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癌症的最重要步驟:有效的菸害防制


國立陽明大學 公共衛生研究所 黃嵩立所長

2010 五月 04

為了健康,大家都願意付出相當的代價。青菜一片一片洗,唯恐多吃了點農藥;使用微波爐的時候小心翼翼,既怕微波又怕塑膠放出毒素;手機基地台引起的爭論自不待言,甚至連手機都不敢貼身放。種種的煩憂,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擾,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其中的辛酸。我們生活環境中充滿了各樣的危機,真的很難完全避免。以美國的研究來說,各城市的空氣品質和肺癌的盛行率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我們再怎麼想辦法保護自己,恐怕也很難改變周遭的空氣品質吧。因此,我們面對這麼複雜的生活環境,應該要摒除過多的擔憂;但是另一方面,要從大處著眼,來保障健康。

所謂大處著眼,意思是要先避免最重要的危險,至於零零星星的各種風險,過多的擔憂也沒有用。舉例來說,電磁波環繞在我們身邊,但是到底風險有多高,到目前還沒有定論;這句話反過來說,其實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流行病學研究,如果電磁波風險很高的話,應該早就被證實了。所以電磁波的風險是相對較低的。所以,與其擔心這種無法控制又尚未經證實的風險,應該更關切明確有害的已知風險,並且鼓起力量去加以控制。對人類社會來說,跟生活息息相關,卻又能夠自己掌握的兩個最重要致癌風險,是「菸品」和「體重過重」。這裡,先談菸品的問題。

菸品,無論是紙菸、雪茄、煙斗、水菸,都含有致癌物,是目前在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一類致癌原因。菸商為了安撫人心,推出種種淡菸、超淡菸;但是研究已經證實,吸淡菸的風險和一般菸品同樣高,所謂淡菸只是騙人的幌子。各種加味菸,無論是薄荷涼菸或水果、糖果口味的菸,更是誘騙青少年吸菸的工具,這類菸造成的健康風險絲毫都沒有比較低。研究顯示,吸菸和許多種癌症有關,以美國男性為例,肺癌當中有88%是由吸菸引起。也就是,如果整個社會都不吸菸的話,肺癌發生的機率會降低到12%的水準。同樣的,食道癌有72%由吸菸引起,而膀胱癌則有48%可歸咎於吸菸;至於女性,除了與男性有共同的風險以外,致癌物甚至可以跑到子宮頸,以致於有13%的子宮頸癌是與吸菸有關的。吸菸量愈高,得到癌症的風險愈大;每天兩包菸,得到肺癌的機會比平常人高20倍以上。除了吸菸致癌以外,二手菸是已知的「環境致癌物」當中,最重要的一種。在美國死於二手菸的人數(每年三萬多人)大約是本身吸菸者(將近四十萬人)的十分之一。

所以,要保護社會免於癌症的威脅,遠離菸害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台灣的菸害防制工作已經有相當的歷史,但是日前由於立法院議事混亂,讓民國八十六年施行到今日的菸害防制法錯失修法的機會,使得台灣的菸害防制工作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台灣反菸工作雖然從未間歇,但是國際上公認最有效的幾個菸害防制措施,我們始終沒有徹底施行。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菸價;這項措施對青少年而言尤其重要。台灣的菸價(相對於國民所得水準)遠低於先進國家,而立法委員拒絕使用「以價制量」的原則,無異自廢武功。菸價每調漲10%,菸品的消耗量可以減少4~8%,台灣應該藉由徵收菸稅或健康福利捐,達到制菸的目標。

第二項有效的措施是室內公共場所的「無菸環境政策」。台灣雖然逐漸形成在室內不吸菸的習慣,但是在小型的辦公室或餐廳裡面,吸菸者仍舊大有人在。在這些場所工作的人,成為二手菸侵襲的對象,卻又沒有法律保護。如果讓辦公室裡的職員,或者是餐廳裡的工作者,都只能忍氣吞煙,實在是公權力的怠惰。近年來各地的研究指出,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菸的規定,雖然早期受到吸菸者的反對,但在執行後,普遍贏得非吸菸者和吸菸者的一致贊同。愛爾蘭在實施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一年後,發現吸菸者對於在工作場所、餐廳、以及酒吧執行無菸政策的支持度都大幅提升。在蘇格蘭的研究則指出,餐飲業者在餐廳禁菸後,其肺功能顯著提升,氣喘症狀也獲得改善,顯示他們平常身處於多麼惡劣的工作環境而難以自保。全面禁菸,不但可以幫助吸菸者減少吸菸量,還可以幫助他們戒菸。

第三個重要的措施,是全面禁止菸品廣告。吸菸不完全是自主的行為,有部份是因為尼古丁強而有力的藥理上癮作用,但廣告確實有誘使青少年開始嘗試吸菸的功能,否則菸商不會每年花百億美金的經費,進行廣告促銷。台灣雖然在電視、廣播、報紙上已經沒有廣告,但是雜誌中仍然有許多廣告誘使人買菸,而全國各地的便利商店,結帳處一律由菸商提供各式陳列櫃台,更是最直接、火辣辣的誘惑。它的作用就是大聲挑釁與宣告:「菸品是合法的商品,吸菸是一個我們的社會願意接受的行為,這麼多人吸菸,表示吸菸沒什麼大不了。」這樣的說辭,完全忽略一個事實:每兩個吸菸者,就有一人會死於菸害。台灣的菸害防制法還容許紙菸有附加的贈品,完全容許菸商明目張膽地吸引年輕人多買多抽。

第四個有效的措施,是在菸盒上以圖片警告吸菸的風險。例如,在菸盒上顯示癌症的圖片,可以發揮提醒吸菸者的作用。加拿大、澳洲早就採取這樣的措施固不待言,泰國、新加坡也已經做為亞洲的典範。台灣已經遠遠落後,但是我們的立法委員卻嫌圖片難看,執意要減少圖片的面積為35%。委員問「為什麼要讓國民看這麼噁心的圖片?」殊不知,這樣的圖片就是要避免病魔的肆虐;增加難看的圖片,正好可以減少病痛的發生。

吸菸是個人的行為,但是透過環境整體的力量,我們可以改變社會。透過立法的程序,可以減低菸品對青少年的誘惑、可以降低吸菸者的吸菸量、可以協助吸菸者戒菸。這些效果,一點一滴的累積,就可以逐漸降低台灣的癌症風險。前面敘述的這幾項措施,正好就是我國現行「菸害防制法」落後國際法規的地方,國際社會已經證實有效,可以趨吉避凶,降低癌症風險的方法,卻因為少數立法委員的阻撓而無法更新,確實是人民的不幸。要保障人民健康,不見得都得採取自求多福的手段。投票選出什麼樣的立委,比起買哪個牌子的洗碗精,對於追求健康來講,可是重要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