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的好細菌會給淋巴瘤患者的CAR-T細胞免疫治療加分嗎?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在以前我們也曾經報導過,攝取過多的紅肉和超加工食品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導致增加癌症的風險;同時也報導過,在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治療之前、後使用抗生素,會破壞腸道微生物系統,導致縮短病患的整體存活期和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那麼腸道微生物群是否也對最近發展的對抗血液惡性腫瘤的CAR-T細胞免疫治療也有影響呢?是否能夠像現在使用基因組檢測一樣,透過觀察一個人的微生物群判斷他使用免疫治療是否有效呢?

CD19 嵌合抗原受體細胞(CAR-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第五種嶄新的武器,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人體自身的T細胞可以在實驗室中轉化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然後再輸回患者體內。這些修飾的T細胞能夠尋找並破壞體內的腫瘤細胞。CAR-T細胞治療,對於難治性和復發性 B 細胞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療選擇。不過,研究顯示,只有40%的患者能夠達到長期完全緩解。CAR-T細胞治療費用高達新台幣1千多萬元。因此,迫切需要找出適合治療的對象的方法。然而,目前尚無提供此資訊的參數。唯一可用的資訊包括臨床相關性,例如患者的年齡,以及腫瘤大小或體質等。

由海德堡DKFZ領導的來自德國、以色列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聯盟進行一項前瞻性研究,共納入來自德國和美國,曾經接受過平均三種治療後復發或難治性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172 例,並且獲得351份糞便樣本。研究人員探討腸道微生物群和潛在混雜因素在CD19靶向CAR-T細胞治療中的作用。研究結果發表在2023年的《自然醫學》上。

研究人員發現,在 CAR-T 細胞輸注前 3 周內使用「高風險抗生素」,會誘導微生物群生態失調,微生物多樣性降低,導致縮短疾病無惡化存活期的風險。抗生素的劑量暴露越多,病情越惡化,整體存活率越下降。「強廣效抗生素」包括美羅培南(meropenem)、頭孢菌素(cefepime)、頭孢他啶(ceftazidime)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 等。不過他們也注意到,在臨床上,CAR-T治療療效降低,可能與患者本身腫瘤負荷增加、感染引發全身炎症,以及降低周邊T細胞數量有關,而不是抗生素的直接影響。
 
為了確定這些混雜因素的影響,研究人員使用德國人開發的一種機器學習演算法模型,預測未暴露於高風險抗生素的腸道微生物群對治療的長期反應。研究結果顯示擬桿菌(Bacteroides)、瘤胃球菌(Ruminococcus)、優桿菌(Eubacterium)和阿克曼菌(Akkermansia)屬等好的腸道微生物群能夠預測CAR-T細胞治療的療效。

總體而言,這一項研究顯示,接受CD19 CAR-T細胞治療的B型淋巴瘤患者,非必要時避免使用「強廣效抗生素」,因為可能會誘導微生物群生態失調,導致縮短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此外,也發現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可以預測後續CD19 CAR-T細胞治療的療效。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