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癒的關鍵—談肺癌外科治療之新境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癌症中心陳志毅院長

2011 六月 03

病例:林小姐,40歲,女性,未曾抽煙,母親因肺癌去世,術前一個月做健康檢查,胸部電腦斷層發現左肺上葉有1.2公分大小毛玻璃狀病灶,術前做的正子攝影(PET)、心肺功能檢查皆正常,在作呼吸訓練及術後麻醉疼痛治療會診後開刀,以胸腔鏡作左上肺葉切除及淋巴結廓清手術,術中出血量50cc,當天進食,下床活動,三天拔出胸管,四天出院,病理報告為肺腺癌,期別為Ia,於門診追蹤近五年,無復發,生活正常。

此種情況為目前肺癌外科治療之一般情況,肺癌手術於近十年來,由於麻醉、手術方法及工具,術後疼痛控制之進步,肺癌的外科治療變得既安全又容易,且與一般手術之處理相似,不再是一種危險可怕之治療方式。目前肺癌之外科治療,適應症仍為第I,II,Ⅲa期,手術死亡率約1-2%,併發症約5-10%,一般術後不用住加護病房,約4-5天出院。術後五年存活率第I期約70%(但Ia約85%,Ib約60%)。第II期約50%,第Ⅲa期約25%,術後第II、Ⅲa期追加化學治療,約可提高5-15%之存活率,以下逐項討論外科治療之新境界。

術前之評估、計畫及治療計畫:包括器官功能、心肺功能評估皆更精細,可降低手術風險。尤其術前之呼吸訓練及胸腔之照護,使術後之死亡率及併發症減低。

臨床分期的評估工具更可靠:包括術前之診斷、氣管內視鏡之使用,使位於中間之肺腫瘤得到安全及確實之診斷,而其他工具包括超音波、電腦斷層之定位、病灶之組織及細胞能更精確的取得,提高術前之準確率,而術前之臨床期別由於正子攝影(PET-CT)、腦部電腦斷層及內視氣管鏡之導引之縱膈腔淋巴結之病理診斷,可以不用在手術中以傳統之縱膈腔鏡進行,其安全性更高。  

麻醉技術之精進:包括雙管麻醉,使得手術進行容易並縮減手術之時間,且由於麻醉技術之改變,使胸腔鏡手術之操作更得以發展,而麻醉於手術中之生理監測,更降低了手術之危險性。

術後之疼痛治療:尤其病人自控之硬腦外或靜脈疼痛控制,病人於術後如常人一般活動及飲食,併減少由於胸腔疼痛引發之咳嗽困難及肺炎之併發症,使肺癌之手術變成一般之手術,快速恢復及提早出院。

胸腔鏡肺癌手術:約80%以上之肺癌病人已能藉由胸腔鏡手術完成,除病人之術後併發症、死亡率減少外,此種低侵襲性手術讓病人減少疼痛,早日出院且傷口極小,不再有大疤痕,增加美觀。而近十年來大型之研究報告,經由胸腔鏡手術之肺癌治療,其存活率、復發率與傳統開胸手術相當,所以胸腔鏡手術已成肺癌之標準手術。

侷限性切除之比率增加:傳統認為癌症手術切除範圍應大而廣,所以十年前肺癌手術之全肺切除 (Pneumonectomy) 率高達15%,但近年來由於週邊肺癌比率增加,而腫瘤大小減小,或因手術技術改善可行Sleeve lobectomy,全肺切除率已降至5%以下,因此病人肺功能得以保存,也降低手術之死亡率(Pneumonectomy死亡率約5%,lobectomy死亡率約1~2%),而對於有其他疾病(uremia、CAD等....)、極大年齡(>85歲)或心肺功能不佳及小於1公分之週邊肺癌,藉由胸腔鏡手術之局限切除及淋巴結之取樣,也是肺癌手術治療之另一種選擇,依目前之統計,整體肺癌之手術肺葉或雙肺葉切除加淋巴結廓清佔70~75%,侷限性包括楔型手術(wedge resection)或節切除(segmenectomy)約佔20%,全肺葉切除約5%。

術後之化療或電療:多樣式聯合之肺癌治療逐年增加,以往肺癌病人大都採單一治療方式,早期的開刀或電療,晚期的化療,但近年由於化療新藥(含標靶藥物)之治療效果改善,放射治療機器(IGRT、TOMO)及定位技術改善,聯合多樣式之治療已為趨勢,病人於術後病理分期為Ⅰa,可以不用追加治療,但Ⅰb病人病理報告有淋巴血管侵犯、或Ⅱ期及Ⅲa期之術後化學治療可以提高存活率約5~15%,而手術中邊緣仍有腫瘤或縱膈腔淋巴結(N2)陽性的病人,應追加術後電療及化療。

術前之化療(含標靶藥物)或電療:可應用於局部侵犯性之肺癌,尤其是第三期A或B,可考慮術前化療或電療使期別下降再開刀,至於術前或術後化療其存活率相近,手術之併發症相同,故選擇術前或術後之治療方式,目前仍無定論。

早期肺癌之病人增加:由於高級健康檢查之風行,胸腔低劑量電腦斷層之使用更為普遍,許多微小(1公分以下)之肺部腫瘤或毛玻璃(GGO)病灶被偵測,此病灶在一般胸部X光看不到,一般5毫米以下或較硬的多發肺部微小結節可以觀察或不用治療,但5~10毫米之毛玻璃狀病灶則應小心追蹤,在我們的經驗中,此種病灶之惡性機率為55%,且大部分為原位肺腺癌,只須局部切除,治癒率接近100%,但1-2公分之毛玻璃病灶應早期治療,其惡性機率近70%,在我們治療120例病人中,多發性約10%,且30%癌瘤已有淋巴血管侵犯,10%有局部或縱隔腔淋巴結轉移,所以1-2公分之腫瘤不一定是早期肺癌,積極的肺葉切除及淋巴結廓清是治癒的機會。

腺癌之逐年增加:在外科手術中,以往表皮樣癌佔50%以上,但近年來,無論男性或女性肺腺癌極速增加。依我們的統計,1990-2005年間,1800例手術病人與2006-2010年間400例病人比較,肺腺癌比率由30%增加至60%,男女比例由3:1變成2:1,女性病人增加,而術後病理第一期病人由40%增加至65%,所以台灣肺癌手術目前之情況為女性、年輕、肺腺癌及早期之病人增加,與10年前相較,有相當大的變異。

外科治療於目前之後基因體時代之角色:目前以分子生物指標為治療之指引下,外科切除達到治療性之效果外,檢體大標本之獲得,可以作未來預後及復發之監測,治療之指引,更是未來研究肺癌之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