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化學治療,再開刀-談乳癌先期性化療的進展


長庚紀念醫院乳房外科 陳訓徹主任

2009 元月 16

何謂先期性化學治療?
1970年以前,乳癌被認為是屬於一個侷限於乳房的疾病,唯有靠開刀,才能治癒病人。但之後觀念改變了,認為乳癌應屬於一種全身的疾病,除了開刀之外,化學治療更具有療效。因此在手術後的輔助性化學治療變成治療上很重要的一環。1980年代後,則對某些“局部廣泛性乳癌”,於開刀前先給予一定次數的化學治療,待局部腫瘤改善之後才開刀。此即所謂“先期性化療”或稱“開刀前化療”。至1990年代,先期性化療更受肯定,不僅對較大腫瘤,甚至2公分以下的腫瘤,也給予“先期性化療”。不僅使腫瘤變小,而免於切除整個乳房,對改善病人存活率也有正面的價值。某些雌激素接受體陽性而且年齡較大者,開刀前給予抗動情素藥物如Tamoxifen或Aromatase抑制劑,則稱為“先期性荷爾蒙治療”。

先期性化學治療的優缺點
先期性化療事實上只是將輔助性化療提早一、二個月,即提早在開刀前先做,以目前的文獻資料分析,其對乳癌存活率的改善仍屬有限。但仍有下列更積極的意義:
1.對本來不能開刀(因腫瘤太大或潰瘍)者,化療後,大都可接受完全的切除。
2.先化療可消除所謂的“顯微轉移(micrometastasis)”
3.一般在切除腫瘤後所給予的輔助性化療,並無法立即觀察此類藥物之成效,而須在一段時間(2-3年後)視有無再發才知道有效與否。但接受先期性化療時,一邊做化療,一邊即觀察腫瘤是否縮小,就可知道此類藥物對病人腫瘤有沒有效果,即可知道藥物之敏感性。
4.腫瘤變小時,有多數病人可接受乳房保留手術,而不需要做根除手術。
5.對化療後,腫瘤完全消失者,病人的存活率更可以提高。

先期性化療的缺點包括一般常見的化療副作用,以及開刀時因免疫力下降,傷口容易感染。

先期性化學治療的適應症
若以乳癌是一種非局部性疾病而言,非零期乳癌且腫瘤大於2公分皆可適用先期性化療,但因化療副作用的限制,下列情況者較適宜做先期性化療:
1.腫瘤已併發潰瘍,轉移性結節,且呈現發炎性乳癌者。
2.腫瘤大於5公分。
3.介於2-5公分的腫瘤,而病人有意願要做乳房保留手術者。
4.腋下淋巴很多且較固定,不易移動者。

若病理切片為零期乳癌,年齡較大,有其他全身性較嚴重疾病,不適合化療者,則不宜做先期性化療。

什麼藥物最容易使腫瘤縮小?如何達到最佳療效?
以目前常用之乳癌化療藥物而言,較常使用於先期性化療者包括Anthracycline 類藥物(Epirubicin 或adriamycin),紫杉醇類(太平洋紫杉醇 Paclitaxel或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及白金類製劑(Cisplatin)。

在判定療效上,有2個依據,一是依據臨床觸診時以尺規測量的大小;
如完全消失則為“臨床完全消失”,若縮小達50%以上,則稱“臨床部份反應”。但比較可靠且與存活率有相關的則要看病理的報告,若化療後,再開刀時已完全看不到浸潤性癌細胞則為“病理完全反應 ”,此時病人存活率應可大大提昇。

先期性化療通常用於治療較大或較惡性之腫瘤。故常以上述二種藥物合併使用以達到較好的療效。若以Epirubicin藥物為主之化療,約有75%的病灶可縮小一半以上。但癌組織完全消失的比例約5~10%。若加上紫杉醇,則臨床上縮小一半者可達90%。而完全消失的比例也提高至20%左右。2種藥物若一齊併用副作用較大,可改採輪流使用的方式,以增進療效且減低副作用。

先期性化療到底要打幾次並沒有定論,原則上打越多次,腫瘤縮小的比率越高。但的經驗上,腫瘤一旦呈現纖維化後,通常不易再縮小,所以也不必無限制的一直打下去。通常以4-6個療程的化療最被學者及患者接受。

先期性化療通常不建議和荷爾蒙治療一併使用。近年在“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已有突破性進展,則可併用在化療上。例如乳癌的類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neu陽性者,若併用Herceptin(Transtuzumab),可提高療效。

先期性化學治療時的自我照顧
上述三種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如下:
1.Epirubicin 或Adriamycin:白血球降低、貧血、噁心、嘔吐、掉髮、口腔炎、腹瀉、尿液變紅以及心臟毒性。
2.Taxol(太平洋紫杉醇): 白血球降低、貧血、掉髮、過敏反應、肌肉關節疼痛以及四肢末梢麻刺感。
3.Taxotere(歐洲紫杉醇): 白血球降低、貧血、掉髮、過敏反應。
4.Cisplatin(白金製劑):貧血、噁心、嘔吐、四肢末端麻木感、聽力減退以及腎功能下降。
因先期性化療通常選擇二種效力較強藥物一齊使用,除上述一般化學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外須特別注意下列二點:

(1)預防感染、發燒
1.化學治療後的7~14天,儘量避免進出公共場所,以免因抵抗力降低,而被傳染疾病。如必需外出時,請戴上口罩。
2.避免與感冒、咳嗽者接觸。
3.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4.隨時注意體溫及身體的變化。
5.勿食用未煮熟的食物。
6.各類食物應均衡攝取,但對蛋白質的攝取須提高(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可以提高免疫力及修復受損的組織。
7.家中保持整潔,室內暫不放鮮花、盆栽;垃圾桶需加蓋。
8.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身體清潔,勤洗手、修剪指甲等。

(2)注意補充營養
食物選擇上並沒有任何的禁忌,三餐仍然以基本均衡飲食為主,如:蔬菜、水果、米飯、全麥麵包、魚、肉、蛋、奶、豆類食物。可增加高熱量、高蛋白、含維他命C的食物。白血球下降時宜多服用紅肉,如:牛、羊、豬肉。

(3)下列為我們不建議之事項
1.若非素食者,請勿在化學治療期間改變飲食習慣。勿變成純素食者。
2.於化學治療期間,原則上不建議使用生機飲食。若您在慎重考慮後仍有所需求時,請在化學治療結束並諮詢專家意見後才可實施。
3.請勿自行服用中藥。若您有需要時,可徵詢有執照之中醫師意見,來改善不適狀況或調理身體。

化療後手術方式的選擇
先期性化療使乳房腫瘤變小或完全消失,外科手術的意義在於能確認有無殘留癌組織,以及切除之後能使局部再發減到最低。
化療後到底還有沒有殘留癌組織,雖然可以超音波、核磁共振甚至用正子攝影來判斷,但還是無法正確評估。所以通常需要手術切除來確定殘留癌組織的有無及大小,作為接續下來的化學治療的參考。

局部廣泛性乳癌病患,原則上是不適合做乳房保留手術的。但先期性化療使腫瘤變小後,約有20%的病人可以做保留手術。雖然局部再發比例稍高(可達10~20%),但對有需要的病人還是可行的。

若採取改良式全切除乳房後,可否立即做重建手術呢?通常局部廣泛性乳癌在化療後腫瘤變小後,放射線治療還是需要的,所以不適合植入水袋。某些有需要的人是可以考慮自體腹部脂肪移植手術的。

局部廣泛性乳癌,腋下淋巴腺轉移的比例高達70~80%,所以前哨淋巴切片通常是不適宜的。但若化療前後皆摸不到腋下淋巴腫大,而且化療後腫瘤變小,還是可施行前哨淋巴檢查,若前哨淋巴腺取出後,沒有癌細胞轉移,或許就不需要做腋下淋巴清除手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