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癌路


李培玲

2013 元月 03

就像多數病友一樣,當聽到醫生告知自己罹癌時,震驚與不解瞬間湧上心頭,「怎麼會是我?」的想法久久不散。五年前在我自認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發現得了第四期的結腸癌,除了遵從醫師的指示開刀治療外,我也一直反覆思索「為什麼是我得了這個病」。 結論很有趣 – 不是我才怪! 所有可能導致大腸癌的因子我每樣都有–缺乏規律的運動、常吃燒烤、油炸、或醃漬食物、蔬菜水果吃得少、工作壓力大、排便不正常等,正是導致我生病的主要因素。

我很幸運地開刀切除了結腸、部份小腸、淋巴、與肝臟,術後每週進行一次標靶化學治療,共計六個月。 打完這種標靶藥物三天後,早上起床發現臉上佈滿了類似青春痘一般的小膿包,一時之間嚇壞了。待向醫師確認後,才知道所謂的小膿包越多,表示藥效越好。後來身上易出油的部位陸續發出小膿包時,心理頗感紮實篤定。

當親友知道我生病時,大家非常熱心陸續提供各式各樣療養方法或保健資訊,甚至有幾位朋友送了許多靈芝,這些好意我只有心領,唯恐這些補藥或營養食品和化療藥物產生不良的交互作用。開刀完化療的這段期間,我搜集資料、請教專家,建立一套個人化的保養計劃,調整魚肉紅肉比重(多吃深海小魚,少吃豬牛肉), 多吃抗氧化的新鮮水果,不吃補品,也不自行服用中藥,運動則以甩手功為主。為了克服臉上小膿包,我找到了高效遮瑕的化妝品,擺脫面子問題。然而在一次出席友人的告別式上,我拐傷了腳,這一次骨折讓我坐了四個月的輪椅;手腳發麻、甲溝炎、皮膚乾裂流血等化療副作用如影隨形,使我這段期間舉步維艱,痛苦萬分。

如此貫徹了十個月後,在腹部主動脈處的淋巴再次發現了癌細胞,隨即進行手術並重新開始標靶化學治療。約莫六個月後,癌細胞又第三次轉移到腸繫膜,這一次無法開刀,只能換另一種標靶藥物治療並搭配物理電療,希望能一舉殲滅癌細胞。經過七個月的治療,我的狀況總算穩定下來。期間化療的副作用重複發生,而電療帶來的倦怠感與虛弱,需長時間的調理才能夠恢復。因為電療的關係,我的大腸已漸趨纖維化,所以甩手功改為每日晚飯後一小時的快走,幫助腸蠕動以避免便秘。

我的抗癌過程看似平淡無奇,但對一個第四期大腸癌病人而言,我能和大家分享這段經歷,實屬難得。因環境變遷,加工食品五花八門,競爭與壓力等使得罹癌人數不斷增加,面對癌症,我們不妨以慢性病視之,尋找專業正派的醫療院所、不求助偏方、持之以恆地治療才是對抗病魔的良方。回顧這五年的罹癌治療過程,生理上的痛楚雖多,但卻讓我體會到健康的可貴。我很幸運,在我年輕、尚有體力時可以好好治療,早早利空出盡。當初我就是對健康檢查報告上的紅字置若罔聞,偶爾便血也不以為意,導致病情延誤。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非常重要,不要諱疾忌醫,一旦拖延,造成自己與親人的遺憾,那就太不智了。

目睹同事朋友因癌症離去,我不斷鼓勵自己要樂觀以對,不憂不懼,信任醫師、接受醫師的治療,主動找出適合自己的療養方式,病癒的機會仍然很高。另外,宗教信仰對治療也是一大助力,因為正面穩定的力量可以使治療效果相輔相成。

一路走來,我有幸獲得許多醫師的幫助,如果沒有他們精湛的醫術、細心的照顧與豐沛的經驗,我無法有機會在此向他們表達謝意。今天我想藉此機會和病友共勉,以樂觀的態度、積極地治療來面對癌症。因為惟有積極面對治療,才是克服癌細胞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