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症病患腹瀉時的處理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一般人在聽到化學治療的副作用時,想到的多半是噁心、嘔吐、掉頭髮等,但在臨床上腹瀉也是一種常見且可能相當令人困擾的副作用。癌症本身和治療癌症的方法都可能引起腹瀉。治療所引起的腹瀉,有多種不同的機轉,如化學治療的藥物,可以直接刺激或傷害腸道粘膜上的隱隙細胞或絨毛細胞,放射治療則可能傷害大、小腸的粘膜,進而引起分泌型的腹瀉;骨髓移植後的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GVHD)及免疫抑制後的感染等,也是常見的腹瀉原因。而在上述情況同時存在時,就更容易引起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腹瀉了。

美國國家癌病研究院 ( NCI ) 把上述的腹瀉分成四級:0級為沒有腹瀉或增加大便的次數;1級為每天比治療前的排便次數增加不到四次;2級是每天排便次數增加四次~六次;3級是大便次數增加七次以上;4級是生理狀況惡化至要加強照護,或出現血液動力學的變化。

可能造成腹瀉的化學治療藥物很多,其中研究最多的代表性藥物為 5-Fluorouracil ( 5-FU),根據美國 Leichman等人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因大腸直腸癌接受 5-FU 注射的病人,有26%~43%發生腹瀉,其中以快速注射者較易發生,但第3~4級嚴重腹瀉者大約都在5~6%。

較新的抗癌藥物中,以Irinotecan (CAMPTO)最為有名,此藥被用來治療較嚴重的大腸直腸癌,其可能引起的早發型腹瀉,可達50%(約8%為第3~4級),遲發型更達80% (約30%為第3~4級),所以在接受 Irinotecan 治療的病人必需接受特別的治療前給藥及治療後給藥以為預防。另外一種抗癌藥Topotecan(治療卵巢癌及小細胞肺癌),也會引起32%病人發生腹瀉(4%為嚴重型)。

在化學治療中,若合併使用其他藥物,以增加抗癌療效時,也可能同時增加腹瀉的可能,如5-FU合併使用 leucovorin就是最好的例子。Poon 等人在1989年報告,合併使用5-FU及leucovorin,雖然沒有增加嚴重型的腹瀉(都在10%左右),但整體腹瀉的情況比單獨使用5-FU要增加約20%。

放射治療(特別是骨盆腔的放射治療)常造成急性腹瀉,如果再合併5-FU 的注射(同步放射/化學治療,用於直腸癌)則所可能造成的急性腹瀉比單獨接受放射治療者增加達30%以上,其中嚴重型腹瀉更由 4% 增加至22% 。

對癌症治療所引起急性腹瀉的處置,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大類。一般而言,非藥物性的處置包括:避免特殊可以引起腹瀉的食物及藥物(酒、咖啡、含牛奶品、高脂、高纖、橘子或黑棗汁及辛辣食品等)、少量多餐以及水分補充等。藥物處置方式則包含類鴉片製劑(如loperamide或dipheoxylate);以及Octreotide(必要時)。

一般嚴重型腹瀉時,除了注意食物的種類外,常常需要加上藥物的治療,如loperamide(Imodium)便是台灣最常用的止瀉劑。另外在歐美常用的Octreotide也一種非常有效的預防及治療藥物,特別是骨盆腔放射線治療引起的嚴重腹瀉,但是此藥物價格昂貴,健保也尚未給付,所以一般使用較少。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