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立克用於費城染色體陽性之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血液腫瘤內科 蕭惠樺醫師

2010 十月 05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骨髓內淋巴性前驅細胞的癌化轉變,也是俗稱急性血癌的一種。雖然它是一種好發於小孩的癌症,但也同時會發生於成年人。近年來因治療及照護上的進步,使得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成效不斷改善,但對於成人而言,此一疾病之治療成績仍有待加油。尤其是此一疾病常常會伴有染色體及基因異常之表現,而有些染色體及基因異常會伴隨著較差的治療療效,於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中最著名的染色體異常之一,即為費城染色體之變異。

費城染色體是成人急性淋巴病性白血病中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之一,於國外報告中約有20~30%的病人有此一變異。此一染色體異常是由病人的第9對染色體及第22對染色體的長臂端斷裂,並互換其尾端之染色質而形成,也因而形成一個新的bcr-abl連接基因。此一基因的存在,會產生一個具有酪胺酸酵素活性的癌化蛋白質。此種癌化蛋白質會影響細胞內的訊息傳遞路徑,造成細胞不受控制的大量增生,減少細胞自然的凋亡,因此被視為是引起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主因及造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預後不佳的重要因子。

不論是成人或兒童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只要有費城染色體的存在,他們接受治療的療效均比費城染色體陰性的病患為差。在以前僅使用化學治療的研究中顯示,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成年病患,其治療後二年的無病存活率僅有10~15%,就算是進行幹細胞移植,其成效仍然有限,更何況因為病患病情發展迅速及捐贈者有限,可能只有少數病人有機會接受移植治療。

然而危機可能是一種轉機,既然費城染色體及其形成的bcr-abl基因會有如此不利的影響,是否能用針對此一基因的標靶治療藥物來改善療效呢?基立克(Glivec,學名為imatinib mesylate)是一種口服的標靶治療藥物,主要是針對bcr-abl基因上的酪胺酸活化位置,進行有效的競爭性抑制作用。基立克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療效良好僅有少數且可控制的副作用。因此針對擁有相似的染色體異常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是否也有所幫助呢?在一些針對化學治療失敗的復發或頑固性費城染色體陽性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的研究當中顯示,化學治療失敗之後單獨使用基立克約有17-30%的病人可達到完全緩解,且有約60%的病人其週邊血液中的血癌細胞被清除;亦有部分個案達到分子學層次緩解的報告。基立克的使用甚至對於後續接受幹細胞移植的病人也有助益,報告顯示使用基立克達到緩解的病人,若後續接受移植,其一年後約可達一半以上的無病存活率,這樣的療效比未使用者好很多。因此對於化療失敗或是後續需要接受幹細胞移植的病患使用基立克治療,似乎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惜這類的治療對於延長病患的整體存活期效果有限,因此如何提高反應率及延長存活時間,則為接下來治療的重點。

既然基立克對化療失敗的病患有不錯的反應,那將基立克用於第一線治療,或是再合併傳統的化學治療,會不會更好呢?許多研究將基立克合併化學藥物拿來當成第一線治療,發現有很顯著的療效,甚至可達到96%的完全緩解率及接近88%的一年無病存活率,兩年的存活率也高達75%,而且合併後毒性未見明顯增加。在合併化學藥物上的方式也有研究報告顯示,同時合併基立克及化療比起單獨分開使用,其療效似乎更好。對於年紀較大或不適合同時使用基立克及化學治療的新診斷病患中,單獨使用基立克也較傳統的化學治療有更佳的療效。此外,基立克除了能有效抑制疾病的發展,增進病人長期的存活率,更能增加移植後的長期存活率。研究顯示合併使用基立克可使移植後的完全緩解率高達100%,減少復發機率,使患者18個月整體存活率由39%提高至65%。因此於新診斷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使用基立克治療對大多數的病人有很大的幫助。

雖然基立克的反應不錯,但仍有病患使用基立克後再復發,或是對基立克產生抗藥性的情形發生。研究顯示使用基立克後復發的病人,其產生bcr-abl基因突變的機會比未用基立克而復發的病患來得高,因此如何及早發現突變和不同突變的重要性,也是將來主要的課題之一。而除了基因突變所造成的抗藥性問題外,還有其他因素會造成抗藥性的問題,包括本身bcr-abl表現的增加、增加藥物排出細胞外、或是牽涉其他基因或訊息傳遞路徑等所造成的抗藥機轉,這些都是使用基立克之後,所要面臨的問題。當然好消息是在面臨抗藥性的問題時,也有新的藥物不斷地被發展出來,可能將來可以用來對付基立克使用後復發或是對基立克有抗藥性的病人,例如新一代酪胺酸酵素抑制藥如dasatinib和nilotinib等。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面對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上是一場有待加油的戰爭,尤其是有費城染色體陽性的病患,單獨使用化學治療或加上幹細胞移植其治療反應及存活率都不甚理想。而使用標靶治療輔助,針對此一癌細胞上bcr-abl基因的酪胺酸酵素進行抑制,對此類病人有極大的幫忙。但如何再提高其療效,增長治療的存活時間及如何克服抗藥性,將是未來此類病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