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和一般成年人有何不同?談老年人的生理與醫學變化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林明憲主任

2019 四月 03

隨著年紀的增加,身體機能確實會隨之退化。了解老化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有助於理解老化與疾病的差別,更能注意自己的健康。以下將就各個器官系統的老化現象,作簡略介紹。
視力
眼睛被稱為靈魂之窗,主導我們的視覺。它由角膜、虹膜、水晶體、玻璃體、視網膜等結構組成。由於老化的因素,會使我們對於進入暗處的視覺適應能力變差,除了看靜物的視力減退之外,對於移動物體的動態視覺影響更為顯著。另外,看東西時的對比感覺也會下降,因此對於老人而言,需要注意色彩的配置,才能區分出物體與背景。其他問題包括老花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淚腺分泌減少導致乾澀等,也會在年齡增長後越發明顯。適當地使用眼睛,適時的休息,必要時配戴太陽眼鏡以減少紫外線的傷害,都是延緩視力老化與病變的良方。
 
聽力
在老化過程中,中耳聽小骨關節會退化,內耳主管聽覺的耳蝸毛細胞(hair cell)與聽神經元數目也會減少。聽力的退化依性別有所不同,一般是男性受影響比例較多。高低音頻的聽力都會退化,尤其高音頻的退化會更為顯著。65歲以上老人大約三分之一有聽力的問題,但是卻常常被低估其重要性。嚴重的聽力障礙,可能影響長者人際溝通與互動,久而久之可能影響認知功能,疏離孤立,甚至導致憂鬱的情緒。必要時使用聽力輔助設備或配戴助聽器,是需要考慮的。
 
心血管系統
心臟竇房結(SA node)中,調控心率的放電細胞數目會減少。一般而言,休息狀態下的心跳速度並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是運動後的最大心跳速率會隨著年齡而減少,在男性可以用220-年齡去計算,女性則再乘以0.85。由於心肌細胞逐漸地減少及肥厚、纖維組織增加,使得心臟肌肉彈性變差,但心搏容量(stroke volume)及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則維持正常或略微降低。
 
在血管方面,因為血管硬化、彈性變差,周邊血管阻力增加。一般在60歲開始,收縮壓會持續上升,舒張壓則可能正常或略為下降,成為孤立性收縮性高血壓。
 
呼吸系統
我們的呼吸系統,是由胸廓、胸椎、橫隔膜、呼吸道、肺泡細胞等組成。肺功能在60歲以後退化加速,包括進行氣體交換的肺泡表面積減少、肺泡微血管減少、血氧交換功能降低。反映在肺功能檢查上,可見1秒鐘用力吐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都會下降,殘餘容積(residual volume)增加。隨著年齡增加,血氧濃度逐漸降低,身體對於喘的感覺變得較不敏感,對於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所引起的刺激呼吸反應也會下降。由於咳嗽效率及呼吸道纖毛活動力變差,也使得老年人容易發生肺部感染。
 
消化系統
整個腸胃道是中空的器官,以胃部而言,隨著年紀增長,胃酸分泌會減少,胃液的pH值上升,胃蛋白酶減少,可能減弱其消化功能。在腸道由於肌肉層神經元數量減少,造成腸蠕動能力降低。另外,輸送至腸道的血流會減少,腸黏膜的吸收表面積也會下降。就大腸而言,由於收縮協調性變差,容易引起便秘,其腸壁彈性降低,容易造成憩室。肝臟的大小、質量、血流量都會減少,其氧化還原的能力也會下降,因此服用部分藥物例如安眠藥、抗精神藥物等,可能較容易引起副作用,須小心謹慎並視狀況調整劑量。

泌尿系統
腎臟本身主要由腎絲球、腎小管、腎血管、以及腎間質所組成。老化過程中,腎臟的質量、血流量都會減少,維持水分及電解質平衡的能力也會下降。尿液形成過程中,濃縮跟稀釋的能力會下降,對於維他命D的活化能力會降低。
 
老化之後,腎臟的腎絲球可能會產生血管硬化、基底膜增厚等問題,腎小管的數量減少、上皮細胞萎縮,腎間質纖維化,這些狀況都會造成腎功能衰退。老年人因為腎臟儲備功能不足,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發生急性腎衰竭、電解質、體液、酸鹼值不平衡等問題。
 
在膀胱的部份,膀胱的容積減少,餘尿增加,逼尿肌特別敏感,男性攝護腺肥大,這些都跟尿失禁等症狀有關。
 
神經系統
在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份,大腦的重量及血流量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腦部組織本身腦迴萎縮、間隙變大。神經元數目、突觸的數量、表面積及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的分泌釋放會減少,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受影響,也降低其傳遞速度,使得老年人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較慢,因此更容易受到傷害。在老化過程中,由於神經系統退化的關係,也導致記憶、語言、視覺、感官、運動等功能的減退。
在周邊神經系統的部分,脊髓的運動神經元數量減少;感覺神經的動作電位下降,對於震動感覺降低,特別是在足部,對於溫度感覺也會下降。

肌肉及骨骼系統
老化過程中,除了肌肉質量會減少之外,肌力及肌耐力也會下降。在30歲到70歲之間,每十年肌肉量將會減少6%左右;在60歲之後,肌肉量每年大約降低1.4-2.5%。老化過程中,除肌纖維的大小會減少之外,肌纖維的數量也會減少,特別是與快速收縮有關的第II型肌纖維,因此老年人較無法承受短跑等劇烈運動。

在骨骼方面,由於發生骨質疏鬆的狀況,發生骨折的風險上升。骨質密度大約在20歲的時候達到高峰,之後維持穩定一段時間,就會開始慢慢地降低。但女性在停經期會加速流失,之後到70歲左右開始,不論男女都會加速流失。骨質密度越低,發生骨折的機會就會越高。老化的因素對於鈣質代謝所產生的影響,雖然血中的鈣離子濃度大約維持平衡,但腸道對於鈣質的吸收會降低,血液中的維他命D濃度可能略為下降或維持平衡,副甲狀腺濃度上升,由骨質中吸收鈣離子增加,以上總和的結果是鈣離子的淨平衡減少、骨質密度降低。
 
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具有自我調控的功能,細胞的自然死亡、自體免疫疾病的破壞、惡性腫瘤等,都會對於內分泌功能產生影響。荷爾蒙的分泌,可能會有日夜變化或季節性的週期,在老化之後,這樣的週期可能會產生變化,包括其分泌頻率跟分泌量。有些荷爾蒙的分泌在老年人並不會有所差異,例如甲狀腺素;有些部份會減少,例如生長激素;另一部份則會增加,例如副甲狀腺素等。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會降低,但是可能因為代謝速度變慢或是組織細胞對於胰島素抗性的因素,導致血液中胰島素濃度增加。為緩和此種狀況,最好能有適當的運動習慣。

 
造血與免疫系統
老化過程中骨髓質量減少,並可能被脂肪取代,海綿骨及骨髓中的造血細胞會減少,當面對外界壓力的時候,自我更新修復能力降低。
免疫反應相關的T淋巴球、B淋巴球、單核球、巨噬細胞等的功能都會降低。胸腺萎縮、胸腺荷爾蒙減少、自體抗體可能會增加。總體而言,老年人比較容易受到感染、腫瘤及自體免疫疾病的影響。
 
皮膚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提供身體的物理性屏障,具有防止水分散失、感覺、體溫調節、免疫調節、以及合成的功能。造成皮膚老化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及環境因素,陽光照射也是重要原因。隨著年紀老化,表皮、真皮以及皮下組織會萎縮變薄,表皮變薄容易摩擦破皮產生傷口、真皮萎縮使得血管周圍支撐減弱,易於皮下出血。結締組織結構的改變容易產生皺紋、皮膚鬆弛的狀況。皮膚的血管減少會影響體溫調節的功能,黑色素細胞減少會產生不規則的色素分布,影響美觀。由於汗腺及皮脂腺功能變差,老年人皮膚容易乾燥發癢,若有此狀況,可以塗抹凡士林等油性物質減輕症狀。
 
以上所講述的,是老化過程中的一般原則,然而,不同的個體之間仍可能存在差異,包括來自基因及環境的不同影響,不能一概而論。我們所追求的是,在步入老年的時候,除了避免疾病,也要維持身體及心理的功能健康,並且享受我們的生活,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