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的外科手術治療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 蔡東龍醫師 /張學逸教授

2008 九月 17

因為頭頸部位具有呼吸、吞嚥及發聲等等重要功能,所以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其手術治療需要特別的考量。頭頸部位有許多重要的神經和大血管,其複雜程度相當的高,所以才有頭頸外科的發展。而頭頸部的這些重要功能,大多是耳鼻喉科醫師的專業領域,因此在台灣,頭頸外科是耳鼻喉科醫師訓練的一部份,而頭頸癌的手術則多由具有頭頸外科經驗的耳鼻喉科醫師來執行。

由於頭頸部的立體構造相當複雜,各個孔竅又互有關聯,若非有耳鼻喉科的專科訓練,實在很難掌握癌症在其間的狀況。況且頭頸癌有頸部淋巴腺轉移的特性,若不找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詳細的檢查,可能會只把轉移到頸部的腫瘤切除,卻把原發的腫瘤留在身體上,造成更大的問題,因此一旦發現頭頸部有腫瘤的發生,一定要找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檢查,並討論治療的計劃,以提供病患最佳的治療選擇。

癌症的手術治療不只是切除癌化的部位,還要一併切除部分正常組織,以防止肉眼不可見的癌細胞殘留在體內。頭頸部位因為是一個立體的三度空間,因此如何切除足夠有效的安全距離,又能對功能影響最小,必須要有足夠經驗的頭頸外科醫師來執行,才能達到最有效的治療結果。同時,頭頸部的癌症大多數是發生在上消化呼吸道的黏膜,有時候在表面沒有看到癌細胞,但是在黏膜下層卻有癌細胞蔓延,因此經驗不夠的醫師可能為了保留功能,或是因為不會處理神經和大血管的問題,只將表面的腫瘤切除,卻將黏膜下層的癌細胞殘留在體內,造成日後復發的問題。因此頭頸癌的手術治療,一定要兼顧腫瘤切除以及保留重要的功能。

頭頸部癌症有容易產生頸部淋巴腺轉移的特性,因此除了切除原發部位的腫瘤外,還要將可能轉移出去的頸部淋巴腺體都一併清除。然而頸部有許多重要的神經、血管,例如:頸動脈、內頸靜脈、臂神經叢等等,這些重要的構造,若是不小心傷害到,可能會造成大出血、中風、手臂癱瘓等等重要功能喪失,經驗不足的醫師在這個區域進行手術時,可能會因為顧慮到這些構造,而無法將有轉移可能的淋巴腺清除乾淨,造成日後復發的問題,而再度手術也會因為這些重要的神經血管,使得困難度大為提高,甚至會因為腫瘤侵犯這些構造過深而無法手術。然而頸部淋巴腺清除手術,也不是所有頭頸癌都需要施行,要視原發腫瘤的部位、大小和侵犯深度,以及頸部是否已經有淋巴腺轉移的情況而定。有些部位的癌症,例如下咽癌,發生頸部淋巴腺轉移的機率高達70%,因此即使是頸部沒有淋巴腺轉移的跡象,也要進行淋巴腺清除手術。而鼻咽癌雖然很容易發生頸部淋巴腺轉移,但是因為其原發部位和頸部轉移的腫瘤,對放射線治療或是放射線加上化學治療反應都很好,手術反而會破壞頸部血液循環氧氣供給,而降低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因此除非是腫瘤復發無法再接受放射線治療,一般不施行手術治療。

頭頸部的癌症在切除後,為了功能的恢復,有時候必須要進行重建手術,而不能只是直接縫合傷口,以免日後結疤收縮造成功能的障礙。例如在喉部,因兼具有呼吸、吞嚥和發聲三大功能,常在腫瘤切除後必需施行巧妙的重建手術,以求功能盡可能的恢復,否則病人會容易發生呼吸困難或是容易嗆到等問題。另外如舌癌的切除,若是腫瘤體積較大,有時候甚至需要和整形外科醫師合作,從身體其他地方取肌肉皮瓣來進行重建手術,以減少病人日後吞嚥時發生哽嗆或是無法吞嚥。有些病人手術後因為解剖構造改變,需要教導病人以特殊的方法進行吞嚥以減少哽嗆的發生。至於頭頸癌治療後的追蹤,更是需要耳鼻喉科醫師專業的臨床檢查,配合其他的影像學檢查才算完整。

總之,頭頸癌的手術治療是一個高度專業的醫療範疇,從術前評估一直到術後的追蹤復健,都需要有經驗的醫療團隊來進行;經驗和技術的差別會使得治療結果相差很多,而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存活率。因此一定要找有經驗做頭頸外科的耳鼻喉科醫師醫療團隊,才能在頭頸癌的手術治療方面給予病人最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