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豔芳驚傳病危談子宮頸癌的未來的治療方向:標靶治療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血液腫瘤科 戴承正主任

2009 元月 15

TVBS於93年12月29日晚間發布「梅艷芳疑似因罹患子宮頸癌而重度昏迷病危的新聞稿」。 就在同一日,衛生署發布了癌症在台灣又蟬聯了死亡原因第一位,平均每9分鐘即有一人診斷為癌症,面對這麼可怕的消息,大家也都為之一驚。

子宮頸癌在分期上可以分為零期(原位癌)、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零期及零期之前的上皮病變是毫無症狀的,因此稱為原位癌,經局部治療即可痊癒。在第一及二期的子宮頸癌開始會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及異樣分泌物,當病變發展至第三、四期時,癌細胞已經侵犯到子宮頸上方的膀胱或直腸,造成排泄時出血的現象,嚴重時可能造成輸尿管堵塞,引發阻塞性尿毒症。子宮頸癌好發的年齡層分佈於35歲及55歲二個高峰期,關於子宮頸癌的來源,有一部分的證據指出與人類乳突病毒有相關性,除此外,性經驗開始較早或性伴侶較多者,都是相對危險性較高者,有研究指出,沒有性經驗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比率甚低,因此,子宮頸癌似乎有傳染性的潛在狀況。

子宮頸癌的診治主要建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全民健康保險提供 30 歲以上女性,每年免費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連續三年無慮者,第四年起,改為每三年檢查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就是由婦產科醫師以子宮頸刷子在子宮內頸上,輕輕刮取少量細胞和脫落在陰道的子宮頸細胞,以檢測是否正常。通常醫師會同時為受檢者進行內診,以檢查子宮及卵巢是否正常。整個檢查過程並不會疼痛或不舒適,花費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六分鐘,因此有一句話「六分鐘,護一生」,讓妳免除子宮頸癌的恐懼。

目前針對子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方式,零期患者可以施予局部切除治療,局部雷射治療或冷凍治療等方式即可達成完全治癒的機會。第一期患者建議施予子宮切除,並依危險因子加做放射治療,第二期以上患者則建議在接受子宮全切除術後,同步施予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第四期為轉移性患者,治療除了考量局部放射治療外,應考慮施與化學治療。復發之子宮頸癌患者,也宜施予化學治療,並依狀況局部加強放射治療。

關於子宮頸癌的治療,目前已經進入標靶治療的人體試驗階段。目前的試驗用藥為了避免抗藥性的出現已經研發出一種新藥叫Tariquidar,這個藥與其他化療藥物併用可以達到避免抗藥性的產生。Iressa是另一種新上市的抗腫瘤標的藥物,它針對腫瘤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作抑制,因而消滅腫瘤,國內已經核准進口,主要針對肺癌治療,但是最新發表的文獻指出,部份肝癌細胞可能對於Iressa可能有效,對於子宮頸癌患者的治療研究也在積極進行中。erlotinib 即是OSI-774,是繼Glivec(又稱STI-571,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之口服標靶治療藥物)研發出來新一代的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抑制劑,根據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報導指出,與健澤及鉑類等化學治療藥物併用可以達到93%的驚人療效。

癌症疫苗是最新的治療發展,對於子宮頸癌患者因為考量可能有人類乳突病毒的出現,因此,在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給予使用對抗此種病毒的疫苗的研究亦正進行中。除了針對病毒的抗體外,另一種對抗子宮頸癌本身的抗體也已經研發出來了,叫作Bevacizumab,目前有臨床試驗使用在第一線治療無效或轉移性的子宮頸癌患者。

傳統的化學治療很難避免引起副作用,在醫療科技的快速進步下,未來的癌症治療在大量使用標靶治療以後,應該可以大幅度的減輕病患的不舒適與副作用。(原載於自由時報9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