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末期病人譫妄照護


台北榮總護理部 陳慧芳

2007 五月 15

癌症住院病人約26%-44%有譫妄的情形,其中50%可經由醫療處置獲得改善,癌末臨終病人譫妄情形,卻因身體各器官的衰竭,無法獲得改善,此現象亦被稱為臨終前躁動 。臨終病人高達40%-75%有臨終譫妄的現象。
譫妄是大腦非特異性的功能失調,所引起的意識紊亂及認知功能的障礙。常見的症狀有:注意力不集中、短期記憶障礙、神智混亂、語無倫次、躁動不安、焦慮、憤怒、憂鬱、激進行為、日夜顛倒及出現視幻覺及聽幻覺的情形。

造成譫妄的原因如下
1. 物質相關:酒精、安非他命、海洛因等神經作用物質之中毒或戒斷等。
2. 藥物相關:嗎啡類止痛藥、止吐劑、抗乙醯膽鹼藥、抗生素、抗心律不整藥、抗癲癇藥、類固醇等。
3. 神經學相關:腦炎、腦瘤、腫瘤腦部轉移、腦內壓增高、癲癇等。
4. 生理系統:電解質不平衡(鈉、鈣)、血糖異常、器官衰竭、血液酸鹼值異常、系統性感染等。
癌末病人譫妄可能是由各種因素以不同的組合產生的結果。它代表著疾病正在惡化中。若病人非瀕死時,則考慮抽血檢查可能的病因,通常血液檢查項目包括:白血球、電解質、氨、腎功能及血糖。臨床上盡量以藥物矯正此可回復的因子。

因為末期癌症病人的譫妄通常是多重因素,部分無法找到原因;或者雖然可以找出確定病因(例如肝衰竭或腦部多處轉移),卻是無法回復的。因此診斷病因時醫護人員會考慮病人的舒適性,避免侵襲性的檢查(如抽脊髓或電腦斷層攝影等)盡力找出任何可以矯正的因素,使病人及早恢復正常。倘若病因不易治療,則以症狀處理為優先原則。

譫妄是一種生理現象的反應,而不是「瘋了」,這種症狀在一天中的波動大,但仍有清醒的時期,應該視為神智清楚者對待,必要時需給予鎮靜、安眠藥物使用。當病人出現譫妄情形時,照顧原則如下:

* 評估是否有其他情緒上之理由(壓力、焦慮或憂鬱)或外在的不適,例如疼痛、便秘、尿液滯留、太冷、太熱、環境改變等因素。
* 以熟悉的環境、事物來緩解病人的焦慮。例如攜帶家中熟悉的床單或床旁物品及病人習慣使用的睡衣等。
* 開燈撥放熟悉音樂、電視或收音機等感官刺激有時會使病人較為安定。
* 若病人要求下床,應考慮其安全性及體力狀況,協助其走動或輪椅外出。
*當病人出現煩躁、不安的情形時,以果決、簡單的字眼,安撫其不安的情緒,並需保護安全避免受傷,盡可能不要約束病人。