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的人容易罹癌嗎?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不快樂的人容易罹癌!」,或是說「罹癌後心情不好的人比心情好的人預後差很多」!這些說法不只社會大眾、媒體,甚至是醫療人員,有很多人都相信這樣的看法。或許會有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可能是來自身邊有罹癌者的觀察,或是第一線照顧病患的醫療人員的經驗,甚至是癌友親身的見證。可是這樣的看法是真的嗎?有實證醫學的根據嗎?這些看法,如容易罹癌的C型人格( cancer-prone personality)真的存在嗎?

早在1950年代,有些心理學家注意到某種行為特性與心臟病的發生有關,遂將此種A型人格又稱A型行為類型(Type A Behavior Pattern),是指這樣的人在行為、情緒上,較其他人更有急迫感、積極性、競爭性、好勝心、敵對性與攻擊性的特質;而有這種特質的人,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較高。心臟學家福里曼(M. Friedman)與羅森曼(R. Roseman)根據臨床觀察所得,率先發展A型行為模式的概念,並認為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之一。1978年美國國立心肺暨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的審議小組,確定A型人格與其他造成心臟病的危險因子相當。但是到1980年代許多研究紛紛顯示兩者並沒有關聯性,醫學界與心理學界開始懷疑兩者之關聯性。

但是影響所及,有些學者開始提出所謂容易罹癌的C型人格或行為類型(Type C personality, or Type C Behavior Pattern)。C型人格或是行為類型的特徵是
1.壓抑:不管對正面或是負面的情緒都不表達
2.完美:對於自己要求完美
3.負責:常會過度的扛起責任
4.優柔寡斷
5.一成不變:面對新的情境,不容易應變
6.過度重視他人的眼光與評價
7.過度替他人操心
8.常感覺無助或無望

有研究發現,具有這種行為特徵的人似乎比起一般人,更容易罹患癌症。於是有些支持者認為,應該是這種行為特徵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有壓力,也不太會處理壓力所以容易致癌。甚至有些研究發現,C型行為特徵不只與罹患癌症的風險有關,更與疾病的惡化與較差的預後也有關聯。1980年開始有更多的研究,顯示外顯性格(extraverted)、神經質(neuroticism)、焦慮特質(anxiety trait)等人格特質也與癌症的發生與預後相關。這樣的結果也吸引了媒體與社會大眾的注意,各式各樣強調心理療癒來對抗癌症的療法也應運而生。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更嚴謹,個案數更多的研究出爐之後,開始有不同的結果了,這些設計較好的研究,大多不支持人格特質或行為特徵會影響癌症的發生或是預後。專家也回顧過去一些認為有關連的研究時發現,這些研究通常個案數少,或是並沒有較好的控制變項,或是追蹤的時間太短。而且也發現某些期刊,傾向於刊登結果是有關連的投稿文章,而把研究結果不支持這種看法的文章退稿。因此近10年來,即使在此議題仍有爭議,大多數的專家傾向於認為人格特質或行為特徵與癌症的發生或者是預後,並無關連,即使有統計上的相關,也多以神經精神免疫內分泌學(psychoneuroimmunology or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 的觀點來解釋,而不再以過度簡化的「人格」或是「心理」因素來解釋。

就如同現代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之母,服務於紐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的Jimmie C. Holland醫師,在她的書「癌症的人性面 The Human Side of Cancer」,其中一個章節「正向思考的暴政Tyranny of Positive Thinking」中所提到的,我們的社會中到處充斥著這種觀念,認為會得癌症,好像是這個人自找的,就是因為他(她)自己個性的問題、不夠開朗、給自己壓力太大等等才會得癌症。而且要求已經得癌症的人要有正向思考,以為只要有正向思考就可以戰勝癌症,萬一不幸病情進展太快,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時,又落井下石的說「就是因為他(她)自己不夠堅強、正向、勇敢、樂觀才會不敵病魔」。Jimmie C. Holland醫師提醒,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質,以及面對壓力自己既有的因應方式,她引用病人的描述「好吧,就算是我自己的性格造成我得癌症,但是我已經這樣過了四十多年了,請告訴我,現在我該怎麼辦?」

因此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在官網上,引用了一篇2010年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文章,這個研究是在芬蘭與瑞典進行,總共研究對象約6萬名個案,追蹤期長達30年。分析結果顯示,人格與癌症的發生危險性並無關聯,也與罹患癌症之後的存活率無關。這樣的研究結果提醒大家,不要把癌症的病因,過度簡化的怪罪到病人本身的性格,因為這樣的態度,除了讓病人更自責、更無助與無望,對於他如何調適罹癌這件事是無所助益的。更進一步說,關於罹癌後的情緒反應,如果我們一昧地過度強調正向思考、樂觀開朗,將使得癌症病人不敢表露內心的憂慮、緊張、擔心、害怕,只能在人前故作樂觀、正向,反而會讓他們不敢求助,沒有機會傾吐內心的壓力,更孤立無援,而無法獲得真正的情緒支持,或是實質問題的協助。更何況近年來多數的研究發現,即使罹癌後發生憂鬱情緒,對於存活率的影響其實是很小的,影響較大的是生活品質。這樣的發現對於臨床照護的影響是,不要讓癌症病患承受除了辛苦的癌症治療以外,額外的心理壓力,也就是說保持正向的態度與樂觀是好的,但是不要把這件事變成是另一個壓力,誤以為如果有時候我的心情感覺低落,一定會造成我的病情變差。從另一方面來說,也不要讓癌症病友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以為只要保持心情樂觀開朗就一定會戰勝癌症,而忽略配合必要的追蹤治療與生活飲食運動等各方面的調整。

總結來說,較嚴謹的方法與足夠個案數及長時期追蹤的研究顯示,人格特質與行為特徵,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與癌症的發生或是治療的結果有相關性。面對癌症病人的情緒,例如焦慮、憂鬱、害怕、沮喪、自責、無助與無望等,醫療團隊應該秉持著同理與接納的態度,來支持癌症病友們渡過這艱難的時期,與其說「你一定要勇敢樂觀」,不如說「你應該有不少壓力與擔心,請你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討論,一起幫你處理困難」。這樣才可以減少病人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避免再對於自己的個性或是難免出現的負面情緒自責或是有罪惡感,讓醫療團隊與病人關係更緊密,也提供了身-心-社會的全人照顧。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