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泡沫尿與蛋白尿


北榮 腎臟科 主治醫師 楊智宇

2022 元月 14

王先生拿著體檢報告至門診就醫,表示上個月的公司體檢報告顯示尿蛋白1+,王先生神色不安,很擔心最近案子多,公司持續加班,身體出了狀況。下一位進入診間的林小姐,表示最近注意到尿液出現泡沫,尤其是晨間首次解尿,上網查找資料後很擔心是不是有尿蛋白。經過安撫說明後,門診醫師安排了尿蛋白的定量檢驗,結果發現上述兩位的尿蛋白皆正常,原來王先生之前體檢報告中的尿蛋白1+是偽陽性,而林小姐則是晨尿較濃所導致的泡沫尿。
 
腎臟屬排泄器官,負責將體內多餘的水分與尿毒素排出體外。腎臟的運作就好比是我們在沖泡濾掛式咖啡的過程,腎臟組織中的腎絲球就像是濾網,腎臟運作過程將濾網上方的血液經由濾網過濾至下方,形成尿液。健康的濾網是完好的,會將血中的大分子蛋白質(咖啡渣)保留在濾網上方,但腎臟濾網損傷者,咖啡渣會漏到尿液中,這些不應該出現在尿中的蛋白質,我們稱為『尿蛋白』。而尿蛋白過量的尿液,我們稱為『蛋白尿』。
罹患腎絲球腎炎者,由於濾網破損,會出現蛋白尿,這些人常見的症狀為水腫與『泡沫尿』。顧名思義,『泡沫尿』係指尿液有泡沫,以物理學的觀點來檢視,液體表面是否形成泡沫,取決於該液體是否受到外力衝擊、與其表面張力大小,液體內所含溶質愈多,其表面張力愈大,當受到外力衝擊時,則愈易在液面形成泡沫。由此可知,尿液尿蛋白過量(腎絲球受損)、身體水分不足導致尿液過濃(濃尿)、尿液溶質過高(高蛋白質飲食)、排尿過程尿液快速衝觸自來水(尿多尿急)等,馬桶水面都可能會出現泡沫。
 
上段內容進一步整理說明如下,蛋白尿(腎絲球受損)會造成泡沫尿,但尿液出現泡沫者不一定代表有蛋白尿,常見尿蛋白正常卻呈現泡沫尿的情況有三,(1)濃尿:集尿當時體內水份攝取不足(例如:一般晨間首次解尿時,大多已禁食一晚、或健康檢查時為了抽血,禁食了數小時之久),此時腎臟經由正常生理反應會排出濃縮的尿液,濃尿衝觸水面所產生的泡沫,通常會偏多;(2)高蛋白質飲食:高蛋白質飲食者,食物中的蛋白質在體內會代謝成尿素,尿素是尿液中主要的溶質成分,尿中溶質過高導致泡沫尿,乃正常現象;(3)排尿過程尿多尿急:尿液快速衝觸自來水,馬桶水面易形成泡沫。一般而言,相較於蛋白尿所導致的泡沫尿,尿中溶質過高所導致的泡沫較大、較不黏稠、且較易化開。由此可知,有泡沫尿者不一定有蛋白尿,且上述狀況可能合併發生(例如:腎絲球受損合併尿多尿急),必須進一步檢驗,方能確認是否罹患蛋白尿。
 
蛋白尿
陳太太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多年,平時雖有服藥控制,卻不是特別注意節制飲食與適度運動,導致血壓偏高(150/95毫米汞柱),糖化血色素也偏高(8.5%),最近兩次驗尿都出現尿白尿1+,陳太太很擔心,詢問診間醫師該如何是好。經評估,陳太太的確因血壓、血糖過高導致腎臟受損,罹患了蛋白尿。如前所述,腎臟組織中的腎絲球就像是濾網,濾網上方的血液經由濾網過濾至下方,形成尿液。然而,當血液空間的壓力過高時,或血液糖分過高時,分別會對濾網形成高壓性或高糖性的傷害。因此,追根究柢腎臟也是受害器官,須將血壓或血糖控制好方能治本,腎臟才會穩定。
 
蛋白尿的定義為尿液中的蛋白質過量,分為生理性蛋白尿與病理性蛋白尿兩種。正常人24小時的尿蛋白總量應小於0.15~0.2公克,但並非每日尿蛋白總量大於0.2公克即代表異常,此時須評估尿蛋白過量的成因是生理性或是病理性,例如劇烈運動後、發燒等狀況均可能導致生理性的蛋白尿,此為良性且暫時性,毋須進一步治療。
 
此外,尿液常規檢查中尿蛋白的測定,一般可能會因為兩種情況導致偽陽性,(1)較嚴重的血尿者,由於尿中存在血漿蛋白,其尿蛋白會呈現陽性,此時宜待血尿緩解後再行檢查,(2)尿液過濃者(例如:前述晨間首次解尿)。有兩種尿蛋白定量檢測法,可釐清上述偽陽性蛋白尿,(1)收集24小時尿液以測定一日尿蛋白總量,(2)計算單次尿液的蛋白質與肌酸酐比值,經研究證實,後者為一簡便省時卻又相當準確的方法。
 
病理性蛋白尿的診斷,須排除前述生理性蛋白尿與偽陽性蛋白尿,並配合用藥史、過去病史、與蛋白尿病程及其嚴重程度,評估可能的成因。臨床上較常見的成因有長年的糖尿病、高血壓、或腎絲球腎炎等,較少見者如多發性骨髓瘤製造過多免疫球蛋白流至尿中。
 
至於病理性蛋白尿應如何控制呢?若蛋白尿嚴重程度或是腎臟功能惡化速度超乎預期,臨床上又無加重因子(例如:腎毒性藥物史等),則表示該腎臟可能存在其他病變,如免疫性腎絲球腎炎等,此時須視該個別病情,評估是否須行經皮腎臟穿刺切片檢查,由組織病理學釐清蛋白尿病因,方能對症下藥。至於糖尿病與高血壓者須調整生活型態(包括適當的飲食與運動),並視病情合併藥物治療,控制血糖與血壓達理想目標,方能避免或改善蛋白尿,並穩定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