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的心理需求–你能暸解我的心嗎?


台北榮總護理部 張心慧

2007 五月 18

罹患癌症的病程雖然會因為癌症類別而有不同進展速度,但隨著病程進展常常造成身體功能的減退或喪失,而且病情時好時壞、變化多端,直教人心懸盪、忐忑不安,也正因為癌症病程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感與可能性,癌症病人往往要承受諸多壓力和困擾,不僅是在生理上,也包括心理、社會文化,甚至於在靈性方面。但我們現在只針對心理方面來探討:

1. 失落與哀傷:由於身體功能受到限制;逐漸減退或喪失,這會帶給病人失落的感覺,也許在病程中可能有緩解或部份恢復的機會,但是在病情加重時身體功能又會再次受限,因此病人常會經歷反覆的失落,這樣的狀況往往帶給病人哀傷的情緒感受,有些人還會在經過多次反覆失落、無力和絕望感之後,造成憂鬱症。

2. 控制能力的降低:每個人都會有想要控制發生與自己相關事件能力的需要,但是癌症造成許多限制及無法預測的不確定,讓病人感覺自己受到疾病的操控,這樣的情況會讓病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焦慮和困擾,尤其當他失去自我照顧能力時,譬如不能自己控制大小便、不能自己擦屁股等,會讓他感到沮喪、挫折和傷心。

3. 降低自尊/失去尊嚴:由於疾病的影響,病人往往會面臨身體構造及功能的改變,例如:必須使用鼻胃管灌食、要放導尿管排尿等等,這些改變也讓他的生活出現變化,可能要離開工作崗位或放棄進修機會,可能要接受或依賴他人的照顧,對於許多人而言,在身體心像和自我心像都是很大的打擊,因為角色的轉變會讓他感覺失去自己的尊嚴、鬱鬱寡歡。

4. 反覆的情緒起伏:包括焦慮、擔心、挫折、無力、無望感等等,這些情緒會隨病情變化和病程進展反反覆覆地重現,特別是在期望落空或是充滿不確定感的狀態下交替出現困擾著病人和家屬。但是這是正常的,是因為每個人在不能知道自己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又或許是身體的功能在減退中,這些無法預測的情境或不能控制的狀況,就會帶來這些情緒反應。

5. 罪惡感:Why me(為什麼是我)?有些人會把癌症當成一種報應或懲罰,所以背負著罪惡感,倘若又因為自己的生病使得家庭經濟和家人情緒受到影響,內疚感會逐漸加深,而讓他變得更敏感;擔心自己被責備、被嫌棄,也害怕自己成了家人的負擔。

6. 憂鬱感: 並不一定是憂鬱症,只是因為對自己的某些狀況感到挫折、無力、沮喪等等,有時也會出現莫名的恐懼,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失落;對失去自己的健康、工作/學業、自我價值/自尊感等等感到失落,而覺得哀傷、憂鬱。

7. 親密關係改變:因為疾病的影響,病人在無形中會和朋友、同事,乃至家人,逐漸減少接觸,甚至會逐漸疏離。但是,這並不代表病人就不需要親密關係,相反的由於他處在一個矛盾的情境中;渴望和人親近又擔心難以分捨,是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所以適當的肢體接觸會讓病人感覺溫暖和被關懷。

病人常會因為處在不同病程的病況變化,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壓力,同樣地家屬的情緒也會受感染,所以當家中有一位癌症病人時,就像是全家都生病了一樣,而最常發生的情況是家人會對生病的成員有許多矛盾情感的情緒反應,其中又是罪惡感最常產生的反應;所以不論是病人或家屬都必須能了解疾病對這個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並且能相互信任,自由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此外,也要知道疾病會造成的限制,讓病人可以在照顧層面保有控制感和自主權,當必要時,可以尋求及利用社會資源和善用家庭的支持系統,來維持家庭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