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是否已有針對食道癌的「標靶藥物」?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顏厥全醫師

2008 六月 06

答:
食道癌是台灣重要癌症之一。在臺灣九成以上的食道癌屬鱗狀上皮癌。手術切除仍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但是根據最近在法國(代號FFCD 9102)及德國所進行的兩個大型的臨床試驗的結果,單獨使用同步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簡稱CCRT)的治療結果,與CCRT後再以手術切除的治療結果是類似的:兩年的存活率約為35%,平均存活期約為15~17個月。CCRT後接受手術的病人其產生併發症的機會較大,但局部復發的機會較小。因此對於不願意或不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CCRT應是一可以接受的治療方式。至於化學藥物的選擇,第一線化療一般以5-FU合併cisplatin,如無效則可以考慮使用太平洋紫杉醇。據台大醫院徐志宏醫師的研究,以每週給予兩次的低劑量太平洋紫杉醇及順鉑,合併同步放射線治療局部或有淋巴轉移的食道鱗狀上皮癌,平均存活期可高達28個月。

標靶治療目前尚未有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結果。在荷蘭曾有一小規模的臨床試驗,以艾瑞莎(Iressa,一口服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小分子抑制劑)治療已經經歷一次化療失敗的食道癌病人(36人,僅9人是鱗狀上皮癌)。試驗結果僅一人(2.8%)達部份緩解,10人(28%)疾病維持穩定。平均存活期約為5個月。不過,在另一個也屬上呼吸消化道的鱗狀上皮癌腫瘤,頭頸癌,已經有大型臨床試驗證實爾必得舒(Erbitux,一注射的上皮生長因子受體抗體)加上同步放射線治療,較單獨使用放射線治療有較佳的總存活期(49 vs. 29.3個月)及無疾病存活期(17 vs. 12.4個月)。雖然頭頸癌和食道癌是兩種不一樣的腫瘤,醫界仍對爾必得舒在食道癌的治療成效寄予厚望。目前國內幾家醫院正準備進行以太平洋紫杉醇加上爾必得舒及同步放射線治療食道鱗狀上皮癌的臨床試驗,但是仍需幾個月的時間才可能開始。

食道癌患者因為無法進食,加上腫瘤對體能的消耗,常會造成體重下降及營養不良,嚴重時會變成惡病質(cachexia)。一般我們會建議做胃或小腸造瘺術,由瘺管進行灌食,可解決大部份病人的營養問題。

食道癌是一個很不好治療的疾病,但並不是一個不能治療的病。我建議您應該要多諮詢幾家醫院,讓病人接受治療。我的建議是可以自費嘗試化療加上爾必得舒及同步放射線治療。即便病人最終還是要走,對病人及家屬至少都有“我努力試過了”的心情,也比較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