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微小移植可能有希望減少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


翰晃

2013 元月 17

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好能夠化學治療緩解後接受異體骨髓移植可以減少復發的機率,如果異體骨髓移植不能找到HLA(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配對,就無法實施移植。中國由於一胎化的政策,如果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無法從兄弟姊妹找到HLA,只好從非親屬或直系親屬來作配對,即使是相合的話但是引起併發症像是急、慢性移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的機率也非常高。最近北京軍醫院Ai醫師的研究團隊研究報告顯示HLA不配對的幹細胞也能作幹細胞移植,不需要免疫抑制劑也不會發生移植體對抗宿主反應。他們是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化學治療完全緩解後如果屬於低度危險或中度危險群、找不到HLA配對者,HLA不配對者的幹細胞來移植,治療的方法是將病患接受3次高劑量的ARA-C化學治療來治療,然後再將捐髓者利用白血球生長激素來增加周邊血裡面的幹細胞後再注入病患。病患除了接受高劑量ARA-C以外並沒有使用免疫抑制劑,但是非常驚訝的是病患制療效果非常好,所選擇的病患是9到60歲,結果成績是6年無白血病存活期跟全存活期在低度危險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比率分別是84.4%跟89.5%;中等度危險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59.2%跟65.2%。但對高度危險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並沒有資料證明有療效。這種治療跟傳統治療有何不同?為何稱為「微移植」?主要是因為他們實施的病患只有3%產生捐髓者移植體混合嵌合,97%的病患骨髓裡都沒有捐贈者細胞嵌合或者還是病患本身的細胞,因為此種治療產生的WT1+ CD8+T細胞有抗白血病的作用,所以移植後還會恢復病患正常幹細胞,利用捐贈者細胞移植將病患本身白血球細胞破壞。這是一個嶄新的發現,將來應該實施大規模的研究來證實療效,不過這種試驗只限定低危險跟中危險度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對於高危險群療效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