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向飛彈-談「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抑制療法」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應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大腸直腸癌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名列第三,死亡的人數每年持續攀升,而且約25%病患在發現時,已經是發生轉移的末期大腸直腸癌。大腸直腸癌最常轉移的位置包括肝臟、肺臟、以及淋巴腺等,而且大部分無法進行手術切除。在過去,這些病患只能接受姑息性治療,五年存活率不到5%。近年來,隨著藥物的研究發展,對於以往無法手術切除腫瘤的肝轉移病患,透過新藥物的使用,無論病情的控制或存活率的提升,都有很大的進展。

透過分子醫學的基因體檢查,能夠找出最好的抗癌藥物組合,有效達到腫瘤縮小的目的。應用藥物基因體學研究發現,化學藥物是否有效,與基因有很大關係,因此,針對特定的基因檢查,可知道合併那一種化療藥物最有效、最沒有毒性。根據今年發表於「癌症」(Cancer)雜誌的報告,顯示測定UGT1A1這個酵素的基因多型性,能有效預測國人病患在接受「喜樹鹼」治療後,是否會產生強烈血液及腸胃道毒性;而在使用「白金」類藥物前,若分析ERCC1 第118號密碼組之基因多型性,可判斷國人使用該藥物是否會有效。

標靶治療的介入,相較於以往單純使用化療,無論療效和存活率都獲得提升,不但腫瘤明顯縮小,臨床症狀也獲得改善,證實標靶治療可克服部分化學治療抗藥性的問題。針對轉移的病灶,以往認為肝內若超過四顆轉移性病灶,或左、右肝臟同時有腫瘤,或肝內病灶與大腸內病灶同時被發現(synchronous tumor)、或合併有肝外轉移,都無法以手術加以切除,但現在已經能分階段進行切除;而同時合併肝、肺轉移的病患,早期也被認為沒有治癒的希望,現在只要肺轉移腫瘤顆數不多,還是有切除的機會;以前腫瘤切除邊緣必須維持在1公分的安全範圍,現在則只要1~2公釐即可。在無法切除的肝轉移病患中,可利用新的標靶治療藥物結合化療,達到腫瘤縮小、數目減少的目的。治療後,有七成以上病患可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其中甚至有三成多病患因此獲得治癒。這項新療法在國外已有十年的臨床經驗,國內近兩年也開始進行相關臨床研究,希望能為大腸直腸癌肝轉移病患提供更有效的治療。

舉標靶治療藥物-爾必得舒cetuximab為例,此新藥是一種單株抗體,可用來對抗多種癌細胞,包括大腸直腸癌、頭頸癌、以及非小細胞肺癌等。由於這類癌細胞的細胞膜表面有一種「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GFR),會在接受血液中生長因子的刺激後,使癌細胞得以不斷存活、生長。利用抗體加以阻斷,就能使癌細胞得不到生長因子的刺激,而比較容易死亡,對化療也會變得較為敏感。大腸直腸癌若有肝轉移屬於癌症第四期,以往使用5-FU治療效果極差,大約只有兩成的反應率(指腫瘤明顯縮小)。2000年後新藥陸續上市,提高了化療療效,而cetuximab的介入,更使反應率躍升到五至六成。即使腫瘤未縮小,也能控制不讓它生長,並且擁有很好的生活品質,部分病患更因此獲得手術機會,切除肝內轉移性病灶,甚至完全治癒。

標靶治療藥物cetuximab的加入,不僅提高了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的療效,也增加醫師的信心,對病患的治療更為積極。而新藥的研發日新月異,只要能夠多爭取時間,就有更多機會等到更好的技術與藥物,讓生命的延續更有希望。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