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惡病質」中醫的看法及處理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在台灣,癌症患者可受到良好的中西醫整合照顧,不同切入法可取其所長,營養攝取是抗癌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照護,我們總會見到在治療旅程裡不同比例消瘦與疲憊的患者,當疾病持續進展,最惡名昭彰的棘手病況是癌症惡病質,根據臨床觀察,癌症惡病質的發生包含三大類,一、因食慾下降,如腸胃道腫瘤之胃癌、胰臟癌、大腸癌,二、因進食受限,如頭頸癌之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三、其餘癌如肺癌、血液腫瘤、乳癌、攝護腺癌,臨床觀察發生率與實驗統計相符合,背後產生的原因是腫瘤引起的發炎因子導致肌肉與脂肪過度分解,一連串複雜的人體生理代謝機轉改變,包含行為模式改變,如食慾不振、疲倦、厭食,加上體重下降(12個月內減輕5%的體重),最終表現為皮包骨、弱不禁風、精神疲憊。
癌症惡病質的關鍵臟腑在脾胃,疾病晚期需明辨不同臟腑、氣血、陰陽虧虛
傳統中醫認為癌症患者經常表現的生理特質為本虛標實,因腫瘤發炎因子所引起的特殊體質表現為癌毒,無論是腫瘤引發的生理反應,抑或是腫瘤治療採取的特殊手段,如化療、放療,所造成的細胞毒殺,病理產物包含痰、濕、瘀、毒,經常損傷後天氣血生化之源的脾胃系統,造成癌症惡病質常見的氣血虛弱表現。
 
若要討論癌症惡病質,在中醫臟腑定位的關鍵,那就是脾胃,中醫五臟六腑代稱的脾胃,不同於現代醫學指的脾胃器官。首先談到胃,飲食入內的第一個關鍵是胃,《黃帝內經・靈樞・五味篇》:「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禀氣於胃」,胃司受納,為腑屬陽,其性主降,體陽而用陰,以陽氣運行,具有接受和容納水穀的功能,其強弱取決於胃氣的盛衰,胃氣虛弱,就會出現食慾不佳、不欲飲食、厭食等症狀;接著,消化飲食吸收營養是脾的作用,脾司運化,在裡屬陰,其性主升,體陰而用陽,在飲食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起主導作用,又脾主四肢肌肉,肌肉材質依靠脾臟所吸收轉輸的水穀精微來充養,脾氣虛弱則無力運化水穀精微,導致人體氣血生化無源,久而久之出現體重下降、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等癌症惡病質的表現。
 
若從臟腑系統理論,癌症惡病質之中焦脾胃為病變重點,又因五臟六腑生理功能相關,癌症惡病質是連續的生理病理過程,在疾病過程中脾胃虛弱的狀態進而造成其他臟腑功能受到影響,如脾胃氣虛所致的心血化源不足,以致心脾兩虛,表現為面色萎黃、四肢乏力、倦怠懶言。而不同部位腫瘤所導致惡病質其臟腑症候特點有所不同,舉例來說,腸胃道腫瘤晚期容易表現為脾虛及腎,造成脾腎兩虛,而肺為嬌臟,當肺癌患者之癌毒與病理產物痰瘀互結,就會形成氣機阻滯,則容易加重耗傷肺陰,表現為形體消瘦、津液枯竭。
 
癌症惡病質的治療:扶正、祛邪、理氣
談到癌症惡病質,關鍵牽涉臟腑為脾胃,臨床主要表現體質狀態為血氣虧虛,以及痰、濕、瘀、毒等病理代謝產物堆積,是正氣耗奪、邪實雍盛。治療範疇屬於中醫「虛勞」,虛是人體陰陽氣血不足,《內經》:「精氣奪則虛」,勞是人體臟腑的過度消耗,《說文解字》:「用力者勞」,因勞致虛,符合腫瘤患者在對抗腫瘤過程中之五臟六腑精疲力竭。中醫以脾胃為後天之本,治療當首重養護脾胃,治療全程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佐以理氣,疏通癌毒與痰、濕、瘀膠結形成的氣機阻滯,人體為戰場,當身體氣血之路堆積過多垃圾,路不開,氣血生化難成,後方兵糧無以為繼。脾胃補益之法採取策略如《靈樞・終始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甘味入脾,重建中焦系統,經常使用黨參、白朮,補中益氣,一開始胃口不佳,小劑量中藥健脾和胃,也可入粥品、肉品共同燉煮,可佐黃耆補肺氣,佐生薑、半夏、厚朴,補中散滯,除痞滿益脾胃,重症者陰陽衰竭,使用人參不用黨參,並防止虛不受補,藥物從少量逐步加減。脾虛及腎者佐以溫陽不化燥氣之種子用藥,如菟絲子、補骨脂,抑或為補腎陽益精血之肉蓯蓉。儘管癌毒與癌症惡病質發生密切相關,不斷耗傷正氣使得患病者多已不耐攻伐,祛邪主軸為痰、濕、瘀,或以清化熱痰、溫化寒痰、溫陽除濕、祛瘀散結配伍選擇,而忌猛攻毒藥。最後根據臟腑用藥,通腑理氣,調達病體氣機,以重啟臟腑機能。
 
抗癌時建議的中醫飲食方式
中醫固有脾為後天之本,因此重視日常飲食宜忌,依循著此觀念尤其特別重視後天生化來源的脾胃功能,在癌症患者治療期間,相關副作用尤其以胃腸功能損傷為大宗。為了防止因食慾不佳所致體況逐漸下滑,脾胃功能養護的一環可由日常飲食著手,中醫飲食營養學宗《內經》:「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穀雜糧之品為養,五穀者,植物的種子也,種子者,植物之精華也,把種子的物質能量,轉換為自己的精氣神。配合五色入五臟,白色潤肺,黃色益脾,紅色補心,青色養肝,黑色補腎,選擇適當的五穀雜糧如小米、糙米、芝麻、黑豆、黃豆、綠豆、紅豆、紅薏仁、南瓜籽、亞麻仁籽,搭配堅果類與適當油品,打成豆穀漿作為日常能量補充。

合理的中西藥合併應用
合理的中西藥合併應用,可取長補短,有助於增強療效,減少藥物用量,減輕藥物的副作用;不合理的中西藥配伍則不僅影響藥物的療效,且能產生或加重其毒性副作用,甚至產生藥源性疾病或延誤病情,嚴重者可造成患者病情惡化、死亡。因此,為了提高臨床療效,減輕藥物副作用,使中西藥的聯合應用更加合理、安全、有效,中西醫臨床團隊當熟悉中西藥的藥理知識,善用各式資源,做到擇利避害,辨證論治,為病患高度重視中西藥合併應用時的交互作用與配伍禁忌。
 
補充說明
中醫的「五臟六腑」是一個偏於功能的、抽象的概念,不能簡單對應於現代醫學解剖意義上的器官。中醫的「心」、「肝」、「脾」、「肺」和「腎」已不是現代醫學的心臟、肝臟、脾臟 、肺臟、腎臟。中西醫之差,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無論是功能丶部位丶形狀完全不同。中醫「脾」主運化水穀、升清、統血。西醫「脾」為人體最大淋巴器官,貯存血液,過濾血液與破壞衰老的血球。西醫的「脾」是一個解剖學概念,而中醫的「脾」指的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器官,而是一個功能概念。單從部位來講,腹部的器官,包括胰腺、胃丶小腸丶大腸等等,都有部分涵蓋在中醫的「脾」中,就重要性而言,脾為後天之本,也就是人出生後賴以生存的根本,十分重要,生死攸關。養好脾,是養生中的重中之重。
 
中醫觀察的主要是人體的陰陽、五臟六腑是否失衡,治療的主要也是陰陽、臟腑的失衡,中醫會用一組專有名詞來描述特定的失衡狀態,這個名詞就是「證」或「證型」,一個具體的證型名稱就代表一種人體宏觀的失衡態。例如患者脾胃機能較差,它的證型名稱就叫作「脾胃虛弱」或「脾胃氣虛」,若患者整體的「氣」不足,也就是機能低落,它的證型就稱作「氣虛」;若是「血」不足,相對於氣是有形物質的不足,它的證型就叫作「血虛」。
 
以上補充是要提醒大家在閱讀前頭的文章時,不要用西醫的解剖學看五臟六腑。對於中醫辨證論治的宏觀治病邏輯,也能有更深的認識。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