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結直腸癌發生率位居全球榜首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在2017年GBD提供了1990年到2017年間直腸癌發生率、死亡率及「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的統計及推估資料;最近印度德里大學管理創業學院及德里科技大學的Rajesh Sharma博士所帶領的GBD 2019又提供了過去30年204個國家和地區結直腸癌的最新數據。
GBD 2019研究的一部分是把1990年到2019年期間依據年齡、性別和地理位置對204個國家的結直腸癌的發生率、死亡率及DALY來進行評估,DALY 是以一個時間為基礎來衡量整體疾病負擔的一種方法,測量因過早死亡、健康狀況不佳或失能而損失的『健康』年歲。

結果在30年的研究期間內,全球的結直腸癌的病例數增加了將近2.6倍,從84.2萬人增加到217萬人。而死亡人數增加了2.1倍,從 51萬人增加到 109 萬人。死亡率及DALY也幾乎增加了一倍。

而全球年齡標準化發生率從每10萬人的22.2人增加到 26.7人,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略有下降。從每10萬人中的14.3人下降至13.7人,而年齡標準化的DALY率也在下降,從1900年的每10萬人308.5人下降至2019 年的每10 萬人295.5人。

從地理位置來看,在2019年,中國、美國和日本的所有年齡和性別的新結直腸癌病例數量最多;在死亡率方面,中國、美國和印度的結直腸癌死亡人數最多。

而在年齡標準化發生率,台灣、摩納哥和安道爾則位居榜首,台灣每10萬人中有62人,摩納哥和安道爾分別有60.7人、56.6人。而索馬利亞、尼日和孟加拉的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最低,索馬利亞每10萬人中有5人,尼日和孟加拉每10萬人中個別有5.6人。在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格陵蘭、汶萊和匈牙利的最高:每10萬人中分別有31.4人、30.3人、28.6人。

以性別來看,在2019年男性的年齡標準化結直腸癌發生率、死亡率和DALY約是女性的1.5倍。

從1990年到2019年年齡在50歲以下的年輕人發生率顯著上升,特別是在高社會人口指數國家(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因為這些國家經濟比較發達,抽菸、酒精、攝取不健康的飲食如加工肉類和脂肪含量高、較少攝取水果和蔬菜,肥胖和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而增加了發生風險。

而在風險因素方面,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亞洲等低收入國家因為經濟條件比較差,低鈣和低牛奶飲食都是發生結直腸癌風險因素。相比之下,高收入國家因為抽菸、酒精、攝取不健康的飲食及肥胖是導致結直腸癌發生的主要因素,導致20至49歲結直腸癌發生率大幅增加。

從這份資料可以讓我們知道目前結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的趨勢、預防措施可能存在著差距,特別是50歲以下以及生活在亞洲及非洲的中低收入國家中,結直腸癌的發生率都在逐漸上升。而這項研究也對台灣非常重要,過去30年來台灣結直腸癌發生率每10萬人就有62人,在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方面佔全球第一位。值得慶幸的是,依據衛福部2019年所公布的資料,台灣的結直腸癌的發生率每10萬人中已經降低至42.9人,但這份資料提醒我們在結直腸癌的預防方面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努力。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