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手術治療原則與新進展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 林均鴻 陳俊男 楊宗霖

2018 四月 13

手術一直是頭頸癌重要的核心治療之一,然而其治療牽涉到解剖的複雜性與生理功能、外表美觀等重要課題,使得傳統根除性手術及化放療所難以避免的破壞性與後遺症逐漸被重新檢視。近幾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人類乳突病毒相關的口咽癌患者經化放療後能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和預後,因此新版癌症分期將這群病人獨立出來,在治療上也考慮將這一類病人由傳統根除性手術為主的治療「去強化」(de-intensification),以改善病人治療後的生活品質;而口腔和口咽癌頸部淋巴結轉移併淋巴結外侵犯和口腔癌原發腫瘤侵犯深度對於預後的顯著影響,也讓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第8版癌症分期系統將其納為分期參數之一。此外,由於影像病理學的進展、微創手術的應用與器官保留觀念的推行,使得頭頸癌的手術與非手術治療準則多了些選擇與調整,包括哨兵淋巴結切片應用於早期口腔癌頸部淋巴廓清的治療決策、機器手臂手術與經口雷射顯微手術對特定咽喉癌或頸部腫瘤患者提供不亞於傳統手術的治療成效,且能兼顧手術的微創性與較佳的後續生活品質。

自1982年起至今,癌症即成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台灣癌症登記年報,2015年癌症新診斷人數為105,156人,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人罹癌,相較於2014年,「癌症時鐘」又加快了六秒。2015年,台灣口腔、口咽及下咽侵襲癌新個案數占全癌症新個案數的7.25%,排名為前十大癌症第六位,死亡人數占全癌症死亡人數的5.70%,排名為第五位。由於頭頸部解剖構造的複雜性以及牽涉到咀嚼、吞嚥、發聲、呼吸、外觀社交等重要功能,在治療上除了著重腫瘤控制外,還需顧及器官功能的保留,也因此需要各專業領域團隊合作以提供更完善的照護。整體而言,現今頭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射線、化療、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
 
AJCC第八版癌症分期手冊在頭頸癌的分期做了許多的調整,手術病理的部份也被納入重要的分期標準。口咽癌依病理上的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陽性(p16+)與陰性(p16-),區分為不同的分期方式:對於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陰性的口咽癌病人,其原發部位(T)分期大致和傳統第七版相同,但頸部淋巴結(N)進一步將有淋巴結外侵犯歸類為N3。而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陽性的口咽癌病人則分成臨床和病理分期。在臨床或病理原發部位(T)分期方面,2cm以下腫瘤為T1、大於2cm且4cm以下為T2、大於4cm或侵犯會厭軟骨前表面為T3、侵犯到喉/舌外在肌/內翼/硬顎或下顎骨等以外結構為T4。臨床頸部淋巴(N)分期則以同側頸部且6cm以下為N1、對側或雙側且6cm以下為N2、大於6cm為N3;病理上頸部淋巴(N)則以淋巴結轉移數量4顆以下為pN1、大於4顆為pN2。此外,其癌症分期也依據臨床或病理T和N分期分成不同類別。在台灣,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陰性的口咽癌病人仍佔多數。然而,根據台灣癌症資料庫整理的統計發現,從1995年到2009年台灣和歐美國家一樣HPV相關的口咽癌發生率仍每年持續上升,是台灣頭頸癌中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類別,尤其是40到49歲的男生族群,推測原因可能和逐漸開放的性觀念有關,因此將是未來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而在口腔癌分期上,則納入病理上之腫瘤侵犯深度及淋巴結外侵犯決定預後分期。口腔癌原發部位(T)分期則納入侵犯深度,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指的是“腫瘤侵犯深度”而非腫瘤厚度,當原發部位腫瘤大小在2cm以下且侵犯深度在5mm以下為T1、原發部位2cm以下但侵犯深度大於5mm且10mm以下或原發部位大於2cm但4cm以下且侵犯深度在10mm以下為T2、當原發部位大於4cm或侵犯深度大於10mm為T3、侵犯至鄰近重要結構則如同第七版分成T4a和T4b。頸部淋巴分期則如同前述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陰性的口咽癌,將淋巴結外侵犯納入分期,當有淋巴結外侵犯時定為N3b;而淋巴結外侵犯的判定包括病理組織上發現淋巴結內轉移性癌細胞穿過包膜侵犯到鄰近組織,臨床上影像學懷疑淋巴結外侵犯需輔以理學檢查,例如侵犯到皮膚、肌肉或造成顱神經、臂神經叢、交感神經幹或橫膈神經失能等明顯表徵,才可算是淋巴結外侵犯。由於新的AJCC第8版預後分期是2017年提出,台灣大部份的醫院從2018年開始使用新分期。各醫院癌症團隊已有針對新分期進行相關的對照研究,相信很快就會有台灣方面的經驗,可以驗証新版分期的預後預測效果。
 
而關於頭頸癌病人手術治療原則,手術切除範圍須根據腫瘤位置、臨床及影像學檢查去評估擬定,原發部位腫瘤需盡可能完整切除。且當原發部位腫瘤和頸部病灶相連通,則盡可能一併切除。假使病人對手術前的其他治療(例如前導性化療)有反應,手術範圍仍應根據治療前一開始的狀況去處理;如果腫瘤持續進展,則應切除更大範圍的組織。手術範圍邊緣切除完整與否著實影響疾病預後以及後續治療的選擇。頸部淋巴廓清的區域需以術前臨床檢查分期和原發腫瘤位置決定。
 
近幾年手術治療觀念的進展,趨向於保守且精確的手術治療,以期精準切除病灶,並減少手術可能造成之併發症。哨兵淋巴結切片(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的想法主要是認為癌細胞轉移到局部淋巴結是有次序性的,因此可以透過病理檢查優先轉移的淋巴結狀況去輔助後續的治療評估。哨兵淋巴結的定位可以透過術前於原發腫瘤浸潤放射線同位素膠體並於術中偵測其位置,並可加上染劑協助定位。歐洲的多中心報告中統計415位早期口腔癌(T1/T2N0)病人,約99.5%可以找出哨兵淋巴結,平均取得的哨兵淋巴結數量為3.2顆。在早期的口腔癌(clinical T1/T2N0),過去研究發現潛在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比率約20~30%,而傳統預防性頸部淋巴廓清造成的過度治療比率約為70%。因此若能透過病理組織及免疫螢光染色檢查哨兵淋巴結的狀況以輔助決定病人是否接受預防性頸部淋巴廓清手術或密切追蹤,或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頸部廓清手術及其可能的併發症。在前述歐洲的多中心報告中,哨兵淋巴結惡性比率為23%,切片相關併發症為3%,而其敏感度為86%、陰性預測值為95%。關於早期口腔癌應用SLNB的meta-analysis中,其蒐集了2000年到2016年共66個研究3566位臨床上診斷為T1/T2N0的口腔癌患者,其哨兵淋巴結的偵測率為96.3%,敏感度為87%,陰性預測值為94%。台灣的經驗也肯定了哨兵淋巴結切片的價值。因此針對早期口腔癌且臨床上無頸部淋巴病灶的病人而言,或許是直接接受預防性頸部淋巴廓清手術以外的另一項選擇。
 
近年來對頭頸癌患者治療上,器官保留的觀念逐漸被大家所重視。治癒性同步化放療是對咽喉構造功能保留的重要治療方式之一,然而化放療往往也會帶來較高比率的早期和晚期後遺症,包括口乾、黏膜毒性、吞嚥困難甚至放射性組織壞死等,在RTOC三個前瞻性研究中統計發現局部侵襲性頭頸癌接受同步化放療後存在嚴重晚期後遺症的比率高達43%。保守性手術則是器官功能保留的另一項選擇,包括開放式部分咽喉切除手術、聲門上半邊咽喉切除手術以及內視鏡手術等,經口雷射顯微手術便是常用的內視鏡手術之一。過去十幾年間有多篇研究證實,TLM合併放射線治療對早期或局部侵襲性喉癌,能達到不錯的腫瘤治療效果且治療後追蹤病人仍保有高比率的功能構造保留及較佳的生活品質。台灣的經驗顯示TLM 在早期及特定的晚期下咽癌病人可以有機會讓43%病人避免後續的放射線治療,並得到良好的腫瘤控制率及生活品質滿意度。
 
機器手臂手術的應用,是近年來耳鼻喉頭頸外科的重要突破。承襲了如上所述保守性手術的觀念,機器手臂手術提供了立體且放大的手術視野,可完成多角度的精細手部關節活動,有助於在狹小手術傷口中的操作,近年已成為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的另一項治療利器。經口機器手臂手術除了可以克服口咽、下咽及喉部惡性腫瘤在解剖位置的深度,減少傳統開放性手術對功能構造與術後生活品質的破壞性,對早期的口咽、下咽、舌根癌、以及喉癌也可達到良好的預後。針對早期下咽癌或位於聲帶前聯合的喉癌,機器手臂手術的應用也都均具有不錯的效果,讓病人有機會可以避免開放性喉部手術及後續的放射線治療。陸續開始的臨床試驗,針對不同期別與不同危險因子的HPV陽性患者提出不同的降階治療方式,以經口機器手臂手術等微創性手術方式切除病灶之病人,減少放射線治療劑量等。另外對於早期下咽癌、聲門或聲門上早期喉癌以及特定咽喉癌復發病人,有些研究認為除了可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還可有效保留吞嚥及發聲的功能。此外,機器手臂頸部手術可應於在甲狀腺良惡性腫瘤及頭頸癌併頸部淋巴轉移,現今的技術已可做到完整的頸部淋巴廓清手術。且新發展的機器手臂頸部手術技術,可免除傳統手術在頸部留下明顯的手術痕跡,可隱藏疤痕,兼具治療與術後外觀維持的效果。有研究曾報導機器手臂頸部淋巴廓清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其取得的淋巴結數目、併發症和復發率等並無顯著差異,但關於其預後仍需較長的追蹤時間來證實。
 
在國內外各團隊努力下,頭頸癌手術治療已有新的進展。新版癌症分期系統已將人類乳突病毒的相關性、臨床上頸部淋巴結轉移併淋巴結外侵犯或病理組織檢查腫瘤侵犯深度等納為重要參數,以便讓癌症期別更能預知其預後。而腫瘤生物特性的研究、哨兵淋巴結切片的應用、經口雷射顯微內視鏡手術、和機器手臂手術的推展,也讓我們對相對較早期或特定的口腔、咽喉癌、或頭頸部腫瘤患者,能夠採取更有效且較不具傷害性的治療方式,以期病患後續能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