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門螺旋桿菌對人體的危害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胃腸肝膽科陳瑞灝主任

2021 元月 21

胃幽門螺旋桿菌生存在人體的胃裡面已有幾萬年,而且此菌對人體情有獨鍾,並未感染其他哺乳動物。胃幽門螺旋桿菌躲在胃内殘害人類萬年,過去從未被發現,此肇因于人類的偏執。過去各路的專家均堅信胃酸強度那麼高的胃裡面不可能有細菌存在,直到1982年,這個誤謬才被澳洲年輕醫師馬歇爾(Marshall B) 打破。馬歇爾的指導老師是病理科的瓦倫(Warren JR),瓦倫在胃的病理組織切片中發現胃黏膜表面存在不明的細菌,因此瓦倫與馬歇爾合作試圖從胃組織切片培養出細菌。早先細菌培養工作屢遭挫折,馬歇爾心情沮喪之際,乾脆在某次連續假期離開實驗室出外渡假,渡假結束返回實驗室意外發現了萬年不遇的細菌居然在人體外的培養皿長出。不過事情並不是從此順遂,澳洲的醫界起先完全否定他們的發現與推論。為了取信于大眾,馬歇爾與他的同事率先吞下自己所培養的細菌,幾天後兩人均出現急性胃炎、腹痛及噁吐等症狀。一直到1983年,醫界的頂尖雜誌Lancet刊登了他們的論文,正式宣告這個石破天驚的醫學新發現,更開啓了往後數十年的研究浪潮,使得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特性、流行病學、診斷及治療得以清楚的呈現于世,這兩位醫師終於在200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特性:
胃幽門螺旋桿菌含有大量的尿素酶urease,它可以把胃液及唾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及二氧化碳,鹼性的氨可以中和胃酸,因此它可以生存于強酸中。它擁有四到六根鞭毛,幫助自己能優游於胃上皮表面上方的黏液中,此外菌體還能分泌尿白酶降低黏液的粘稠度,分泌磷酯酶破壞胃細胞表面的完整性,分泌黏著素使菌體與胃上皮細胞的受體結合,分泌細胞毒素破壞胃表皮細胞。
 
胃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相關疾病: 
當胃幽門螺旋桿菌長存于胃內,便產生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胃淋巴癌等變化,依各人體質呈現不同的樣貌。消化性潰瘍及其所引起的併發症(例如潰瘍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腸穿孔或十二指腸狹窄),最近二十年逐年下降,主要歸功于兩大發明,第一: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及除菌治療的長足進步,第二:強力制酸藥物的上市使得潰瘍的癒合加速,且強力制酸劑也在除菌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胃幽門螺旋桿菌在導致人類胃癌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此菌引致胃癌的三部曲首先是慢性胃炎,久之變成胃萎縮,胃萎縮後胃黏膜上皮細胞會逐步被新生的上皮所取代,但新生的上皮不再是正常健康的胃上皮細胞,而變成類似小腸上皮細胞,這個被稱為『腸化生』,腸化生是一種胃癌前期的變化。
 
台灣在胃幽門螺旋桿菌致癌方面有一個值得稱讚的研究,那就是台大團隊在馬祖列島所作的長期追蹤,李宜家教授等人自1995年起在馬祖作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流行病學調查,並于2004年開始為當地居民作除菌治療。2008年研究結束時發現,與五年前相較,胃癌減少25%,消化性潰瘍減少67%。當時除菌的成功率接近八成。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報告來自中國的山東,這個長達15年的觀察發現:除菌成功的病人在15年後較之除菌失敗者,胃癌減少40%。
 
世界衞生組織目前已將胃幽門螺旋桿菌列為致癌因子group 1,可見此菌是胃癌最重要的致病因子。不過雖然除菌成功可以大幅降低胃癌,但不能完全阻斷胃癌的發生,可能的理由有四,第一: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過久已造成腸化生,而腸化生不會因除菌成功而反轉;第二:胃癌的致病是多重因素所致,胃幽門螺旋桿菌只是其中的一環; 第三:少數年輕人 (<45 歲) 的胃癌,與胃幽門螺旋桿菌無關,可能是家族遺傳基因所致;第四:賁門部位(即胃靠近食道的部分)的癌變也與胃幽門螺旋桿菌無関。
 
病患在受到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啟動淋巴細胞免疫反應 (淋巴細胞分為T細胞及B細胞),部分病患在這過程中會發生B細胞增生並產生基因異常,而此增生異常的組織最後演變成我們俗稱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甚至更具侵襲性的黏膜相關淋巴癌。胃幽門螺旋桿菌的除菌治療成功可以使大部分黏膜相關淋巴癌消失。

診斷與治療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診斷方法可以分成侵入性及非侵入性兩大類,侵入性的方法是醫師以內視鏡進行上消化道的診視,同時作胃黏膜切片,以小片的胃組織直接埋入試剤中作快速測試。切片組織也可以送病理科作染色,在顕微鏡下觀察細菌。切片組織也可送微生物學科作細菌培養,及各種抗生素的敏感測驗。非侵入的方法包括碳13呼氣測試、大便檢測胃幽門螺旋桿菌抗原及抽血檢驗胃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每一種檢驗方法都各有優劣點,應該由醫師來決定使用的時機。民間的檢驗所或健診機構,喜測血清抗體,因為省時省力,只要在生化檢查時搭便車即可,但是抗體陽性不代表目前正在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也可能是過去曾經感染過但目前已經消失,這兩種情況都會呈現抗體陽性。
 
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目前都使用鷄尾酒療法,亦即必須三種或四種藥合併服用一至兩週,才可能達到理想的結果,治癒率高達八成至九成,不過仍然有殺菌失敗者,失敗的原因包括抗藥性細菌的出現、病人無法規則服藥、病人因藥物副作用而停藥、或病人對強力制酸劑的代謝過快所致 (強力制酸劑在除菌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 
 
除菌成功後復發率很低,不過這與各地的衞生狀況有關,在台灣復發率小於5%。治療的時機與胃癌的發生有其相關性,榮總的吳俊穎教授及台大的林肇堂教授利用健保資料庫去分析,若診斷出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第一年就早期除菌,其胃癌的發生遠低於晚期除菌者。還是一句老話,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上策。

結論
胃幽門螺旋桿菌所造成的相關疾病,在整個醫界及科學界的通力合作下,已然受到很好的控制,目前在胃腸科門診,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病人大幅下降, 但是與此菌無關的胃食道逆流卻急速上升。另外由於人口老化,老人因心血管疾病及關節疼痛而大量使用阿斯匹靈或非類固醇止痛藥,藥物引致的消化性潰瘍因而節節攀升,這恐怕是整個社會所需要面對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