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子宮頸癌疫苗


彰濱秀傳醫院 血液腫瘤科 王玉祥總監

2010 五月 04

癌症疫苗是近來癌症防治發展的新方向,多年臨床所見顯示腫瘤能得以在人體內生成,往往是癌細胞能見容於身體的防衛機制。其原因可能是人體免疫機制本身先行發生缺陷,容忍腫瘤存在而無法將之消滅,或癌細胞經由降低的抗原或免疫反應性質,使免疫監視系統無法辨識,或因癌細胞釋出多種產物,干擾人體的防衛機制,使無法作用於腫瘤細胞。近年發展中的腫瘤疫苗即希望藉疫苗改善癌症病患的免疫機制缺陷,畢竟臨床癌症病患的免疫機制缺陷屬多因性,部份源自腫瘤與人體間的相互效應,純考慮人體因素所發展的腫瘤疫苗終究效果不彰。

但預防感染性疾病的疫苗則經歷多年努力以蔚然有成,已漸能應用於癌症防治方面,因臨床約有百分之十的腫瘤成因與微生物感染有關,包括寄生蟲、細菌及病毒感染,如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及胃淋巴癌有關,中華肝吸蟲之於膽道癌,血吸蟲與膀胱癌有關,而B、C 型肝炎病毒可導致肝癌,EB病毒之於淋巴癌與鼻咽癌,疱疹病毒之於卡波西氏肉瘤及淋巴癌,皆有明證。

而臨床實証最為充分者,莫過於乳突瘤病毒會導致女性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共超過二百型,感染後可於肢體及口腔、生殖器官引起乳突瘤,其中有三十型可經由性行為傳染,其中有十三型乳突瘤病毒女性感染後會引起子宮頸上皮細胞異常生長,尤以第十六及第十八型病毒若長期子宮頸感染,易生成侵犯性子宮頸癌。研究顯示乳突瘤病毒第十六型子宮頸感染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無感染者高三十八倍,故乳突瘤病毒是子宮頸癌極嚴重的致病源。

美國癌症總署於2002年研究報告顯示第十六型乳突瘤病毒預防性疫苗可有效降低百分之九十子宮頸異常病灶的發生,自此美洲及歐洲兩家藥廠分別研發及生產乳突瘤病毒預防性疫苗,可預防第六型,第十一型,第十六型及第十八型乳突瘤病毒感染。初期臨床試驗顯示百分之百有效,現正已完成多國臨床試驗,受試者多達二萬五千人。

於六個月內接受三劑注射,疫苗注射後一個月內即產生完全免疫力,持續三至四年,而副作用輕微,僅有局部注射部位反應及輕微頭痛。

但由於第十六型及第十八型乳突瘤病毒感染僅引起百分之七十的子宮頸癌病例,子宮頸癌疫苗並無法取代現行的子宮頸抹片及乳突瘤

病毒篩檢措施。同時疫苗只適用於未曾感染上述四型乳突瘤病毒的婦女,因此建議接種年齡應及於未曾有性生活的女性較適宜,接種年齡可早至十歲左右的女童。美國地區的父母因此興起家中女孩性教育的話題,擔憂少女是否因有疫苗可使用而有忽略性行為的安全性,是發展子宮頸癌疫苗過程中始料未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