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可作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肺癌輔助治療


保羅

2020 十二月 31

表皮生長因子突變的標靶治療對東方人的療效較好,對西方人療效較差,因為西方人只有7到20%是屬於表皮生長因子突變,但是東方人有40到60%,尤其是沒有抽菸的東方人女性好發肺腺癌,幸好目前有標靶治療可以延長病患壽命。
因此開始推出第一代及第二代EGFR抑制劑的標靶治療,目前第三代標靶治療Osimertinib已經問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病患長期使用會產生T790M突變或本來就有此突變,因此第一代及第二代標靶治療藥物療效就變得很差,因此必須使用第三代的Osimertinib,可以延長病患存活期超過1年半到兩年。

目前Osimertinib被當作第二線藥物使用,更有甚者開始使用在第一線治療,效果比第一代藥物療效更好,至於是不是可以使用在早期手術後肺癌病患的輔助療法呢?

最近在ADAURA臨床試驗得到非常好的成績,已經被美國使用在早期的小細胞肺癌的病患上。ADAURA臨床試驗的主持人之一耶魯癌症中心Herbst博士在今年美國癌症學會中報告將Osimertinib當作輔助療法得到良好的成績。

這項臨床試驗勢將第一期B到第三期A的682名表皮生長因子突變的病患都包含在內,研究發現第二期到第三期A的病患在手術後接受Osimertinib輔助療法可以減少疾病的復發及死亡率高達83%。如果將第一期B也納入,可以減少疾病的復發及死亡率高達80%。

而在兩年的追蹤後發現接受Osimertinib治療有89%病患依舊存活而且沒有疾病發生,也就是說病人的整體存活期遠遠超過兩年以上,相對於對照組來說只有52%,但是病患必須有表皮生長因子的突變,包含exon 19 缺損或exon 21 L858R突變等才能使用Osimertinib。

Osimertinib在2018年被美國FDA允許使用在晚期肺腺癌的第一線治療,現在使用在早期的肺腺癌手術後的補助療法效果會更好,如果有表皮生長因子的突變的病患可能可以當作慢性病來治療了,在肺癌治療上又踏實的前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