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的介紹及治療現況


新竹馬偕婦產科部 施川崎醫師

2022 七月 14

子宮內膜癌是指從子宮體的內膜所產生出來的癌症。90%以上患者會有不正常的子宮出血,另外伴隨骨盆腔及背部疼痛,較晚期則會有膀胱及腸道的症狀出現。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女性子宮內膜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6歲,人數為3124人,已經超越卵巢癌(1677人)及子宮頸癌(1393人),病例個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需注意的是約有10-15%的病患年齡小於40歲。
子宮內膜癌概分為以下4種︰1.子宮內膜樣癌,佔最多數,2.亮細胞癌,3.乳突漿液細胞癌,4.癌肉瘤(MMT)。其危險因子有︰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初經較早者、停經較晚者,不孕症患者,卵巢多囊性囊腫、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停經後單獨補充雌激素,使用乳癌抗荷爾蒙藥者。目前並無有效的預防及篩檢方式,僅能盡量避免危險因子,並於有症狀時儘早就醫,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子宮內膜組織切片檢查是確認子宮內膜癌診斷的方式。若有異常子宮出血情況,可先做陰道超音波檢查其內膜增厚程度。門診的子宮內膜切片有10%的偽陰性率,因此有症狀之病人若切片為陰性時、或高度懷疑癌症時,必須在麻醉下加做一個分段式擴刮術。95%之子宮內膜癌可經由分段式擴刮術診斷出來,也可於子宮腔鏡檢查中直接切片以提高診斷率。
 
對於子宮內膜癌確診者的基本評估,應該包括胸部X光、全血球計數以及生化檢查、腫瘤指數CA-125等,另電腦斷層檢查或核磁共振可用以評估子宮外疾病或轉移的可能性。電腦斷層檢查是目前偵測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的最佳方法,核磁共振影像檢查對子宮肌肉層侵襲深度的評估可能有助益。

子宮內膜癌分期
子宮內膜癌為手術分期,如病患身體狀況許可,須接受完整分期手術,包含腹腔內灌洗液的收集,已備細胞學檢查、全子宮及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骨盆及主動脈旁淋巴結摘除、或大網膜切除。手術方式則可選擇傳統開腹式或微創手術,如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根據美國婦科癌症研究組織的研究(GOG#LAP2)顯示,傳統開腹式以及微創手術之預後及存活率比較並無明顯差別。藉由手術病理的評估,諸如組織學分級、子宮肌層的侵襲、以及子宮外擴散的程度及位置,包含後腹腔淋巴結轉移,以評估疾病的期數和預後。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分期系統,子宮內膜癌分為四期如下︰
 
第一期:癌症局限在子宮內(佔70%)
  • IA期:癌症沒有或侵襲子宮肌層一半以內。
  • IB期:癌症侵襲子宮肌層一半或一半以上。
第二期:癌症侵襲子宮頸間質組織,但未擴散到子宮外
第三期:癌症局部或區域擴散
  • IIIA期:癌症侵襲子宮漿膜層或附屬器官。
  • IIIB期:陰道或子宮頸旁組織侵襲。
  • IIIC期:轉移至骨盆腔或主動脈旁淋巴結。
  • IIIC1期:骨盆腔淋巴結轉移。
  • IIIC2期: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或併骨盆腔淋巴結轉移。
  • 第四期:癌症侵襲膀胱或腸子的黏膜層,或遠處轉移
IVA期:癌症侵襲膀胱或腸子黏膜層。
 
IVB期:遠處轉移包括腹腔內轉移或腹股溝淋巴結轉移。

針對身體不適合手術的早期病人,可採放射線治療,包括單獨體外放射線治療(外電)或是合併近接治療(內電),也可合併荷爾蒙治療,能提供長期得局部控制和延長病人的存活。另針對分化良好、無子宮肌層侵襲及評估無轉移病灶之病患如需保留生育能力,可以給予荷爾蒙治療至少6個月或子宮內投藥系統,但需定期接受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及追蹤,並於生育完成後儘早接受全子宮切除手術。


術後輔助治療
包含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
  • 第一期:IA期合併年齡大於60歲及淋巴微血管腔侵襲,需加陰道近接放射線治療,IB期且分化不良合併年齡大於60歲及淋巴微血管腔侵襲,需加術後輔助單獨體外放射線治療;乳突漿液細胞、亮細胞或癌惡性肉瘤需加輔助化學治療。
  • 第二期:需加術後輔助單獨體外放射治療及陰道近接放射治療。如於術中接受根除性子宮切除、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及骨盆淋巴摘除手術或併主動脈旁淋巴結摘除者,可考慮觀察追蹤即可。乳突漿液細胞、亮細胞或癌惡性肉瘤需加輔助化學治療。第三、四期:需加術後化學治療或合併放射線治療。
復發或轉移疾病的治療
子宮內膜癌復發大多發生在診斷後的三年內,有90%發生在五年內。以位置來看,有一半的復發發生在骨盆腔及陰道;骨盆腔以外的復發則以肺部、上腹部、骨骼比較常見。對於局部復發,如先前未接受過放射線治療,可以用放射線治療,對於擴散型的復發則要靠化學或荷爾蒙治療。對於先前接受體外放射線治療的病人,其建議的補救治療包括骨盆腔臟器刨除術或合併術中放射線治療、緩解性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或是化學治療。

荷爾蒙治療
轉移性病灶的荷爾蒙治療,主要是使用黃體素製劑,研究統計,約有15~33%患者對荷爾蒙治療有反應,主因為其腫瘤具有較強黃體素受體活性,而分化良好癌細胞具有較強黃體素受體活性,因此對黃體素製劑也有較強反應。目前製劑包含以下幾種:
  1. Megestrol Acetate(麥格斯)
  2. Tamoxifen(泰莫西芬、諾瓦德士錠)
  3. Medroxyprogesterone(美普羅錠、普維拉錠)
  4. Aromatase inhibitors(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
  5. 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device(IUD)(密蕊娜)
化學治療藥物
針對第三、四期及高度復發風險患者,施行術後輔助化學治療,其5年無進展存活率及整體存活率,在統計上均優於骨盆腔放射治療,且副作用無明顯差異。另研究發現,體外骨盆腔放射治療可改善局部控制,而化學治療則對遠端轉移控制較佳,常見化學藥物為以下幾種:
  1. Cisplatin(白金)
  2. Carboplatin(二代白金)
  3. Doxorubicin(小紅莓)
  4. Ifosfamide(好克癌)
  5. Paclitaxel(太平洋紫杉醇)
標靶/免疫治療藥物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在近年開始有新的突破!如標靶藥物配合免疫藥物的合併治療,可望成為轉移性病人的新希望。標靶治療是針對多個標靶點,阻斷癌細胞的訊號傳遞和血管新生,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而免疫治療PD-1抑制劑則是喚醒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免疫細胞攻擊並殺死癌細胞。研究發現,轉移性子宮內膜癌病患單獨使用免疫藥物,或合併口服標靶藥物治療,都可以有效控制腫瘤、延長存活期。常用標靶藥物有以下幾種:
  1. Bevacizumab(癌思停)
  2. transtuzumab(賀癌平)
  3. Lenvatinib (Lenvima®樂衛瑪)
  4. 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
子宮內膜癌之基因檢測與分型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pembrolizumab用於治療所有具有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或DNA錯配修復缺陷(DNA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dMMR) 且無法切除或轉移型的癌症 (無論原發於何處) ,促成大腸直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等非傳統MSI相關癌症進行MSI檢測的重要性。建議在初步評估子宮內膜癌時,加入基因分型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四個子型:
  1. POLE突變型:預後最好。
  2. 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
  3. 低度基因劑量變異型(Copy-Number-Low, CN-L):預後次於POLE。
  4. 高度基因劑量變異型(Copy-Number-High, CN-H):預後最差。
近年治療子宮內膜癌之治療方向,藥物發展快速,當然提供更佳的治療品質,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期許大家有此共識,一起創造無癌之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