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患者有DNA配對錯誤修復基因的基因突變的診斷方式與存活率


譯者:江惠綾

2006 九月 22

一、 研究背景
在診斷大腸直腸癌時,確認是否有「胚胎細胞DNA配對錯誤修復基因(germ-line DNA mismatch-repair)」的突變對於疾病的處理很重要。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870個55歲以下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患者,收案時並不特別排除有家族病史或其他條件,我們研究這些患者的「DNA配對錯誤修復基因」,包括MLH1、MSH2及MSH6,看在胚胎細胞上是否有突變產生。我們使用多變數邏輯分析(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發展出一個二階段的模型來預測這些基因是否出現突變。第一個階段是和臨床變數整合;第二個階段是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及microsatellite的不穩定性來作分析。本研究共分析了2938人-年的追蹤期,以期發現基因型是否會影響存活。

三、 研究結果
在參與研究的870位患者中,共有發現38個突變(4%),其中15個突變在MLH1;16個突變在MSH2;7個突變在MSH6。在男性病患中突變的比例為6%,女性為3%,顯示出顯著的差異(p值<0.04)。在模型的第二階段加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做分析,發現敏感度為62%,而陽性預測值為80%。在另外155位用以驗證預測此模型的患者中,發現35個突變(23%),其中19個突變在MLH1;13個突變在MSH2;3個突變在MSH6。相較於目前診斷「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的阿姆斯特丹準則(Amsterdam criteria)與貝塞斯達準則(Bethesda criteria),預測模型本研究的表現顯得較為優越。臨床上,帶有突變基因者的存活率,和未有突變基因者並無顯著差別。

四、 結論
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可信賴的方式,診斷大腸直腸癌病患是否帶有「DNA配對錯誤修復基因」的突變。而帶有突變基因者的存活率和未有突變基因者並無顯著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