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體抑制劑之臨床應用-由多發性骨髓瘤談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血液腫瘤科 白禮源醫師

2009 元月 15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由漿細胞所產生的疾病,大多好發於年紀大的人。其治療方式除了局部治療、症狀治療及支持性療法外,較積極的方法還包括化學藥物治療以及幹細胞移植,對於治療反應不好的病人還可以做連續兩次的幹細胞移植。這幾年來Thalidomide也被認為對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很有功效。整體而言,這個疾病似乎不容易痊癒,原因在於常會復發。因此每個病人常常會接受好幾線藥物的治療,當然,愈後線的治療,效果往往也愈來愈不理想。近年來發現,有一種抑制蛋白酶體(Proteasome)的新藥Bortezomide(Velcade),在頑固型的多發性骨髓瘤病患身上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何謂蛋白酶體抑制劑。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細胞分解蛋白質的途徑:泛蛋白-蛋白酶體路徑(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這個路徑存在於大部分細胞中,在訊息傳遞、轉錄的調節、細胞對壓力的反應以及控制細胞接受體的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它關係著細胞的複製、存活及功能表現。這個路徑簡單來說,就是將一些細胞內不需要的蛋白質分解掉。它的運作方式為:第一步,在細胞質中,許多個泛蛋白分子(ubiquitin)先附著於即將被分解的蛋白質上的lysine分子上,排成鏈狀。第二步,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辨識出被泛蛋白聚合物標示的蛋白質。第三步,蛋白酶體將這個蛋白質分解為小的胜肽。

研究發現泛蛋白-蛋白酶體路徑異常,常與癌細胞的生長與癌細胞對藥物的抗藥性有關。細胞內很多調節性的蛋白質、腫瘤抑制因子、轉錄因子、及許多致癌基因等都是藉由泛蛋白-蛋白酶體路徑來代謝,如果抑制了蛋白酶體就會發生細胞凋亡的現象。研究顯示,惡性細胞與分裂快速的細胞對抑制蛋白酶體特別敏感。

Adams等人設計了數個與boronic acid類似的化合物來抑制蛋白酶體,發現它們能達到較高的專一性,其中最成功的是Bortezomib。Bortezomib主要的機轉包括藉由抑制蛋白酶體來達到抑制轉錄因子NF-κB的表現,提升細胞凋亡路徑的效能,此外它也能作用在腫瘤周圍的微環境內。NF-κB是rel / NF-κB家族的主要的蛋白質,存在於大部分的細胞中,主要的功用是調節細胞的生長、凋亡、以及細胞激素的分泌、細胞表面附著因子與接受體的表現等。通常在細胞質內,NF-κB會和它的抑制物~I-κB結合在一起而無法進入細胞核中去表現其功能。當細胞受到外來刺激(如:細胞激素、壓力、或化學治療藥物等)時,就會活化I-κBr激酶(Kinase),使I-κB磷酸化。磷酸化的I-κB就會被一種E3RS的泛蛋白結合酶辨識,然後結合許多泛蛋白,再被蛋白酶體所辨識及分解。I-κB減少後,游離出來的NF-κB就可以進入細胞核中,促使目標基因轉錄,包括許多細胞激素、接合蛋白、與細胞週期進展及抗凋亡因子(anti-apoptotic factors)有關基因的轉錄,使細胞得以進一步增殖、壯大。Bortezomib因為能夠阻礙I-κB被蛋白酶體破壞,使細胞質中的NF-κB處於和I-κB結合的狀態,無法進入細胞核中發揮作用,因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Bortezomib這個藥物能夠快速抑制蛋白酶體路徑,以一種可逆性的方式與蛋白酶體的20S接合。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它不能進入大腦中,因此對於腦組織及睪丸組織這些地方的腫瘤,治療效果並不好。前臨床的研究顯示,它能夠直接抑制骨髓瘤細胞的生長,促進骨髓瘤細胞的凋亡,並且抑制骨髓瘤細胞與間質細胞的結合。通常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對細胞株或多發性骨髓瘤細胞而言,濃度只要小於10 nmol/L即可,對於正常的週邊血液細胞,血中濃度則要達到≧100 nmol/L才有作用。這個現象顯示,它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有獨特的效果。

Orlowski等人對27個晚期且頑固性的血液惡性腫瘤病人進行第一期的臨床試驗,Bortezomib的劑量為1.04 mg/㎡。在這個試驗中,發現9個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對Bortezomib有反應,其中還包括一位達到完全反應。另一個第一期的臨床試驗則針對43個晚期的固態腫瘤病人,這個試驗使用的劑量與前一個試驗相似,發現主要的劑量限制毒性為腹瀉及神經病變。

基於第一期臨床試驗的結果,Richardson便以Bortezomib對多發性骨髓瘤進行第二期的臨床試驗,總共有202位頑固性骨髓瘤的病人接受治療,平均而言,這些人已接受過六種藥物的治療。劑量是1.3 mg/m2靜脈注射,注射時間是第1、4、8、11天,每三週為一個週期,總共進行了八個週期。結果發現27%(53個人)可以達到部份緩解,有7﹪(14個人)可以達到輕微緩解。對所有病人來講,中位數存活時間是16個月,到疾病惡化是7個月。對於能夠達到完全反應、部分反應、或輕微反應的人,他們的反應時間可達12個月。主要的副作用是腸胃道症狀、血球減少、疲倦、以及週邊神經病變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接受Bortezomib的病人有64﹪都已接受過幹細胞移植,有83﹪的人都已經對Thalidomide沒有效果。

對Bortezomib的藥物動力學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它是經由肝臟中的P450酵素代謝成不具活性的產物。在靜脈注射後數分鐘內,就有超過90﹪的藥物快速地從血液中清除。但對於小孩子而言,目前仍沒有足夠的研究了解蛋白酶體抑制劑的藥物動力學。

至於Bortezomib的副作用方面,主要為腸胃道的症狀、血球減少、疲倦、發燒、以及週邊神經性病變等,這些毒性絕大多數都是屬於第一級到第二級的程度。其他的副作用有皮疹、頭痛(20﹪)和頭暈(10﹪)。

大約有20﹪的病人在藥物注射12個小時後會發生發燒,很少超過39℃,但是會持續24到26個小時。血球減少的併發症主要為白血球減少及血小板減少,30﹪的病人血小板減少嚴重度會達到第三級。至於週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有35﹪,特別是過去已有神經病變病史,或曾接受過相關治療的病人更容易有此副作用,其中10﹪的病人感覺受損的程度會達到第三級。

對於腎功能不好的病人,目前認為Bortezomib可能尚不需要減量。因為在之前的研究中顯示,肌酸肝清除率在10到30 mL/min的病人仍然可以接受Bortezomib治療。但是對於肝功能不好的病人就必須謹慎地投藥。

目前有許多研究在進行Bortezomib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的第二期臨床試驗,包括:melphalan、pegylated doxorubicin、irinotecan、docetaxel以及paclitaxel等。另外有一個第三期的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當中,它是一個隨機分配試驗,針對頑固性或復發的骨髓瘤病患比較Bortezomib與類固醇的治療效果,但是報告尚未發表。

由Bortezomib使用在骨髓瘤上初步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到一些癌症治療方面的遠景,或許蛋白酶體抑制劑在人類癌症的治療上會日形重要。對於癌症的藥物治療,除了傳統的化學藥物、荷爾蒙治療、抗血管新生藥物、以及標靶治療之外,蛋白酶體抑制劑算是另一項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