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跟朋友之間或電視上看到,很多人用手來比較握力,事實上握力代表很深的意義。所謂握力是衡量肌肉力量或前臂肌肉產生的最大力量或張力的指標。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絕對握力,代表坐姿時上半身小肌肉群的力量;如果是站立時,代表下臂、腿部和核心肌肉力量。另一種是相對握力,是指雙手握力力量的總和除以身體質量指數的定義。不只是運動的比較,也是在公共衛生和臨床實踐中測量肌肉健康的簡單工具。
以前有很多的文獻報導,握力可以預測人們的整體力量和健康狀況,還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與壽命有關。握力越強,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壽命也可以越長;但是有關握力和癌症的相關研究很少。因此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健康與福利研究所Ho醫師和Parra-Soto醫師的團隊,研究比較絕對握力和相對握力與全因和15種不同特異性癌症的關聯。
他們的資料使用來自英國生物銀行2007-2010年的數據,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群體研究,共有445,552名受試者參與,其中53.8%的是女性,平均年齡為56.3歲,一共追蹤8.8年。結果在追蹤期間,有48,886名(11.0%)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他們將整體社會人口學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多項測試後,罹患子宮內膜、膽囊癌、肝癌、腎臟癌和乳腺等癌症,以及全因癌症的風險,絕對握力的強度分別可以減少26%、19%、14%、7%、7%,以及3%,在統計學上具有明顯的差異。
因為有些人體重較重,相對於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也就是所謂的相對握力,上述8個癌症與相對握力也都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體重越重和身體質量指數越高者,則癌症的風險也高。此外,與絕對握力相比,相對於體脂肪的相對握力對頭頸癌和乳腺癌具有更好的判別力,而屬於身體質量指數的相對握力在預測胃癌方面也略好於絕對握力。
總之,絕對握力與多項癌症種類和全因癌症的風險是相關的,而相對握力適度改善了對頭頸部癌症和乳腺癌的預測。也就是說,簡單的握力運動我們就可以預測他們對於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