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治療的利器:放射治療


臺北榮總 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 吳元宏醫師

2023 五月 04

頭頸癌泛指原發在頭部和頸部的癌症,包括口腔、口咽、下咽、與喉嚨等。腦癌、鼻咽癌、甲狀腺癌,雖然解剖構造也在頭頸部,但因為病理型態與病因不同,慣例上不歸類在頭頸癌。頭頸癌如同其他癌症,主要的三種治療方式為手術、藥物治療、與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方式併用,是頭頸癌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環。頭頸癌若能安全做到完全切除的病灶,一般以手術切除為治療原則。若是不能手術但尚未有遠端轉移的病人,則可考慮接受以根除為目標的放射治療。此時因為放射治療成為病程的主要治療,可稱為「主程型」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的方式,在能手術的病人,常常依照與手術治療的搭配模式,區分為手術前、手術後輔助放射治療兩大類。對於局部侵犯較嚴重,沒把握能完全切除的病灶,可考慮手術前先接受放射治療,有機會讓腫瘤縮小,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變得能予以切除。而對於手術後發現尚有殘餘病灶,或是可能有肉眼無法看見的殘餘病灶時,可考慮進行手術後的輔助放射治療。因為放射治療對於較大腫瘤的控制機率往往較為不足,所以頭頸癌治療上還是希望病人若體力能負擔、腫瘤有機會完全切除時,儘量接受手術處置。
 
直線加速器產生的光子放射治療,是目前放射治療主要採用的模式。傳統上所稱的鈷60放療機器,因為其產生的射線穿透力較差且強度不穩定,在台灣各醫院大約在2012年左右,已經完全淘汰。雖然現在醫院時常還能聽到病房俗稱鈷60,但其真正所指的是直線加速器。放療的機器進步快速,因為通俗推廣需要,時常可聽到XX刀,OO刀等等的命名方式。其主要差異有幾項,影像導引方式、直線加速器的塑形葉片構造粗細、光子入射射線的角度分配。分別簡介如下:
  1. 影像導引是在每次放射治療之前,都做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來透視病人當下的解剖構造。雖然通常頭頸癌病人在放療時,都會戴著塑形面具來固定頭部,但仍可能有大約0.5公分的晃動誤差。而且頸部因為聳肩程度差異,往往每次躺下會有更大幅度的變動。另外頭頸癌病人因為進食不便,往往治療當中會有較多的體重減輕症狀,這時頭頸部的解剖位置也可能會變化,透過每次治療前的影像導引,有機會較早發現這些變化,做出相對應的處置。在目前各種研究文獻顯示,影像導引有機會改善治療的效果。未必能延長存活,但應可減少副作用。因為健保目前只給付每周做一次驗證的電腦斷層,所以「影像導引」這個項目,各醫院往往還是需要自費的狀況。
  2. 直線加速器所產生的光子射束,在進到病人體內之前,會先經過數十對的金屬塑形葉片,在照射過程中按照治療計畫,隨時移動改變位置,來形塑出醫師希望的射束形狀。因此若這些葉片越細,越多對,動作越快,有機會做出更細緻的光子射束,更能減少周遭無辜正常組織所接受到的放射劑量,因此降低放射治療的副作用。目前也有設計是水平與垂直多組葉片共同連動的機器,能做到更細膩的變化。
  3. 射束入射方向,依照現代的設計,圍繞病人所躺治療床360度旋轉,已經是多數的標準配備。但也有機器能更有效率做到相對治療床頭腳方向也能旋轉,從而提供更多治療角度的方式,在某些情況也可達到劑量更集中的效果。
粒子治療是未來十年放射治療發展的新方向。因為稱為「布拉格峰」這種物理特性的因素,帶有質量的粒子,包含質子與重粒子,能夠依照設定,在身體的固定深度,放射出想要的能量殺傷腫瘤。依此特性,再搭配如上所述光子已有的「影像導引」技術,粒子治療可以產生更有利的劑量分布,從而更加減少放射治療的副作用。重粒子因為其布拉格峰之前的劑量比質子更低,且其射束兩邊的劑量也比質子低,其劑量分布可能比質子更有利。目前台灣已有四家醫院建置完成質子治療的設備。本院做為全國首台且唯一重粒子治療的醫院,也已經蓋好並已完成衛福部所要求的臨床試驗,預計今年度有機會開始收治病人。
 
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也屬於一種特殊的粒子治療。直線加速器產生的BNCT用在復發頭頸癌,已經通過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臨床試驗,也已經得到日本全民健保的給付,最近甚至在日劇「派遣女醫」當中嶄露頭角。本院與清大進行復發頭頸癌採用原子爐的BNCT試驗已經進行大約十年,發表的成果,大約70%左右的腫瘤都可以達到縮小的效果。但因為國內法規限制,目前BNCT管理採用緊急醫療恩慈療法專案專審的方式,需要大約一個月的行政流程,且需要全程自費,依照體重決定用藥量,大約需要60-100萬台幣。
 
雖然有這些先進的設備,但同樣重要的是有好的診斷工具,就像是飛彈發射時,要有好的雷達導引。規劃放療時,我們很依賴各種影像診斷設備,包括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正子攝影等等。有了好的影像,才能更準確規劃投射放射劑量的目標。另外,因為頭頸癌的病人時常合併食道癌,我們也建議頭頸癌病人在治療之前後,能做高精度的胃鏡,從食道一路評估到胃部,以篩檢出早期的食道癌,及早治療。
 
目前頭頸部放射治療的主流,是每日一次、周一到周五,每週五天的方式。一共大約30-35次,也就是持續6-7周左右。每次大約需要躺在治療台上10-20分鐘。但因為機器需要排隊,每天可能會來醫院大約一小時。因為腫瘤在照射時可能加速生長,原則上是希望治療儘量不要中斷,但有時遇到連續假日、機器壞掉、或是其他不可抗力,若中斷太久,有可能需要補照一些劑量。
 
放射治療雖然有機會能根治頭頸癌,但治療時仍有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產生。副作用依照發生的時間,可大致區分為急性與晚期兩大類。急性一般在治療幾天到幾個月內發生,晚期則在幾個月到幾年後才產生。
 
常見的急性頭頸癌放療副作用,包括皮膚發紅發黑甚至破皮、口腔與食道破掉疼痛、掉髮、味覺改變、口水減少、聲音沙啞、咳嗽、痰多、體重減輕等等。這些副作用多數在治療結束後幾周到幾個月會改善。但口水減少這部分可能無法完全恢復。晚期副作用則有可能發生口乾、下顎骨壞死、頸動脈破裂、視覺聽覺受損、吞嚥困難甚至功能喪失、淋巴水腫、頸部肌肉僵硬、咽喉水腫、張口困難、頸動脈狹窄甚至中風等等。
 
另外,放療雖然目的是治療腫瘤,但輻射暴露也會造成其他癌症風險機率上升。為了減少下顎骨壞死的產生,我們會建議病人在放療之前,先看過牙科,評估是否有需要先拔除的壞牙,另也可考慮做一個氟膠套來保護牙齒,還有吃完東西一定要用牙膏刷牙。因為假使牙齒照顧不好,放療後若需要拔牙,日後產生下顎骨壞死的風險較高。如果放療後看牙,也務必請讓牙醫知道頭頸部曾接受過放療。口腔與食道黏膜部份的保護,放療期間我們會預防性開立抗黴菌的藥水,請病人吃完東西刷完牙,用這些藥水漱口後吞下。若已破皮,可開立一些減緩症狀的藥物。「左旋麩醯胺酸」這個營養品的使用,目前仍有一些爭議。但原則上正在接受放療的頭頸癌病人,可以考慮使用,有機會減輕症狀。因為頭頸癌放療產生嘴破、喉嚨破的風險很高,這些會影響進食,造成體重下降。
 
放療期間最好每天量體重,假如體重下降太多,會建議及早使用鼻胃管,這樣食物能在無痛的狀況下進入胃部,才有體力完成治療。甚至對於預期嘴破會很嚴重的病人,也可以預防性先做胃造口,也就是在肚皮上先打個洞,讓食物能直接進到胃裡。這樣不會像鼻胃管需要掛著露出一截在鼻子,能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皮膚反應方面,原則上是儘量維持頭頸部皮膚清潔,穿著寬鬆低領子的衣服,避免頭頸部皮膚摩擦。如白天必須外出,避免陽光曬到頭頸部皮膚。
 
放療期間與放療後,要作張口練習與轉頸運動,以減少張口困難與頸部僵硬的副作用發生。放療數年後,有可能頸動脈會發生硬化狹窄,需要定期追蹤並且注意血中膽固醇的濃度。
 
口乾的副作用因為放療技術進步,可閃躲唾液腺減少劑量,近年已改善許多,但若仍有這樣的狀況,可考慮吃藥來改善。吞嚥困難有時會在治療多年後發生,目前研究可能與頭頸部吞嚥肌肉暴露到的放射劑量有關。有機會透過吞嚥復健練習來改善。但也可能無法恢復。若有這種狀況,經醫師評估,有可能需要終身使用鼻胃管或是胃造口來進食,切切不可勉強經口吞嚥,因為吞嚥功能若太差,可能食物甚至口水都會一直經氣管進到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很可能造成生命風險甚至死亡。頭頸癌病人時常併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這些都會影響治療效果。最好是能完全戒除。食物方面,治療期間須要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太酸或是太辣,減少黏膜的刺激。若有合併使用化療,要避免生食,減少感染風險。
 
放射治療在頭頸癌扮演重要角色,也一直不斷進步。但時至今日,放療後目前仍無可避免會有一些副作用產生的可能,包含復發與其他癌症風險,需要終身不斷的追蹤,如有需要,應該持續復健,治療的成功需要多專科、各醫事職類團隊、病人與家屬的多方配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