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同在於音樂之中


彩霞基金會、伊甸基金會、榮總音樂治療師 丁昱竹

2020 九月 30

在服務長者以及臨終病人的過程中,讓人深深感受到,每個人的命運及生命歷程都大有不同。有些人能夠沒有太多病痛的平靜離開,有些人則倍受疾病所折磨;有些人在眾多家人的圍繞之下,於家裡度過最後的時光;有些人則長年住在養護機構裡;有些人能活到高齡沒有遺憾的離去;有些人則有太多未竟心願就突然離開。
 
但不論是什麼樣的人,音樂都能為其帶來溫暖的慰藉,為這生命的最後一程增添豐富的色彩以及深至內心的感動。
身為一名音樂治療師,我在安寧病房以及不同的養護機構如護理之家、日照中心等地方服務,接觸了很多不同類型、罹患不同疾病的長者。當一般人想到癌症、失智、中風等疾患,感受都是負面的;然而,音樂卻能從這些患者身上,引發出他們尚未失去的、美好的面向以及能力。
 
其中,失智症患者對於音樂的反應尤其明顯。我在居家服務中遇過許多重度失智的長輩,甚至連至親的家人都已認不得,也失去了語言能力,給人的感覺如同一具空殼。但即使如此,很多患者仍會對音樂有反應。許多長輩一聽到過去熟悉、喜歡的歌曲,眼神馬上就會亮了起來,會看著你的眼睛,有時還會露出笑容、向你伸出手,甚至開口唱歌。很多家屬看到長輩這樣的反應都會感動落淚,因為這讓他們了解到:原來長輩並沒有忘記一切,他們並沒有失去一切。
 
有些珍貴的東西仍保存於記憶深處,而音樂就像一把鑰匙。打開記憶盒子的瞬間,家屬們彷彿又重新找回了他們摯愛的家人。
 
而機構的輕中度失智長輩,也能藉由音樂的刺激來延緩退化。幾堂課之後,可以明顯的看到,長輩們的笑容變多了、表情變得較豐富,也較常主動發言以及和人互動,而更重要的是,音樂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快樂。我曾得到長輩熱情的回饋:每週一次的音樂時間,是他們一整個禮拜最快樂的時光。
 
而在許多人一聽到就覺得沉重的安寧病房,其實也不時有很溫馨的故事。我曾遇過一位已進入臨終狀態的病人,陪伴在旁的太太表情嚴肅、心情緊繃,但當我唱了太太指定的歌曲後,她流下了眼淚但也露出了微笑,開始說起她和病人的故事與共同分享的人生,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兩人深厚的情感。最後她再點了電影《可可夜總會》的 “Remember Me” 這首歌,然後握著病人的手,和我一起唱著:
 
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travel far
Remember me
Each time you hear a sad guitar
Know that I'm with you
The only way that I can be
Until you're in my arms again
Remember me
 
這首歌彷彿唱出了她的心聲,帶出了她深藏在心中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情感。道別固然令人悲傷,但這份對彼此的情感以及共同擁有的回憶會深深刻在心裡不會忘記。或許這樣就已足夠。
 
雖然音樂無法治好這些疾病,也無法改變死亡,但它卻能創造出美好且感動人心的片刻。而當我們「同在」於音樂之中,我們就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