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足部拇指外翻與治療


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 王建順醫師

2019 元月 31

拇指外翻的表現
在醫學上,我們通常定義偏移身體的中線為外翻;因此當在外觀上,大腳趾往第二腳趾的方向偏移時,通常我們會稱之為拇指外翻;而在x光下:在拇趾外翻的情況下,大腳趾的趾骨會往外側偏移,同時,靠近足踝的大腳趾蹠骨就會往內側翻轉(如右上圖藍色箭頭),造成足部內側骨頭的突起,多數患者的症狀往往就來自於這塊突起的骨頭與鞋子的摩擦。
拇指外翻的症狀   
因此,拇趾外翻的症狀往往發生於穿鞋時,足部與鞋子在內側有磨擦不舒服;而在赤足時發現,大拇指根部的骨頭往內凸出而且發紅疼痛、甚至產生硬痂、大拇趾尖部朝向第二趾歪斜,則是代表你有了拇指外翻。
 
拇指外翻的後續病變   
另外,隨著拇趾外翻角度的增大,大拇指甚至會重疊到第二腳趾的上面或下面,造成第二腳趾的異位;而在第二趾的變形當中,最常見的有槌狀指跟爪狀指,而這兩者最大的共同點即在於蹠趾關節過度伸直以及近端趾關節屈曲,而造成走路時近端趾關節往上或者蹠趾關節往下而與鞋子磨擦,而產生症狀。
 
足部拇指外翻的成因
美麗或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過往研究曾經顯示在亞洲族群當中,有穿著高跟鞋習慣的人有姆趾外翻的比例遠大於習慣穿著平底鞋的族群。而高跟鞋誘發拇趾外翻的原因有兩者:一是因為足跟墊高,二是較窄的楦頭,因為在穿著高跟鞋時,墊高的鞋跟往往造成身體的重量往前足的方向擠壓,此時較窄的楦頭就會把大拇指以及小指往足部的中線擠壓,久而久之,當大拇指內側的關節囊因為長時間反覆的擠壓而鬆弛之後,畸形就因此而產生了。然而也並非所有長期穿著高跟鞋的女性都會因此罹患拇趾外翻,臨床上甚至有些女生不穿高跟鞋仍有拇趾外翻的狀況,或者男性也有拇指外翻的情形,這個就沒辦法用穿高鞋習慣來解釋了。
 
也因此,現在比較被大家接受的觀念就是可能有某些因素「比較容易」造成拇指外翻:例如有家族史、全身韌帶鬆弛、扁平足、原發性蹠骨內翻、阿基里斯腱太緊、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等風濕免疫疾病等等。然而,我們並不能選擇我們被遺傳到什麼基因或者疾病,因此我們應該著重於後天的預防上,而我們在後天能改變而降低發生拇趾外翻的方法則包含:不要有不良的穿鞋習慣及足部長時間負重,例如穿太高的鞋子或楦頭太小的鞋子,尤其是職業上需要長時間久站或走動的人。
拇指外翻的治療
當拇指外翻有症狀時,一開始可以先使用消炎止痛藥並且改變穿鞋習慣,例如避免穿高跟鞋或者楦頭較寬的鞋子,一般建議鞋跟高度最好不要超過1吋(2.54公分),楦頭寬度最好可以讓腳趾能舒服活動。也可以使用一些足部輔具,例如五趾分開的襪子、以及大拇指分隔墊等等,以減少大腳趾內側的摩擦或減緩足部承重不均的壓力,不過這類的輔具主要都是以緩解疼痛的症狀為主,並沒有根治的效果,換句話說,就是當你一停止使用輔具的時候,拇趾外翻的症狀可能也會隨之復發。也因此,如果接受保守性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之後,症狀依舊無法緩解,或者是你已經厭倦了穿戴輔具亦或穿著輔具的時候仍然感受到疼痛不適,並且症狀已經達到影響行走或日常活動的程度時,就是考慮手術治療的時候了。
 
目前發表出來的拇趾外翻的矯正手術方式就超過150種以上,但是大致上主要還是分成軟組織的修補及切骨矯正兩大部分。軟組織修補主要是把姆指外側拉緊的韌帶放鬆、內側鬆弛的韌帶拉緊;然而絕大多數的情況之下,只做軟組織的修補對於矯正而言是不足的,必須加上切骨矯正手術把內翻的第一蹠骨矯正到理想的角度。
 
所幸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拇指外翻手術也開始朝著微創的概念邁進,單純的拇指外翻手術,目前僅需要接受膝膕窩部位注射的小腿局部麻醉,在拇指根部的內側,一個約4公分的手術切口、約四十分鐘的手術時間,即可達成上述所有的手術步驟。
 
手術後的復建大約需要三個月,剛開始的4至6週行走時會需要使用石膏或者特製前足懸空的厚底鞋來保護,而在行走時必須以足跟及足外側著地施力、避免使用前足去做踩踏以及推蹬之動作,在手術後6周至六個月不等的時間內,則需要繃帶貼紮或護具保護,以避免復發以及加強矯正效果。
 
目前手術治療的滿意度可以達到八成以上,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還是拇趾外翻的復發,復發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術前外翻角度太大、術中矯正的角度不夠、術後韌帶癒合強度不足或不當的穿鞋習慣等等。其他的併發症還包括傷口感染、骨癒合不全、第一蹠骨頭端缺血性壞死、拇趾內翻、皮神經損傷等等,整體而言發生併發症的機率大約在5%~10%。

結語
拇趾外翻並非急症,但是它所造成的問題就是會讓你無法忽視,所以了解拇趾外翻的成因,養成良好的穿鞋習慣,讓美麗不需要再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