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發燒與癌症的關係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癌症病人在患病或治療的過程當中,發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感染、藥物反應、自體免疫疾病、腎上腺皮質分泌不足或是腫瘤本身所引起。大部分病人因疾病本身或接受治療使得免疫力降低,尤其是白血球偏低的病人,常因感染引起發燒。但根據臨床統計顯示,仍有相當比例的病人雖經各種檢驗與治療,還是無法查出引起發燒的原因。[@more@]

在正常狀況下,人體的體溫在一天當中有一個自然起伏的週期。在這個週期中,差異的幅度很少超過攝氏一度。我們的體溫調節中樞位於腦部的前下視丘,這個部分的細胞隨時接受內在及外在溫度變化的訊息,加以整合後再經複雜的訊息傳遞,將人體的體溫維持在正常範圍之內。人體的平均體溫約攝氏37度,傍晚時最高約攝氏37.7度。量體溫的部位會影響測得的數值,通常肛溫與耳溫會比口溫高約攝氏0.5度,腋溫則比口溫低約攝氏0.5度。

人為什麼會發燒呢?這是人體因為感染、發炎反應、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或是腫瘤等因素產生了致熱物質,這些致熱物質使得前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重新設定,將標準體溫往上調整,因此就開始發燒。這個原理就有如家庭的空調系統,室內的溫度取決於我們對空調機設定的溫度。這些致熱物質我們叫做致熱細胞素,已知的致熱細胞素有間白素一號、間白素六號、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等。這些致熱細胞素隨著血液循環來到前下視丘附近,使附近的神經細胞或內皮細胞釋放出前列腺素E2(PGE2),然後使體溫設定往上調整,並刺激熱能保存﹝血管收縮﹞及產熱﹝發抖﹞等機轉,使下視丘附近的血液達到新設定的溫度,接著下視丘就根據這新設之標準將體溫往上調整,因而就產生了發燒現象。

雖然一般認為單核球及巨噬細胞是致熱細胞素主要的來源,但根據研究顯示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淋巴球等也都可以釋放致熱細胞素,這可能與感染引起發燒有關。此外,一些腫瘤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症、腎細胞癌、肉瘤、其他固體瘤、心房黏液瘤等的腫瘤細胞本身也會釋放這些致熱細胞素,使病人發燒。當病人體內腫瘤過大發生壞死或肝轉移時也可能透過發炎細胞或本身產生致熱細胞素而引起發燒。因此癌症病人一旦發燒往往需花費醫師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將發燒的原因作鑑別診斷。這包括作各式的血液檢查、各種體液的培養、各類影像學的檢查、排除藥物反應及腎上腺功能不足等問題、並給予廣效性抗生素的治療等。但仍有許多病人雖作了許多檢查與治療,卻仍不能查出真正引起發燒的原因,這時就會高度懷疑是腫瘤本身引起之腫瘤熱。根據Petersdorf醫師等人的統計,癌症病人約有30%會有發燒現象,而有5%的病人除腫瘤熱外找不到其他原因引起發燒。這種腫瘤熱可能因疾病的惡化而發生,也會因病情改善而消失。

1981年Andrew醫師等人發現在腹腔腫瘤病人合併腹膜或肝轉移時,雖無感染發生卻有發燒現象。他們發現Acetaminophen或Aspirin皆無法有效退燒,但Indomethacin卻可以將這類發燒完全控制。同時他們發現病人尿中之PGE2在使用Indomethacin後會下降,因此認為這類腫瘤熱與PGE2有關。1984年Chang醫師等人利用Naproxen來做腫瘤熱的鑑別診斷。他們發現因感染引起之發燒不能被Naproxen所抑制,而腫瘤所引起之發燒則大部分在二十四小時內被抑制。因此認為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可能透過抑制PGE2的產生而在腫瘤熱的診斷與治療上有重要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癌症病人的病情往往相當複雜,雖然有時發燒不能被抗生素控制下來可能意味著腫瘤熱,但更有可能是使用了無效的抗生素或者起因於黴菌、病毒、結核菌或寄生蟲的感染,因此一定要仔細評估。此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雖可有效控制腫瘤熱,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腎功能不良、胃潰瘍及出血等副作用,因此使用時應非常小心。至於是否須長期使用則應衡量病人本身的狀況、發燒對病人的影響及藥物對病人的副作用而定。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