降,體陽而用陰,以陽氣運行,具有接受和容納水穀的功能,其強弱取決於胃氣的盛衰,胃氣虛弱,就會出現食慾不佳、不欲飲食、厭食等症狀;接著,消化飲食吸收營養是脾的作用,脾司運化,在裡屬陰,其性主升,體陰而用陽,在飲食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起主導作用,又脾主四肢肌肉,肌肉材質依靠脾臟所吸收轉輸的水穀精微來充養,脾氣虛弱則無力運化水穀精微,導致人體氣血生化無源,久而久之出現體重下降、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等癌症惡病質的表現。
 
若從臟腑系統理論,癌症惡病質之中焦脾胃為病變重點,又因五臟六腑生理功能相關,癌症惡病質是連續的生理病理過程,在疾病過程中脾胃虛弱的狀態進而造成其他臟腑功能受到影響,如脾胃氣虛所致的心血化源不足,以致心脾兩虛,表現為面色萎黃、四肢乏力、倦怠懶言。而不同部位腫瘤所導致惡病質其臟腑症候特點有所不同,舉例來說,腸胃道腫瘤晚期容易表現為脾虛及腎,造成脾腎兩虛,而肺為嬌臟,當肺癌患者之癌毒與病理產物痰瘀互結,就會形成氣機阻滯,則容易加重耗傷肺陰,表現為形體消瘦、津液枯竭。
 
癌症惡病質的治療:扶正、祛邪、理氣
談到癌症惡病質,關鍵牽涉臟腑為脾胃,臨床主要表現體質狀態為血氣虧虛,以及痰、濕、瘀、毒等病理代謝產物堆積,是正氣耗奪、邪實雍盛。治療範疇屬於中醫「虛勞」,虛是人體陰陽氣血不足,《內經》:「精氣奪則虛」,勞是人體臟腑的過度消耗,《說文解字》:「用力者勞」,因勞致虛,符合腫瘤患者在對抗腫瘤過程中之五臟六腑精疲力竭。中醫以脾胃為後天之本,治療當首重養護脾胃,治療全程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佐以理氣,疏通癌毒與痰、濕、瘀膠結形成的氣機阻滯,人體為戰場,當身體氣血之路堆積過多垃圾,路不開,氣血生化難成,後方兵糧無以為繼。脾胃補益之法採取策略如《靈樞・終始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甘味入脾,重建中焦系統,經常使用黨參、白朮,補中益氣,一開始胃口不佳,小劑量中藥健脾和胃,也可入粥品、肉品共同燉煮,可佐黃耆補肺氣,佐生薑、半夏、厚朴,補中散滯,除痞滿益脾胃,重症者陰陽衰竭,使用人參不用黨參,並防止虛不受補,藥物從少量逐步加減。脾虛及腎者佐以溫陽不化燥氣之種子用藥,如菟絲子、補骨脂,抑或為補腎陽益精血之肉蓯蓉。儘管癌毒與癌症惡病質發生密切相關,不斷耗傷正氣使得患病者多已不耐攻伐,祛邪主軸為痰、濕、瘀,或以清化熱痰、溫化寒痰、溫陽除濕、祛瘀散結配伍選擇,而忌猛攻毒藥。最後根據臟腑用藥,通腑理氣,調達病體氣機,以重啟臟腑機能。
 
抗癌時建議的中醫飲食方式
中醫固有脾為後天之本,因此重視日常飲食宜忌,依循著此觀念尤其特別重視後天生化來源的脾胃功能,在癌症患者治療期間,相關副作用尤其以胃腸功能損傷為大宗。為了防止因食慾不佳所致體況逐漸下滑,脾胃功能養護的一環可由日常飲食著手,中醫飲食營養學宗《內經》:「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穀雜糧之品為養,五穀者,植物的種子也,種子者,植物之精華也,把種子的物質能量,轉換為自己的精氣神。配合五色入五臟,白色潤肺,黃色益脾,紅色補心,青色養肝,黑色補腎,選擇適當的五穀雜糧如小米、糙米、芝麻、黑豆、黃豆、綠豆、紅豆、紅薏仁、南瓜籽、亞麻仁籽,搭配堅果類與適當油品,打成豆穀漿作為日常能量補充。

合理的中西藥合併應用
合理的中西藥合併應用,可取長補短,有助於增強療效,減少藥物用量,減輕藥物的副作用;不合理的中西藥配伍則不僅影響藥物的療效,且能產生或加重其毒性副作用,甚至產生藥源性疾病或延誤病情,嚴重者可造成患者病情惡化、死亡。因此,為了提高臨床療效,減輕藥物副作用,使中西藥的聯合應用更加合理、安全、有效,中西醫臨床團隊當熟悉中西藥的藥理知識,善用各式資源,做到擇利避害,辨證論治,為病患高度重視中西藥合併應用時的交互作用與配伍禁忌。
 
補充說明
中醫的「五臟六腑」是一個偏於功能的、抽象的概念,不能簡單對應於現代醫學解剖意義上的器官。中醫的「心」、「肝」、「脾」、「肺」和「腎」已不是現代醫學的心臟、肝臟、脾臟 、肺臟、腎臟。中西醫之差,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無論是功能丶部位丶形狀完全不同。中醫「脾」主運化水穀、升清、統血。西醫「脾」為人體最大淋巴器官,貯存血液,過濾血液與破壞衰老的血球。西醫的「脾」是一個解剖學概念,而中醫的「脾」指的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器官,而是一個功能概念。單從部位來講,腹部的器官,包括胰腺、胃丶小腸丶大腸等等,都有部分涵蓋在中醫的「脾」中,就重要性而言,脾為後天之本,也就是人出生後賴以生存的根本,十分重要,生死攸關。養好脾,是養生中的重中之重。
 
中醫觀察的主要是人體的陰陽、五臟六腑是否失衡,治療的主要也是陰陽、臟腑的失衡,中醫會用一組專有名詞來描述特定的失衡狀態,這個名詞就是「證」或「證型」,一個具體的證型名稱就代表一種人體宏觀的失衡態。例如患者脾胃機能較差,它的證型名稱就叫作「脾胃虛弱」或「脾胃氣虛」,若患者整體的「氣」不足,也就是機能低落,它的證型就稱作「氣虛」;若是「血」不足,相對於氣是有形物質的不足,它的證型就叫作「血虛」。
 
以上補充是要提醒大家在閱讀前頭的文章時,不要用西醫的解剖學看五臟六腑。對於中醫辨證論治的宏觀治病邏輯,也能有更深的認識。



女性乳癌的存活率穩定提高,但男性乳癌卻沒有改善


保羅

2024 四月 11

過去幾十年來的文獻只有報導女性的乳癌,因此大家都認為乳癌是女性的專利。由於男性乳癌相當少見,只有女性發生率的1%,所以都被忽視了。
在一個月前我們曾經討論過:與1975年相比,2019年的女性乳癌篩檢、I期至III期女性乳癌輔助治療,以及轉移性乳癌治療的進步,使美國乳癌死亡率降低了58%。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男性的存活率是否也隨著篩檢與治療的進步而有所改變。

2021年義大利Scomersi醫師曾經使用傾向評分配對分析比較男性和女性乳癌存活率,結果顯示男性乳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期與女性乳癌患者相比沒有差異,且女性的無疾病存活期高於男性。然而該臨床研究的男性乳癌病患只有40例,作者坦承病例數太少,未來需要對大量患者進行前瞻性臨床試驗,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2023年,美國丹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男性乳癌計畫主任JoséLeone醫學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評估過去30年來男性乳癌,在癌症診斷後五年內是否死於乳癌、而非其他原因的乳癌特異性存活期,以及整體存活期的變化。研究結果發表在「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上。

研究人員利用「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計劃」的數據,自1988年至2017年間共有8481名男性乳癌納入研究計畫,依診斷年份將患者分為:1988-1997年、1998-2007年及2008-2017年三組。

分析結果顯示,這三組的5年乳癌特異性存活率分別為83.69%、83.78%和84.41%,不僅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且任何臨床分期都沒有改善。不過,整體存活期,分別為64.61%、67.31%和69.05%,2008-2017年組優於前兩組,有顯著改善,這與預期壽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是一致的。

男性乳癌最常見的症狀與女性相似,包括乳房腫塊或腫脹;乳房皮膚發紅、剝落、刺激或凹陷;乳頭分泌物或出血;或乳頭疼痛或凹陷。然而,男性缺乏乳癌認識、也不接受常規乳房X光檢查,又對於治療缺乏信心而不積極接受治療等都與存活率較低有關。

總之,這項研究顯示,在過去三十年裡,男性的整體存活率雖然提高,然而,乳癌特異性存活率並未顯著改善。因此將來應該對男性乳癌進行更多研究,並對患者進行教育,以改善男性乳癌的存活率。


癌症後疼痛中醫調理神經病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李育臣主任

2024 四月 03

目前癌症占全世界十大死因第一位 ,人的一生當中「生、 老 、病、死」, 癌症佔據後面兩大階段「病 、死」,一旦得到癌症,身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煎熬,遙遙無期的治療,是筆墨難以形容的打擊。猶如走入一條黑暗深邃的道路,看不到盡頭。但是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已大大提升治癒率,延長生命時間,讓癌症不再是心中的恐怖惡夢,生命的句點,而是可以看見生命曙光,燃起新生命。只是經過這一段漫長療程,身體早已元氣大傷,也伴隨不同類型的副作用如疼痛。
根據醫學統計,全世界數千萬癌症患者中約30%-50%有輕重不同程度的癌症疼痛。而且到了末期,癌症患者中75%有癌症疼痛症狀,甚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起居。癌症病患在早期沒有明顯疼痛症狀,但在中晚期伴隨著腫瘤的快速惡性生長,體積增大,對大神經及感覺神經末梢的壓迫下,引起長久持續性、頑固性的劇烈疼痛。神經醫學證實,痛覺敏感及過敏,是癌症疼痛發生的重要特徵。
 
中醫的優勢
對於癌症疼痛的病因病機,中醫學有明確的論概:“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風、寒、暑、濕、燥、寒)、七情內傷(怒、喜、憂、思、悲、恐、驚)、飲食失調(高糖、高鹽、高油脂)與 正氣虧虛(長期熬夜不睡)。表現出癌毒出現潛藏體內、病理性痰瘀聚集在一起、導致經絡通道壅塞是癌症疼痛的根本病機。
 
根據惡性腫瘤產生的病因不同,在實際臨床上需要清楚疼痛的部位及性質,來辨別虛實、觸診皮膚及體內寒熱、判斷疾病分期得知緩急。 如氣滯不通:特徵為脹痛、時緩時急;如血瘀阻滯:特徵多為刺痛,觸按疼痛;如痰濕凝聚:表現為多處腫塊、疼痛不明顯;如虛性疼痛: 特徵則見綿綿作痛,若遇寒、勞累則疼痛加劇;如熱毒蘊結,特徵則持續性銳痛。 
 
古書《蘭室秘藏》有言:“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此不足為虛,如腎氣虛伴乏力,應予以補。而氣滯、血瘀、痰凝、濕聚總稱毒邪則為有餘,應予以瀉。補瀉是中醫重要的觀念。
 
癌症治療在中醫部分可以從多方面來分析診治,病患體質的差異產生不同副作用如:補氣活血、活血化瘀減少虛弱疼痛;疏肝解鬱減少內心憂愁;活血補血增添臉色紅潤;降逆可以止噁心、嘔吐,補脾胃治癒食慾不振;調理腸胃減低便秘、腹瀉,平衡相反症狀;清胃火、降心火減低口臭口乾;寬胸化痰止咳治癒咳嗽、呼吸困難;安神定志,寬心理氣治療失眠;利水疏肝理脾去濕腹脹、腹水;去風養血潤燥治療皮膚癢;補腎益脾兼補氣治療吞嚥困難;通利下焦治療排尿困難;去腐生肌,收斂皮膚傷口臭味分泌物;醒腦開竅治療意識不清;下健脾補腎,利濕消腫肢水腫等。
 
癌症患者經西醫診斷清楚,而且標準治療進行中,期間產生不適,如乳腺癌病人則見乳房脹痛,肝區不適等;食道癌病人多見噯氣疼痛,胸脘 脹悶等症狀;胃癌病人有上腹部脹痛,吃不下;大腸癌病人有下腹部脹痛,大便時裡急後重等。此類病證,皆為氣滯、氣鬱所致癌症疼痛,氣不通為腫瘤的基本病理變化。故當以理氣行滯而消腫止痛。
 
中醫是千年傳統的古老醫學,從古至今一脈相傳,現代中醫師接受古老醫學薰陶,又研習現代的西方醫學知識,融合成具備中西醫知識的台灣中醫師,靈活使用中醫療法來解決難治的癌症,根據健保資料庫進行研究統計,中國醫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國際期刊「整合癌症醫療」(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研究發現,癌症病患住院期間加上出院後,透過中西醫師共治合併使用中醫治療,可以減少31%的死亡率。中醫師全聯會也針對台灣好發病症,例如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胃癌、攝護腺癌和口腔癌等7大癌症納入「癌症中醫整合加強照護專案計畫」,一旦被診斷出來,在住院期間及出院,中醫門診可以得到即時的中醫調理。
 
癌症後疼痛
患者因為化療或標靶治療引起的手足症候群(HFS)或肢端紅腫症 (PPE),臨床症狀為手和足有對稱性感覺不適,即是對普通的刺激引起異常的不適感、痛感及麻刺感症狀,通常於化療或標靶治療六周內發生,尤其前一兩周發生率最高。
 
手足紅腫、疼痛、潰瘍等嚴重不一的皮膚症狀,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可給予患部交替使用軟膏(諸如藥膏成份含凡士林、綿羊油、類固醇及乳酸成份等)以減輕脫皮的症狀,但療效有限,嚴重者更需要調降治療劑量,但是將會影響化療或標靶治療的進行與效果。當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時,甚至須將癌症藥物劑量減量或停藥,也會大大影響癌症治療的效果。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科學研究證實針刺或雷射針灸可改善癌症病人化療或標靶治療引起的手足症候群症狀,提昇病人生活品質,並維持抗癌藥物治療的進行。
 
手足症候群在中醫理論歸類為「痹症」,引起的原因以中醫名詞「藥毒」解釋,因為化療或標靶藥的藥毒侵犯人體,火熱上行,外傷於皮膚,內傷及臟腑,再加上化療和標靶藥物損傷脾胃,血熱也導致四肢皮膚紅疹水泡、糜爛腫脹。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為主,可使用金銀花、連翹、龍膽草、沙參、石斛、玄參等,依症狀不同用藥,還可針對四肢僵硬疼痛加入路路通、雞血藤等通經活絡的中藥。
 
近年來,針灸或雷射針灸已被研究證實:再針對癌症病患化療後的許多副作用,如手腳麻木、腸胃不適、眩暈,已經證實具有療效。臨床上實際案例,如癌症患者接受標靶治療藥物發生手足症候群,因癌症治療時間長,手足症候群的症狀反覆,肢端腫痛嚴重而接受中藥及針刺治療,在短時間即獲得良好療效,如肢端灼熱感減輕,尤其針刺後隔日的肢端疼痛、腫脹減緩很多,腳步也較輕盈可走較遠較久的路,患者的感受和生活品質都因此提升,並且標靶治療的劑量增加也可加強抗癌療效。
 
癌症後手腳麻木
手腳麻木是週邊神經病變目前是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常見副作用的第二位,僅次於血液毒性的副作用。臨床上有多種化療藥物具有神經毒性,包括紫杉醇類藥物(Taxanes)、鉑類藥物(Platiniums)、長春花鹼類藥物(Vincristines)、萬科(brotezomib)、賽得(Thalidomide)。化療引起的週邊神經病變和化療藥物的累積劑量有關,其症狀為手腳有針刺感的感覺異常、感覺遲鈍或是麻木感,手套樣感覺分布於掌面,通常兩側對稱性發作,不會超過肘膝。
 
在小規模的研究基礎上,提供針灸治療化療引起週邊神經病變具有減輕神經性疼痛及神經毒性的初步證據。例如使用針灸治療,扎刺穴位選擇部位包括腹部、上肢與下肢三個部分,共17個穴位。腹部穴位為氣海;上肢部穴位曲池、內關、合谷;下肢部位為陰陵泉、三陰交、然谷、太衝和足三里。
 
中醫師治療癌症思維
中醫師對癌症疼痛病患證型分析和辨證施藥是癌症疼痛治療的特點,在對癌症疼痛的病因認識的基礎上,癌症疼痛的基本病機主要有氣滯、血瘀、痰濕、熱毒、正虛等。他們相互影響病因多變,甚至轉化不同證型,所以需要中醫師根據症狀,細微、精確的判斷。臨床上要根據四診:望、聞、問、切,整體判斷患者虛實體質,認清病理產物寒熱性質,加以思考五臟六腑之間的相關性,提出個人化的治療。
結合癌症現代醫學的醫學報告及治療方式,再根據臨床症狀癌症疼痛的情形,中醫師利用辨清病邪所在及兼夾其他症狀,綜合病機病因所在,搭配出最適合量身訂作的中醫藥治療方式,包含中藥、針灸、穴位按摩、藥膳食療、節氣養生、芳香療法等。來增強病患體力,改善循環,以理氣、活血、祛痰濕、解毒等方法祛邪;以氣血津液為扶正之本,提高生活品質。中醫藥具有安全無成癮性、無耐藥性、長久性的優勢,可以此減少止痛劑嗎啡類藥物的使用,並減輕止痛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中醫藥是病患和醫師面對癌症疼痛及副作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微塑膠污染已經引發人類疾病了!


保羅

2024 四月 01

塑膠的產量不斷增加,已經變得無處不在。塑膠會透過洋流、大氣環流和陸地活動污染全球環境。塑膠很容易分解,形成微塑膠(或稱塑膠微粒),主要包括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膠材料。聚乙烯是微塑膠的主要來源,廣泛存在於整個環境中。微塑膠又因顆粒的大小分成小於5毫米的微米塑膠和小於1000奈米的奈米塑膠。這些污染的小顆粒經由動物攝取以及空氣污染,間接傳到食物鏈頂層的我們,透過消化道或肺部的組織進入血液中,並沉積於各種器官,影響我們的健康。
在動物研究已經顯示,微米和奈米塑膠可能會導致氧化壓力、組織損傷、細胞炎症,也可能會改變心率並阻礙心臟功能,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

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學Marfella博士和同事為了探討微米和奈米塑膠是否影響人體血管病變,或血管疾病而進行了一項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內是否可檢測到微米和奈米塑膠,以及微米和奈米塑膠是否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研究,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臨床頂尖雜誌《新英格蘭》期刊上。

研究人員招募了257名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無症狀頸動脈疾病患者,使用熱裂解-氣相層析質譜、穩定同位素分析和電子顯微鏡分析頸動脈斑塊標本中是否有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同時也比較微塑膠和奈米塑膠有無的患者,與心肌梗塞、中風或任何原因死亡的關係,追蹤了33.7個月。

結果研究人員在150名患者(58.4%)的頸動脈斑塊中檢測到聚乙烯微塑膠,其中31名(12.1%)也檢測到了聚氯乙烯微塑膠含量。

同時也發現,與沒有頸動脈微塑膠顆粒患者相比較,有微塑膠顆粒患者增加了4.53倍心肌梗塞、中風和全因死亡的風險。

迄今為止,這項前瞻性、多中心、觀察性研究是第一個將微塑膠污染與人類疾病聯繫在一起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先前的體外和動物實驗結果。在58.4%患者的頸動脈斑塊內檢測到微塑膠,而且粥樣斑塊內有微塑膠患者,在未來三年內,則增加了4.53倍心肌梗塞、中風和全因死亡的風險。以前已經有多項研究顯示,微米塑膠和奈米塑膠可以透過攝入、吸入和皮膚接觸進入人體血液和器官內。因此,微塑膠是否在將來會引發其他器官疾病,將是我們最需擔憂且不容忽視的健康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