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加篩檢雙管齊下許你幸福美滿人生


高雄榮民總醫院婦產部 主治醫師 劉正彬

2010 五月 21

小方,38歲,是一家電子公司的主管,參加了公司舉辦的定期健康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中發現有輕度子宮頸上皮病變,經轉診到我們醫院婦產科門診,做了陰道鏡檢查與人類乳突病毒檢測後,確定小方感染了HPV第16型病毒,進行切片檢查結果證實為輕度病變。雖然沒有立即的危險性,但也令人不敢輕忽,因此往後小方必須定期的做抹片檢查,持續密切追蹤後續的變化。

然而,小方也擔心其目前就讀國中1年級的女兒將來會與她有相同的情形發生,因此想多了解有關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與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相關訊息,以下就來為她做一下介紹吧!!

什麼是人類乳突病毒(HPV)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常見的感染病毒,男性和女性皆有可能感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約有6.3億人口(9%-13%)感染HPV,根據國健局在台灣地區人類乳突病毒流行病學計畫顯示國內HPV盛行率約有15%。HPV是一種極常見的病毒,其會引發子宮頸癌、子宮頸細胞異常、生殖器疣與其它或輕或重的皮膚或黏膜疾病。目前HPV的病毒半亞型約有200種,HPV會造成的問題大多不算嚴重,生殖器官以外的多半是以『疣』(wart)的形式,主要發生在手或腳有重複損傷的地方產生。而生殖器的感染則是由性行為來傳遞,所以只要有過性行為者,就有可能受到感染,且性伴侶越多,受到感染的機會與種類相對也會提高。

約有30幾種HPV會感染生殖部位,因此被稱為生殖器類型HPV(genital HPV),又被分為高危險性及低危險性兩大類型:低危險性的HPV只會引起生殖器疣;高危險性的HPV比較容易產生惡性病變,最常見的兩型有HPV type 16及18,另外,31、33、35、45、56及58也都有可能引起子宮頸細胞的異常改變,此種改變被稱為子宮頸上皮內贅瘤變異 (CIN),若不加以治療,這些異常細胞很有可能會轉變成癌細胞。

註:高致癌性的HPV型別為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82。

HPV與子宮頸癌
人體感染HPV後所誘發的抗體濃度,並不足以預防人體不再次被感染,而且持續感染的風險會隨年齡而增加。大部分的人感染HPV病毒後身體的免疫系統可以自行消滅此病毒,但有些人或有些情況下並無法自行清除,病毒就會停留在體內大量複製,有些HPV會引起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病變,如生殖器疣或良性的子宮頸變化(細胞組織異常但非癌細胞),經過幾個月或幾年的潛伏期後,身體免疫機制若未能加以偵測或清除這些異常細胞,可能成為前期癌或癌症,子宮頸癌的發展就是與持續感染致癌性的HPV有關,而癌症形成一般約需5年至15年的時間,子宮頸抹片檢查診斷正常,不代表一定正常,每年定期檢查可以降低篩檢遺漏機會,定期檢查是防癌篩檢的重要概念,不是檢查一次就行。在台灣每天約有5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侵襲癌),根據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進行的「全台子宮頸癌危險因子量表檢測」,結果發現有27萬個可能處於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然而,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婦女平均每年都接受子宮頸防癌抹片篩檢的女性大約只有3成,仍有待各方多加宣導。

子宮頸癌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的,通常不會出現任何形式的病徵或症狀,HPV只會感染表皮細胞,不會驚動免疫系統,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經WHO公佈台灣女性子宮頸癌約70.6%是由HPV第16或18型所導致,患者90%為上皮細胞癌,多為性行為接觸感染,10%為腺癌,極少數屬基因突變,疫苗也無法預防。子宮頸癌的形成常常需要許多年,不過也有極少數的病例在一年內就發生。子宮頸癌大部分在早期不會有症狀,等到發生出血腹痛這些症狀時已經是晚期子宮頸癌,所以子宮頸抹片檢查相當重要,可以在病灶轉變成前期癌或癌症之前加以治療,許多與HPV有關的異常細胞與子宮頸前期癌,在早期發現時皆可以成功的加以治療。這也就是為什麼早期偵測如此重要的原因,而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達到「早期偵測」的目標。

HPV疫苗接種
前已說明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由於感染HPV所導致的,因此避免受HPV感染是保護婦女遠離子宮頸癌最自然的方式。目前全球大約70%的子宮頸癌患者是受16及18型HPV這兩種高危險性病毒感染,而現在應用的HPV16/18疫苗對防範HPV16/18造成的病變有效率接近100%。目前所研發出的HPV疫苗對病毒是預防性作用,也就是說預防避免受到HPV感染,而非治療HPV的感染。正因為疫苗對病毒只是預防性的作用,所以應該在未受病毒感染之前就接受接種,效果最好。

根據調查發現,在十五歲前有性行為的女性約千分之一;十六~十八歲歲有性行為的女性約百分之一;而十九歲~二十二歲有性行為的女性則約百分之十八。在未有性行為之前接種且越年輕接種,防禦的效果越好,高達百分之百。疫苗對於剛開始有性生活的女性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且保護的程度就取決於她是否在接種前就已感染過HPV16/18這兩型的病毒。接種後不代表就不會受到HPV的感染,主要就是因為可能造成子宮頸癌的HPV type除了16、18以外,還有其他高危險型的HPV,雖然比較少,但是亦會造成癌病變。

HPV疫苗衛生署核准用在9-26歲女性,但目前已有文獻報告26-45歲的女性也可接受施打。目前市面上有兩家疫苗分別是「嘉喜」跟「保蓓」。兩家的功能差別在於:
1.嘉喜可防俗稱「菜花(HPV6,11)」和16、18型HPV。
2.蓓是預防16、18型HPV之外。

子宮頸癌疫苗建議於6個月內施打3劑。施打的時程是在首次劑量後第1或2個月及第6個月完成第二和第三劑。第一劑和第二劑必須間隔1個月以上。施打疫苗的預期效果如下:
1.約可降低65%-75%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以及預防罹患外陰癌與陰道癌。
2.可降低50%子宮頸癌前期病變、陰道癌前期病變、外陰癌前期病變。
3.約可降低90%生殖器疣的發生率。
4.可降低HPV 16/18的感染達到97%。

接種前注意事項
1.施打前請先確認是否懷孕,如果已懷孕,則須於懷孕結束後再施打。如果在預計打第二、三劑時懷孕,則延後至懷孕結束再施打。此疫苗在藥物安全等級為B,所以不會有致畸胎的效應,不需終止妊娠。
2.施打HPV疫苗若曾經有過敏的症狀,則不可施打。
3.接種前並不需要做子宮頸HPV DNA的篩檢,另外,已經有過性行為的婦女則可以先進行子宮頸抹片的檢查,但是檢查後異常與否,並不會影響此疫苗的施打。
4.無論生殖器是否已經有病變(如菜花),依舊可以施打疫苗。

疫苗注射後與抹片檢查
施打完疫苗之後,仍舊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因為疫苗所能預防的,並不是全部的HPV。事實上目前疫苗研究只有7成的效力,疫苗的有效期至少可以維持10年,而目前的疫苗是針對HPV16與18這兩型高危險性的病毒,因此有可能在接種疫苗後,仍有可能受到其他型高危險性病毒的感染,根據台灣女性子宮頸癌統計,HPV56及58兩型也是高感染力的兩種病毒, 所以有性行為的婦女應該從有性行為後第三年起,每年作子宮頸抹片檢查。

有些國家,也開放給男性注射,因為畢竟這是有性行為之後才發生的傳染,所以男性也有一部份的責任,如果可以減少男性成為帶原者的機會,相對的,女性受感染的機會也會降低。

小方看完這份資料之後,了解到抹片主要是做”防範子宮頸癌發生的篩檢”,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雖然能減少七成的子宮頸癌,但還是有可能受到其他型別病毒的感染,因此接種疫苗後定期做抹片檢查兩者缺一不可,就趕緊帶著女兒與自己到醫院接受疫苗的接種外,自己也不敢再輕忽了抹片檢查的重要性。所以遠離子宮頸癌的最好辦法就是:施打疫苗做預防;定期做抹片檢查。

預防+篩檢雙管齊下許你幸福美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